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祥瑞
1955年冬,為了新生共和國的國防建設,祁縣北梁鄉北梁村實施了整村搬遷。 村民們遷走了,北梁村行政建制沒有了,但北梁村的歷史依然熠熠生輝。需要我們去挖掘、采擷、整理總結。作為《北梁村史話》的組織策劃者,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北梁是我的故鄉,是北梁人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地方,北梁永遠銘刻在我兒時的記憶中,蘊含在濃厚的情感里,時光的流逝抹不去我對那片熱土的思念和眷戀。那是一片滋養我們祖祖輩輩的土地,留在這片土地上的有開鄉辟壤、功德無量的先祖;有官聲清廉、政績卓著的良吏;有生財有道、回饋故里的晉商;有積德行善、造福桑梓的先賢;有抵御日寇入侵、致力人民解放和幸福的英烈,這其中有我的生身父親。他們為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凱歌,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
北梁村是典型的革命老區,是1939年10月祁縣抗日民主政府誕生地,是晉冀魯豫邊區和太行山革命根據地通向黨中央延安和晉綏邊區的重要通道。在這條通道上發生過許多重要的甚至是與決定中國命運有關聯的人和事。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未能客觀如實地反映和傳記下來。對此,我們只能嗔怪自己對故鄉的歷史地位認識不足。現在看來,盡管我們出版了《北梁村史話》,但還深感缺失和遺憾,總覺得意猶未盡,話還未完,事沒有辦妥。譬如:革命戰爭年代那段血與火的斗爭歷史沒有完整地整理和記錄,愧對歷史、愧對先人。
有鑒于此,三年來我們組織多方面的社會力量進行調查研究,發掘歷史資料,為本書的再版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經過許多周折和努力,尋找到幾十位北梁籍老者和知情人。年紀最大的楊興福老人是一位抗日老戰士,今年已93歲高齡。通過采訪、交流、座談,尋覓到不少有價值的素材,總結出像“北梁事件發生始末”等十余篇文章。同時,根據社會各界讀者的意見,對原書的一些內容和字句進行了必要的核實、補充、修訂和刪改,力爭更真實地反映歷史本來面目。
《北梁村史話》的再版,對我們是一次心靈的啟迪,認識的升華,我們深刻感受到北梁村是祁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北梁村,祁縣的歷史才更加璀璨絢麗,更加翔實完整。
值此《北梁村史話 》再版之際,謹向為此書的整理出版作出貢獻的友人們表示衷心感謝!
(作者系祁縣人民政府原副縣長、祁縣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
氣溫飆升 夏涼產品銷量也跟著升溫
信陽老人41年如一日照顧患重病妻子 打動了無數人
荊州城區工地將試點自動沖洗裝置防止揚塵污染
漳州開發區石坑社區開展重陽敬老活動
外地大學生9天溫州求職路 這些“神助攻”幫了大忙
《北梁村史話》再版后記
鹿邑縣委組織部宣傳部舉行“七個一”活動獻禮黨的生日
政協宜春市四屆九次常委會議召開
銀川市農牧局 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做好2018年銀川市農業系列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長沙“好聲音”群眾宣講團 獲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李暉深入道縣開展“三走訪三簽字”活動
內江市食藥局進一步強化食品小作坊監管
省知識產權局領導赴經區調研指導知識產權工作
合江縣“稻漁共育”打造生態種養新模式
濂溪區一小開展水上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
車輛查封無法年檢 慈溪隱身“老賴”無奈現形
德安一中召開離退休教師座談會
莞產手機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
市公交334-2路第二階段臨時縮線調整通告
新晃縣高考考生可申請定向培養村醫,畢業后有編有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