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濰坊市文化廣電新 聞出版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作風建設年”、“四個城市”建設和“項目建設年”任務目標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大力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著力繁榮藝術創作生產,著力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著力繁榮規范文化市場,著力加強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管理,繼續保持濰坊文化走在全省前列,進一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新期待,加快建設“文化名市”。
一、不斷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向深入
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繼續組織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認真研讀黨的十九大報告和黨章,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領會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義,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分級組織開展黨員學習培訓,采取舉辦培訓班、專家輔導、專題黨課、學習競賽等形式,不斷把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引向深入。抓好黨委中心組學習,引領帶動基層黨組織學習。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和領袖權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其歷史地位和豐富內涵,深刻領會“八個明確”主要內容和“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的重大創新思想創新觀點。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和黨的十九大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重大部署,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文化建設的指導方針、重點任務、重大舉措。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記黨的宗旨,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誠實踐者。
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首要任務貫穿到文化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文化陣地、文藝作品的作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強化文化市場、文化產品內容監管和文化活動導向管理,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職責,持續推進過硬黨支部建設,深入開展“黨建引領·文化同行”主題活動,打造一批黨建工作創新品牌。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文化類社會組織黨建管理。深入實施基層黨建工作考核,強化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和結果運用。
加強黨建基礎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基層黨支部切實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制度。加強黨員干部培訓,繼續開展市直文化系統“黨員進黨校”全員培訓。
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源頭預防,開展經常性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教育黨員自覺守住底線。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持續整治“四風”,推動形成作風建設長效機制,不斷鞏固中央八項規定成果。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規范決策程序,完善制度體系,讓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住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強化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和執紀問責,堅決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倡樹新風正氣,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創建。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完善提升文化設施。深入貫徹《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全面落實市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縣級全部出臺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市級加快博物館群、美術館群建設,完善提升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十笏園博物館??h級重點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達標升級,加快推進美術館建設,依托社區規劃建設一批“城市書吧”。鎮(街)加快推進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村(社區)繼續實施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程,重點對80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進行扶持提升,實現全市建成達標率100%。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完善提升濰坊公共文化云平臺,加快建設數字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鼓勵公共文化機構通過網絡和手機終端開展公共文化服務,以數字化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深化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進一步擴大開放范圍,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群眾參與度和滿意度。
深入實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積極組織各類文藝表演團體,廣泛開展“一村一年一場戲”活動,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繼續推進農村公益電影標準化放映,在有條件的鎮街、村(社區)和貧困村建設固定銀幕架。完成農家書屋出版物更新和數字化升級任務,探索引入社會機構管理農家書屋。農村應急廣播“村村響”實現全覆蓋,積極打造濰坊工作模式。深入推進文化精準扶貧,加大對貧困地區資金、項目、活動傾斜力度,省定貧困村文化大院建成達標率實現100%。積極推進東西部文化扶貧協作。
