“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歷來是關乎事業興衰的戰略性資源。自去年以來,全國已有20多個重點城市出臺人才新政,并有新的城市不斷推出,掀起空前激烈的人才爭奪戰。成都謀在先手、干在前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創新提出“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鮮明確立“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目標,率先出臺“人才新政12條”,登頂《財富》雜志“大學生和青年求職者吸引力城市”榜首并躋身海歸創業最愛城市全國三甲,在人才爭奪戰中占據了先發位置,帶來深刻的實踐啟示。
一場意志之戰: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
人才爭奪戰首先比拼的是決心,較量的是意志。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人才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市委市政府旗幟鮮明地把人才列為各類資源開發之首,毫不動搖地推進人才優先發展,實現了人才工作地位從少數人重視到全社會參與、人才政策體系從高端引領到整體開發、人才性質作用從單一供給保障到全面支撐引領的重大躍遷。下一步,要進一步提升發展洞察力,深刻認識到現代經濟是“知識經濟化”與“經濟知識化”的雙向互動,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要進一步提升創新洞察力,深刻認識到人才是創新活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創新人才,誰就擁有創新主導權;要進一步提升市情洞察力,深刻認識到成都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關鍵階段,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望人才,但其人口規模和科教人才優勢尚未有效轉化為發展比較優勢。這些都要求我們拿出更堅決的態度,緊抓不放、久久為功,全力打贏這場不能輸的人才爭奪戰。
一場精準之戰:必須全力提升政策效能
人才政策是人才爭奪戰的有力武器,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謀劃推動人才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堅持目標牽引和問題導向,緊貼城市戰略和人才需求,精準發力、確保效能。尤其是“成都人才新政12條”,針對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群體分類施策,具有鮮明指向性和現實穿透力。但與先進城市相比,成都人才政策體系的精準性仍有提升空間。下一步,要推動戰略靶向精準聚焦,著眼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實現新時代“三步走”戰略目標的迫切需要,把人才工作深度嵌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努力推動人力資源結構與城市長遠發展相匹配、人才凈流入行業分布與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相匹配、高端人才引領作用與產業生態圈建設相匹配。要推動人才群體精準覆蓋,突出青年大學生和創新創業團隊兩個重點群體,深化“人才新政12條”落地實施,進一步完善針對青年大學生培訓、就業、安居的政策措施,建立更具操作性的創新創業團隊扶持辦法。要推動專業領域精準施策,圍繞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成都“五中心一樞紐”建設,結合金融、新經濟、文創、農業等專業領域特點,分類制定個性化的人才政策。
一場立體之戰:必須更加注重系統發力
人才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涵蓋人才招引、培育、使用、服務等多個環節。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實行更開放、更系統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鮮明提出具有全球顯示度的“蓉漂”品牌,人才凈流入率位居全國前三;不求所有開發人才,大力推進人力資源提能行動,切實增強市民就業創業競爭力;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深入推動各類平臺載體建設,為優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更多公共資源和政策支持;傾心用情服務人才,建立人才綠卡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人才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社保等便利化水平。下一步,要樹牢系統思維、強化工作統籌,繼續抓好人才發展各環節。重點要強化全球化布局,深入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基地建設,常態化組織重點企業“海外行”,面向海外孵化器、科技園區、知名企業開展專項推介,推動“蓉漂”品牌國際化。要強化全要素扶持,尤其針對人才初創企業遇到的融資難、引才難、推廣難等市場機制無法有效破解的問題,探索以“政府補位”方式提供要素保障。要強化全平臺支撐,依托各地主導產業打造一批人才特色小鎮,促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積極搭建成果發現孵化轉化平臺。要強化全過程服務,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吸引聚集一批知名中介機構和企業,提供從人力資源外包、派遣到培訓、招聘、測評、咨詢等在內的全鏈條服務。
一場協同之戰:必須充分調動多元主體
人才工作沒有局外人,各方各面都是參與者。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樹立“大人才”思維,既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成功創建全國第7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又更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宏觀調節作用,在政策制定、平臺搭建、環境營造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同時積極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推動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人力資源協同體系。下一步,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著力重點放到生態營建上來,努力為各類人才提供高效規范的政務環境、便利可及的要素環境、專業配套的產業環境、充滿活力的文化環境、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把著力重點放到實現競爭上來,運用市場供求機制吸引、配置人才,運用市場競爭機制使用、管理人才,運用市場價格機制激勵、服務人才;要有效發揮社會作用,把著力重點放到獻計獻策上來,探索建立成都人才發展研究院,柔性引進一批知名人才專家,為成都人才工作“借智借腦”。
一場信息之戰:必須不斷創新工作方式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深入發展,“互聯網+人才工作”成為必然趨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先后推出人才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人才服務微信公眾號、“黃金眼”全球人才搜索系統,有效提升了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但距“一站式”信息共享服務仍有差距。下一步,要學習借鑒深圳、杭州等地做法,著力抓好功能拓展,探索建立線上人才培養和獎勵申報體系,圍繞青年人才需求增加交友、求職、娛樂等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用戶粘度;著力抓好服務升級,打造“黃金眼”全球人才搜索系統2.0版,實現全球搜索、智能匹配、精準引才,并優化“蓉城人才綠卡”,建立更為專業的人力資本服務體系;著力抓好系統整合,將各級網上人才服務體系有序納入“蓉城人才綠卡”線上服務系統,實現全市人才服務線上“一盤棋”。作者: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改革辦)副主任
原標題:“人才爭奪戰”下的成都實踐與啟示
萬載財政擔保助力企業新三板上市
北京市住建委:網站房源信息每周都將被查
體育新城開啟加速發展引擎
首屆傳統粉彩瓷藝術展開幕式舉行
廣州昨超80萬人次逛公園
“人才爭奪戰”下的成都實踐與啟示
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舉報監督渠道公開
全省軍轉干部安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
開創軍轉工作新局面
靖江上線監管平臺實現生態紅線保護信息化管理
景德鎮市2018年度第2期“瓷都好人”候選人公示
臨泉頒發首張《農藥經營許可證》
望城區水建投組織召開主題黨日暨廉政思想教育活動
觀察:限競房入市 北京新房市場依然難言回暖
名山區召開汛期建筑施工領域安全專題工作會
回民區2018年春節元宵節文化活動暨“送溫暖三下鄉”集中活動開展
經開區濱海新城核心區規劃獲批
五一出行 先看“避堵攻略”
乘客運汽車您若遇到違規行為可通過這個手機軟件舉報!
樂平市收看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電視會議
工業新興產業可獲擔保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