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學敏)今天(9月3日),江蘇省首批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發放儀式在園區行政中心舉行。在蘇臺胞陳曉文,成為江蘇省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件第一人。已經在蘇州生活了16年的陳曉文,不僅有了自己的事業,經過9年愛情長跑,也在蘇州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陳曉文展示居住證
一見鐘情再見難忘 十全街的夏天見證蘇臺愛情誕生
“我是2002年來到蘇州的,那時大學剛剛畢業,正在找工作。因為姑姑早就來到蘇州,就來到了這邊。”陳曉文說道。
除了親屬的原因,陳曉文還看到了蘇州發展的潛力。“當時很多臺灣的同學并不理解我怎么會去蘇州?,F在蘇州發展越來越好,經常會有同學打來電話,問蘇州怎么樣,也想來到這里。”
在陳曉文來到蘇州的同時,有一位土生土長的蘇州青年蔡鶴齡也剛結束大學學業。一米八以上的大高個,帥氣的臉龐,這都讓蔡鶴齡站在人群中十分顯眼。
幸福的一家
2003年的一個夏天,因為朋友的緣故,兩人在蘇州十全街一家酒吧見了面。古色古香的十全街上,人來人往,樹影斑駁,到處灑滿了悠閑的陽光。
“一見鐘情。”談到第一次的印象,蔡鶴齡笑著說道,一旁的陳曉文也跟著笑了起來。雖然彼此很有好感,但是考慮到距離、家庭的原因,兩人之后沒有進一步聯系。
蔡鶴齡手上的戒指
機緣巧合,又是一個夏天,因為朋友相邀,2005年兩人在盤胥路再次見面。
“哎,怎么會這么有緣分。”本來就心生愛慕的蔡鶴齡,得知陳曉文會一直在蘇州發展,暗暗下了決心。
九年長跑見證堅貞愛情 “不懂浪漫”的蘇州小伙當眾求婚
蔡鶴齡不知道的是,就在2004年,陳曉文差一點就因為父母的要求回到了臺灣。
“父母還是想讓我回去,但我已經適應了蘇州的生活,蘇州是一個悠哉、古樸的一個城市,而且發展也特別快。”父母的勸誡沒有影響陳曉文在蘇州發展的決心,反而在陳曉文的努力下,2008年,陳曉文的父母也來到了蘇州生活。
陳曉文生活過的地方
雖然如此,考慮到生活習慣、地域差異,陳曉文父母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嫁回臺灣。但之后的9年時間,蔡鶴齡、陳曉文之間的感情一直十分穩定,這也打動了雙方父母。
2014年1月,為了討論孩子的未來,雙方父母約好見一面吃個飯。蔡鶴齡瞞著陳曉文,提前籌備了半個月,新車、鉆戒、告白,一個也沒落下。蔡鶴齡決定在雙方父母和親朋好友的見證下,正式求婚。
“突然間,燈光很暗,他就放了一段vcr,把我們歷年來的點點滴滴的圖片放在一起,然后開始向我求婚。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很驚喜,很意外,很感動。”想起這段回憶,陳曉文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他不是太浪漫的一個人,不過該浪漫的時候,他都沒有落下。”這一次,“鋼鐵直男”蔡鶴齡選對了時間和地點。
隨后,兩人正式結婚。2014年12月,兩人作為蘇州兩岸婚姻代表,參加了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首次海峽兩岸新人結婚集體頒證儀式,并成為“主角”,結婚紀念郵票被國博館收藏。
在愛情的加持下,在一家美容美發培訓學校擔任首席講師的陳曉文,還擔任過國家級化妝技能評委,并在2015年入選蘇州市姑蘇高技能突出人才,2017年入選蘇州時代工匠60強。蔡鶴齡的貿易生意也越來越好。
如今兩人已經有了一對可愛兒女,無論多忙,兩人每周都會固定陪孩子出去玩一兩天。孩子平時則由爺爺奶奶幫忙照顧,大兒子已經會說蘇州話。就在采訪結束時,小朋友揮了揮小手,用奶聲奶氣的蘇州話和記者告了別,“再會”。
據了解,蘇州是港澳臺居民居住生活比較集中的城市,據出入境部門統計,每年在蘇辦理港澳臺臨時住宿登記的港澳臺同胞達到數十萬人次。未來隨著兩岸交流溝通更加便利,相信像陳曉文、蔡鶴齡這樣的蘇臺家庭也會越來越多。
杭州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確定時間表路線圖
厲害了!兩國家級科技項目擬落戶蕉華工業園
秦皇島市審計局提出四項措施全力做好下半年審計工作
九江市五醫院“四個堅持”緊鑼密鼓推進作風建設
4月2日至8日停電公告
十全街上一見鐘情 這對蘇臺情侶長跑九年修成正果
市城鄉建設局積極開展市政工程建設
加價可提前買房?假的!
真心實意真抓實干因地制宜勇于創新 再接再厲做好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關工委牽手”援藏援彝 7項公益項目落地阿壩和涼山
行政許可信用信息公示(雅安市雨城區福芝林藥業有限公司城后路店)
豐南區科協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
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新引擎
長三角異地看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寧波等8個地區先行試點
云南中華職教社第五屆領導班子產生
我市舉辦第18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宣傳活動 陳玉國等參加
一次英雄壯舉 一座道德豐碑
梅建華會見韓國駐青島總領事館總領事
深入基層搞服務 立足一線解難題
38歲殘疾女子家中起火她被燒成重傷生命垂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