打造文化活動品牌。大力開展全民閱讀,在電視臺開設閱讀欄目,舉辦市民朗讀大賽,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打造“書香濰坊”文化品牌。著眼提升市民文化素質,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濰水講壇”文化品牌。積極搭建群眾自娛自樂和展演展示平臺,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辦好第三屆市民文化節,打造知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深入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打造優秀文化志愿服務品牌。
四、繁榮藝術創作生產
加強藝術創作規劃引導。把握正確創作導向,實施精品戰略,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建國建市70周年、建黨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要時間節點,創作推出一批反映群眾火熱生活、歌頌黨和國家建設偉大成就的現實題材優秀作品。大力開展舞臺藝術創作,策劃創作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重點抓好呂劇《板橋縣令》、茂腔《王盡美》等重點劇目創作排演。持續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實踐活動,引導文藝工作者體驗生活、采風創作。組織參加第十一屆山東文化藝術節,力爭好成績。圍繞重要時間節點,策劃開展重大美展活動,確保每個重要時間節點、每項重大美展項目都能推出一批美術精品。積極爭取國家、省藝術創作扶持,提升藝術創作水平。
持續推動戲曲傳承發展。繼續梳理地方戲曲劇種普查資料,全面摸清我市傳統戲曲藝術生存發展狀況。持續加大對瀕危戲曲、瀕危劇種的保護傳承發展力度。深入開展“戲曲進校園”工作。持續推進藝術人才培養,辦好全市戲曲編劇人才培訓班,壯大文藝創作人才隊伍。
加強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建設。對全市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進行評估定級,實行認定管理,加大扶持力度。盡快摸清各縣市區轄區內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底數,積極推動各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進行工商注冊或社會組織登記,按照規定核發營業性演出許可證。舉辦第二屆全市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展演比賽,培育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和民營演出力量。
五、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文物保護。全力申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六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二批省級考古公園。積極爭取上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效率,扎實做好坊子德日建筑群、齊長城、董家莊漢墓、松林書院等國保省保單位保護修繕工作。堅持文物保護與文物利用、與城鄉建設、與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四個統籌協調”,繼續組織實施鄉村記憶工程、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積極推進文物與“鄉村振興”、文物與旅游、文物與教育等產業融合發展。扎實做好革命文物、鄉土遺產、工業遺產普查、保護、展示工作。推進博物館事業,大力發展非國有博物館,策劃推出更多精品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研發更多更好文創產品,讓文物“活”起來。堅持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落實《文物保護法》《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濰坊市文物保護條例》,加強文物法治建設和文物安全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文物安全狀況大排查、法人違法案件整治、打擊文物犯罪、文物流通市場治理等專項行動,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守好文物安全生命線。
扎實推進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完善《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管理辦法》配套文件,開展第三批市級非遺傳習場所評選,啟動第五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選,規劃建設非遺項目集聚區,建設一批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點。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舉辦第三屆中國濰坊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大賽,培育濰坊特色品牌。推動非遺進校園、進課程、進課堂,編輯出版《記憶濰坊》校園非遺讀物,開展首批非遺校園教育傳承“薪火工程”示范學校評選活動,深入推進濰坊商校、聾啞學校2個非遺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結合落實“圖書館+書院”模式和鄉村(社區)儒學計劃,廣泛開展“濰水講壇”公眾教育服務,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推廣。完成好高密國家非遺保護傳承觀察點有關工作。組織參加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開展“國際博物館日”、非遺宣傳月、“自然和文化遺產日”等文化遺產宣傳活動,探索文化遺產領域版權服務,提升全社會保護意識。
六、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基地園區建設。繼續實施基地、園區和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強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管理,開展巡檢行動,積極創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評選命名市級第一批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第三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發展國家、省、市級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創建國家級、省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重點項目,推動園區基地提質增效。
大力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與制造、設計、信息、旅游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小鎮和主題文化旅游區,抓好十笏園文化街區和青州非遺產品展示中心兩個省級“文化創意集市”建設,加快推進動漫影視、vr產業等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加快城市數字影院建設。大力發展數字化新聞出版產業,推廣綠色印刷,培育發展特色實體書店,發展版權教育產業。
