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底下好乘涼。在龍泉市西街街道宮頭村村頭,一棵有著900多年樹齡的老樟樹挺拔而蒼翠。
“你們快來看呀!老樟樹又吐了不少新芽!”47歲的葉建忠喜出望外!綠蔭底下,他帶著14歲的雙胞胎女兒,圍著老樟樹轉了又轉、看了又看。
“十年了!真是不容易!”葉建忠68歲的父親葉正春,意味深長地說。在這一家三代人看來,這棵老樟樹早已成為他們家的一員。
葉建忠是龍泉當地遠近聞名的園藝人。2008年,因灘坑水電站建設需要,這棵老家在景寧畬族自治縣渤海鎮渤海村的老樟樹,隨時要被淹沒。當時,他與正四處為老樟樹尋找活路的村兩委一拍即合,以23.8萬元的價格成功競拍,成為老樟樹的新主人。
這棵老樟樹的命運,是在一群人的努力下改寫的!老樟樹歷時兩天一夜,橫跨103公里,趕在庫區蓄水之前,在宮頭村安了“新家”,受到了貴賓般的禮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不僅在拯救一棵樹,也在喚醒更多人的生態環保意識!”回首這十年,葉建忠滿臉幸福地說:“這棵老樟樹已經不是我一個人的,它屬于所有愛樹的人!”
生死抉擇
灘坑水電站是經國務院批準的我省“五大百億”工程中的重點建設項目,將帶動數萬名庫區移民下山脫貧,渤海村就是需要移民的村莊之一。
從2004年起,村民陸續遷出。他們帶走了所有能帶走的東西,可最后卻發現有一件東西帶不走,那就是村口那棵飽經風霜的老樟樹。老樟樹高27米、胸圍8.6米,樹冠展開面積近千平方米!
老樟樹呵護著一代又一代村民繁衍生息,也見證著村子不斷發展壯大。村民們對老樟樹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村里未成年的孩子,都會被父母帶到老樟樹跟前祈求健康平安。
人走了,老樟樹可咋辦呢?其實,早在2005年,相關部門就同意當地按實際工程和移民搬遷進度,采伐一批庫區淹沒線以下的名木古樹,而這棵老樟樹也赫然在列,這等于是給老樟樹判了死刑!
今年85歲的陳舒,退休前是當地衛生院的一名醫生。這棵老樟樹,就在衛生院旁邊。他回憶說,為了保住這棵老樟樹,當時村民們想盡了辦法。一封全村人懇求移植老樟樹的報告,曾經一直送到省級林業部門。報告以非常焦灼的口氣這樣寫道:“難道忍心讓它毀于淹沒區嗎?……我們將要離開庫區,心急如焚!”
時任村委會主任張士岳回憶說,當時,林業部門曾派人多次到村里進行實地考察。但即便是再資深的專家,對于這樣一棵老樟樹的移植,心里也沒有底。整個移植工程,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并且移植成功后的保護工作也相當繁瑣,費用需要十幾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這對當地來說顯然是一個難題。
此后,村兩委決定將老樟樹向社會公開出讓,只要能讓它免于被水淹沒的命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這便是最讓他們寬慰的事情。最終,葉建忠以23.8萬元的價格中標,他也因此成為了老樟樹的新主人。
葉建忠本是打算用這棵老樟樹做根雕的,但看到生長得如此繁茂的老樟樹,和樹木打了多年交道的他也猶豫了。麗水離休老干部、園藝家武家余找到了他,竭力勸阻他砍伐老樟樹做根雕的想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設想——把老樟樹建成一個巨大盆景,漂浮在庫區。但最終因為資金和時間的壓力,不得不放棄。
葉建忠覺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老樟樹再次面臨生死抉擇!
落地生根
這棵老樟樹的命運,讓很多人揪起了心。
曾經有人出價37萬元,想讓葉建忠把老樟樹轉賣給他做根雕,葉建忠沒舍得。“做園藝的人,對樹木都很有感情,更何況是一棵這樣老的古樟,我不能造孽,讓它死在我的手上!”
“拯救老樟樹,這是一輩子也碰不到的好事,你盡力去做,缺多少錢我來出!”朋友的一句話,讓葉建忠吃了一顆定心丸。
更讓葉建忠感到意外的是,時任龍泉市委書記趙建林聞訊也找到他,請求他“刀下留樹”。
“趙書記告訴我,樹是有靈氣的,更何況是長了近千年的古樹。它飽吸日月精華、飽覽歷史風云,是值得尊敬的‘長者’。你把樹移植到龍泉來,我們龍泉又多了一寶?!比~建忠興奮地回憶說。
最終,葉建忠決定趕在庫區蓄水之前,將老樟樹帶回龍泉。當時,拯救這棵老樟樹還被列入了龍泉當年度的十件大事。葉建忠知道,如果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搬家”工程將更加艱巨!
