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客張玉賓:“13把刀”傳承真功夫
做精修腳手藝,熱心公益關愛老人
1989年出師,47歲的張玉賓從事修腳行業已29年。使用13把刀修腳的手藝,師父傳給他,他又親傳給7人,如今已有千余人學到了這門手藝。2006年來到邢臺市,堅持到養老院、社區為老人免費修腳,張玉賓不變的初衷是:希望這個行業的從業者能夠受人尊重。
■記者 劉曉英文/圖
傳承13把刀精湛手藝
“皮刀、錛刀、清刀、肉刀,有放血泡的刀,還有上藥的藥刀……”在修腳店鋪里,張玉賓撫摸著自己用的發亮的修腳工具,一一介紹。
修腳,老手藝人傳下來13把刀,而現在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很多人都沒見過這些刀。“這些刀是手工做的,在以往,學藝出徒前要學會自己做刀。”張玉賓介紹,一套刀,從做到磨好至少要半個月時間,市面上買不到。自己做的刀,厚薄、長度,是最適合自己的。
“現在多用一次性修腳工具,但是不能完全代替這13把刀。”張玉賓介紹,比如雞眼刀,這種特制的刀具,能夠在腳上開很小的口子,從而把里面的東西切除掉。“如果是做手術,就要留疤了。用老手藝,不會留疤。”張玉賓自豪地說,他從業至今,用壞了4套刀。
“老手藝,到任何時候都需要。”張玉賓感慨地說,這13把刀,他要傳承下去。
憋著一股勁兒要把手藝做精
張玉賓是安徽亳州人。小時候,他在村里廟會上看到修腳的老師傅,修腳一次5毛錢,治療雞眼等腳病兩元。“一天能掙好幾十塊錢。”張玉賓說,他連著3天看老師傅操作,師傅也注意到他。后來,在父親的見證下,張玉賓跟隨老師傅學習修腳。
在沈陽,有一個場景至今烙印在張玉賓的腦海。“剛開店不久,一個30多歲的男士,領著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兒來修腳。孩子淘氣,大人說‘你要好好上學,不然,長大了就得跟這個叔叔一樣修腳。’”張玉賓說,他憋著一股勁兒,要把手藝做到最精,要讓這個行業的人受人尊敬。
“我愛人是邢臺人。”張玉賓說,2006年,因愛結緣,張玉賓從沈陽來到邢臺,開了一間小店。
熱心公益為老人修腳
張玉賓剛到邢臺時,邢臺市沒有一家正規的修腳店,本地手藝人對這個行業信心不足,都去了北京等地從業。張玉賓一點點用他的手藝站穩了腳跟。
2007年,他就主動聯系去做義工。養老院、光榮院、老年養護中心,以及各個社區,張玉賓經常帶領員工去為老人們免費修腳。
“在敬老院,老人自己不能剪指甲。子女即使有時間,對于灰指甲等一些腳病也不會處理。”張玉賓說,他們用自己的手藝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十多年來,他們參與的公益活動達400多次。
舉報毒品違法犯罪 湘潭市47人共獲得17萬元獎勵
江陽區成為川菜直供港澳試點基地區
利川全面啟動自然村(撤并村)公路數據采集工作
巴州區新建優質糧油產業基地2.2萬畝
銅川市養生茶文化協會成立
刀客張玉賓:“13把刀”傳承真功夫
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產生中央領導機構 習近平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
強力凈化停車收費環境
南寧在全區率先實現企業開辦5個工作日辦結
廣元四季度羊價格環比上漲3.94%
市老齡辦舉辦高齡補貼提標擴面工作暨湖南省老齡業務管理系統培訓班
李振濤:唱歌最重要熱愛
尤溪這伙人為討高利貸,非法拘禁他人,最終多人被判刑
防城港市工商局2017年度消費投訴報告
智慧公交 讓市民出行更便捷
日照街道農業補貼發放到戶
寧德市防止4起公證假證錯證發生
制造業單項冠軍:巔峰之路的啟示
摩拜共享單車“卡殼” 地區負責人稱為系統故障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質監閻良分局積極開展建黨97周年黨課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