培育引導文化消費。大力推動文化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著力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推動建立文化消費長效機制,鼓勵文化單位和社會力量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辦好第二屆濰坊文化惠民消費季,將文化惠民消費季與市民文化節有機結合,從供需兩端發力,策劃更多文化消費項目,使更多優秀文化產品進入市場,引導大眾文化消費,提高文化消費水平。
擴大文化會展經濟。圍繞風箏會、文展會、魯臺會、紅高粱文化節、諸城茂腔文化藝術節等重大節會,策劃組織好各類文化活動,搭建文化產業展示平臺,擴大濰坊文化影響力,打造文化產業特色品牌。辦好海峽兩岸文創博覽會、中國濰坊(峽山)金風箏國際微電影大賽。
推動文化開放發展。全力創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實施設施網絡提升、文化產業創新、濰水文化傳播、民藝品牌鑄造、文化片區打造、興業隊伍壯大等六大工程,扎實做好申報文本編制、對外交流活動、爭取支持等基礎性工作,為創建創造有利條件。積極推動濰坊文化走出去,設計包裝濰坊特色優勢文化項目,廣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辦好北京恭王府博物館濰水文化大展,策劃紅木嵌銀、濰坊年畫全國巡展,講好濰坊故事,傳播濰坊好聲音。大力開展文化招商,瞄準世界500強,對接國際化大企業,廣泛開展招商引資、招院引所和招才引智,創新開展產業鏈招商,積極引進文化大項目、總部經濟項目和國家級、省級產業領軍人才落戶濰坊。
七、繁榮規范文化市場
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文件要求,推動文化行政部門與文化執法部門實質性整合、參照公務員管理、同城一支隊伍等各項改革任務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文化市場行政審批規范化建設,進一步簡政放權,規范行政審批程序,梳理行政權力清單和服務事項清單,加強服務窗口建設,提高審批效率,加快實現“只跑一次”或“零跑腿”。
推進文化市場轉型升級。抓好文化市場培育,鼓勵上網服務行業、文化娛樂行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提升服務水平。
加強文化市場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文化市場“黑名單”、失信聯合懲戒制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引導、扶持和管理,培育和規范文化類社會組織。
八、加強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管理
強化新聞出版管理。規范報刊、內資審讀和記者證申領秩序,強化審批與執法監管,加強印刷與發行行業有效監管,開展版權培訓宣傳,提高社會版權意識。進一步推動縣市區建立版權登記工作站,擴大版權登記數量。持續鞏固深化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扎實推進重點行業企業軟件正版化。
規范廣播影視管理。大力拓展新聞出版廣電媒體“頭條”和新媒體“首頁首屏首條”建設,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嚴把內容導向,強化節目制作機構主體責任,嚴格廣播電視節目播前審查、重播重審制度,嚴厲打擊庸俗低俗媚俗以及虛假低俗廣告和養生類節目等違規行為。從講政治的高度做好安全播出工作,加強薄弱環節、關鍵問題的研究,組織好技術培訓,抓好應急預案演練,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出問題。穩步推進高清電視發展,鼓勵有條件的電視臺加快實現高清化制播建設。加快推進廣電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推動主流媒體新聞資源向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媒體延伸覆蓋,擴大信息傳播平臺,提升新聞傳播效果。積極創建省一級廣播電視臺,確保8個縣級廣播電視臺年內全部建成一級臺。
九、加強文化保障體系建設
加大文化投入力度。積極服務于黨委、政府工作中心,以“文化名市”建設為抓手,推動更多文化項目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盤子、年度預算、重點項目和綜合考核中,提升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突出優勢文化資源,善于策劃包裝特色文化項目,積極爭取各級各類政策資金支持。圍繞“十三五”規劃目標和全市文化改革發展重點任務,整合社會資源,創新舉措形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文化建設。加強文化資金使用監管督查,規范資金使用,提升使用效率。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選拔一批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做好文化人才摸底調查,建立健全文化領域人才庫。廣泛開展文化干部職工在職培訓,提升個人素質和業務能力。依托各級公共文化場館,大力開展基層公共文化人才培訓培養,培育壯大基層文化人才隊伍。積極搭建各類比賽展演平臺,鍛煉隊伍,激發創作熱情。逐漸加大對非遺人才扶持力度,鼓勵傳統工藝、傳統戲曲拜師學藝,擴大從業人群。積極推薦優秀人才進修深造,推動人才知識更新。做好專業人才培養和高層次人才引進,提升人才隊伍層次水平。
強化安全維穩。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責任、一崗雙責,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廣泛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及時排查隱患,整改到位,加強應急演練,確保全市文化系統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深入開展不穩定問題和隱患排查化解工作,堅持依法依規履行職責,做到訴求合理的問題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到位。
射洪縣在21個預脫貧村開展化肥減量增效示范項目技術培訓
貪圖便宜男子購買贓車 被判拘役五個月又遭罰
下半年經濟展望: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紅利逐步釋放
湘潭林業系統:“七一”表彰先進
市工商局開展電動自行車經營質量安全綜合治理
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18年工作要點
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 青島多部門聯手點贊“青島大媽”
我市開展“12333全國統一咨詢日”活動
寧海企業開足馬力趕訂單
化作春泥歸自然荊州城區已有1259戶家庭選擇生態葬
86歲老人摔倒 倆高中生送醫不留名
2018年靈石新計劃
全市園區建設發展逐步向好
天鵝飛臨世園會園區
20箱茅臺7箱假貨 警方順藤摸瓜牽出假茅臺產業鏈
不動產抵押登記將實現網上申報,新系統本月16日上線
建立共享科普體系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貴溪市調度320國道沿線違章彩鋼棚拆除工作
省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組來巴考核質量工作
開陽縣教育局多舉措持續推進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