葉建忠帶著父親和幾十個熟練工人,進駐已經空蕩蕩的渤海村,開始給老樟樹“搬家”。為了方便運輸,經過一個多月的修枝斷根后,老樟樹被修成了主干高13米,根莖底座寬4米,長6米的一個“拳頭”形狀。
2008年4月22日,老樟樹終于開始“搬家”。交警、路政沿途護送,三地百姓都對這棵老樟樹傾注了無限的愛意。4月23日下午6時,老樟樹終于順利抵達位于宮頭村的新“家”。這里依山傍水,濕度、環境跟它原來的生存環境相似。同時離市區較近,又便于管理。
這次“搬家”,共歷時兩天一夜28個小時,跨越景寧、云和、龍泉兩縣一市,總行程103公里。
一到宮頭村,施工人員就把從渤海帶回來的“娘家土”撒在老樟樹的根底下。同時,還對老樟樹的“傷口”做了特殊技術處理,并搭建了遮陽棚,為它保溫保濕。葉建忠還特地在老樟樹邊上種上梨木、羅漢松等苗木,這樣能使老樟樹有身在森林里的“感覺”,不會覺得“孤獨”。
十年樹木
2008年4月25日,龍泉千名干部群眾為這棵老樟樹舉行隆重的移植培土儀式,這棵歷經坎坷、備受矚目的老樟樹從此走向新生。時任龍泉市委書記趙建林飽含深情地說:“我們要祝福它早日生根發芽,再現王者風采,成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成果!”
為了迎接老樟樹在宮頭村“安家落戶”,宮頭村村民加班加點平整出土地。當時的宮頭村村委主任翁清泉說:“這棵老樟樹運到我們村里來,我們全村都感到很高興、也感到很光榮!”
“人挪活,樹挪死”。對于古樟移植后能不能成活,當時,葉建忠心里也沒底:“樂觀一點有40%的成活概率,悲觀一點10%的概率也不到?!?br> 如今,看著老樟樹長勢喜人,葉建忠興奮地說:“這真是一個奇跡!當時為了方便運輸,老樟樹身上已經看不到一片樹葉。如今,所有努力,都值了!這棵老樟樹給了我們巨大的精神鼓舞!”
對此,浙江林學院教授王小德也表示:“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非常有意義的事情?!?br> 如今,很多渤海村的移民逢年過節都會專程來探望這棵老樟樹。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陳舒老人特意在女兒的陪伴下,從景寧趕到宮頭村和老樟樹合了影。老人激動地說:“一棵老樟樹牽動了那么多人的心!我們的老村莊雖然被水庫淹沒了,但是每次看到這棵老樟樹,我就會想到老家的一草一木!”
一棵老樟樹是一方鄉情的集結、一方生態的體現、一方文明的濃縮。如今,老樟樹還成為了龍泉的一處新景點。
龍泉市文旅委主任胡武海說:“老樟樹在‘新家’落地生根,也從一個側面反映生態文明理念已經根植于我們老百姓心間。接下來,我們想向渤海村的移民和社會各界發出邀請,讓他們經常來看看這棵老樟樹,通過了解它的前世和今生,讓人們從骨子里意識到保護生態的重要性!”
“十年來,從市領導到普通市民對老樟樹移植后的狀況都非常關注,老樟樹也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危險期,長得越發壯實!”葉建忠激動地說:“接下來,我還想在老樟樹邊上建個博物館,讓它成為一套生態文明建設的‘活教材’。”
韶關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名單
惠州僑資企業超7000家
黃山區推進重點項目百日攻堅
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將于10月19日在寧德開幕
阜城公交開通掃碼乘車功能
一棵樹兩地人十年情:900歲老樟樹在"新家"吐新芽
市領導視察城市管理工作
謝謝無錫人的友愛 交通保障組獲外賓稱贊
總書記,我向您匯報
平江伍市至益陽高速公路初步設計審查會在長沙召開
外賣店老板“不務正業”走紅 兩個月為食客畫百張卡通畫
金華汽車西站開通跨省包車業務
安太堡露天礦工會女工委開展“安全倡議”慰問活動
民革豐潤支部與宏強創業就業眾創空間合作簽約
辟謠!九江有人用“迷藥糖果”行騙?警方揭真相
九江外國語學校召開2017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市中區國稅局對標考核指標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2018年1月1日起 汽車環保標準將更嚴格
襄州出入境窗口升級 自助設備紛紛上崗
上海將實施技能提升行動計劃 職校企業培訓將融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