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
南湖團區委推出了“青農創”計劃
那么,南湖區的年輕人看好農業嗎?他們究竟是怎樣務農的?
80后、90后,是很多人曾經擔心“泡在蜜糖水里長大的一代”,怕他們吃不了苦,怕他們扛不了壓,可是這群“新農人”很大程度上顛覆了這樣的看法。
q1:做農業是怎樣的感受?
a:累啊!太累了!
嘉興敦好農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崢玙:必須先到一線啊,自己會做了才能管理別人嘛!
有過一年多時間都扎在豬舍里,從母豬配種,到看護母豬懷孕,直到小豬長到6個多月出欄,每件事都親力親為的經歷。不僅養豬,他還結合自己的專業,動手給果園里的梨樹修枝,比不上幾十年的老師傅但也過得去。
嘉興市綠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應超:這個時候再累也要扛啊!
有一年秋收時,公司一臺烘干機履帶突然斷裂,當時降雨連綿不絕,請工廠師傅要等幾天,可曬場上鋪著的糧食等不起!應超和他的大舅哥兩個大男生負責維修設備,為了緊急修復履帶,有連續兩天一夜不眠不休的經歷。
嘉興未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蔡建惠:“累,太累了!”
他原本是個理工男,卻因為看好農業事業的前景投身農業。成為新農人已經8年了,天氣無常、市場風險、貸款不易等等事務每一樣都讓他“壓力山大”,心累才是真的累。
在一線工作雖然辛苦,卻不是讓他們感到最累的部分。做企業,少不得要在企業內部“搞定”人事、學習管理,要對外爭取貸款、打開銷路,要與各路人馬打交道……這種種事務常常是這些80后、90后年輕人覺得最吃力的事情。
q2:做農業難嗎?
a:比原先想的難多了!
第一關:跟父輩“斗爭”
甲方優勢:經驗豐富、人脈廣闊,另外,總歸是長輩嘛……
乙方優勢:學歷高、掌握新信息新技術多
這些80后、90后往往知識層次比父母更高,又生長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當他們的思路與父母的經驗不相符時,沖突難以避免,加上這代人身上多少存在的任性、倔強,這種沖突就更顯得難以調和。
新漢塘家庭農場何瀧:我要種黑莓、覆盆子、醋栗,我爸媽說見都沒見過,風險太大。可是,“見都沒見過”就是優勢啊!
嘉興百事益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劉佳:我媽覺得工人做得肯定不如我們自己做的用心,我覺得應該要用制度讓員工做事用心。
第二關:天氣啊!
甲方優勢:額,明擺著,不用說了吧……
乙方優勢:種植經驗+天氣預報+防護設施
雖然如今設施農業越來越先進,但極端天氣也越來越常見,都說農業靠天吃飯,這一關挑戰至今仍是務農人的最大風險。
去年冬季嘉興遭遇了多年難遇的寒潮,蔡建惠的農場種植的四五十畝大棚葡萄被風雪壓塌,顆粒無收。
種黑莓新手何瀧的上個“賽季”,遇到了漫長的梅雨和嚴重高溫天氣,種下的黑莓有不少來不及收就爛了或是干癟了。今年重點種植覆盆子,可以在青果期就采收做中藥。
第三關:資金緊缺!!
不管養殖還是種植,資金永遠是個難題。農業產業投入大,動輒數百萬,資金回籠又慢,而且很難貸到足夠的資金,不少人靠著抵押車產房產,如何融資真是個難題。
團區委通過“青創貸”盡量為他們拓寬貸款渠道,降低貸款門檻。
第四關:終極暴擊——用工難!!!
農業企業招聘年輕人難,招聘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年輕人、有專業技術的年輕人更難!
幾乎每一個受訪者都談到了這個問題,農業產業發展至今,給人留下的印象依然是有苦又累,很多父母務農都不愿意孩子再干這行,年輕人愿意務農的也不多,不僅因為收入目前還不夠高,還因為“總覺得不夠體面”。而一些偏遠地區的年輕人覺得跑那么遠還是種地,還不如在家種呢!
嘉興市綠江葡萄專業合作社沈劍:我已經在合作社干了11年,也是唯一真正在合作社留下來的80后。我現在找到了六七個年輕人組成了一個營銷團隊,有工程師、運營師、設計師,但這個團隊的形成主要“靠愛好”,幾乎不論報酬,不然光人力成本就夠嗆。
嘉興敦好農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崢玙:我為了招人,這些年已經跑了全國好幾個地方了,都是來了又走了,太難留人。有個員工干了幾個月,被他媽媽硬拉回去了,說實在太苦舍不得。到現在企業里能干四五年的年輕人,算上我就兩個!
q3:做農業有幸福感嗎?
a:做成一些事的時候有成就感!我喜歡做農業!
有了難題就得想辦法解決,而這群年輕人已經給南湖區農業產業帶來了不少驚喜,在他們的努力下,農業產業變得更精細、更專業、更有創意,而他們自己也從這個過程中收獲了成長值和滿滿的成就感。
難題1:生鮮水果長距離運輸易變質
答案:創新包裝
沈劍團隊
最初用冰袋,但冰袋融化后包裝袋里會有水,導致葡萄變軟。還嘗試過管狀空氣包,可是有空隙會造成落果。最后想到用包裝紅酒的雙層塑封充氣袋,先綿紙包裹葡萄串,放入內袋后將空氣抽盡,再在外層充氣防震,加上冰袋,再用泡沫塑料盒包好,最后用填充物把空隙填滿。現在,他們的葡萄已經可以保證運輸到黑龍江、廣東依然品質如初。他們“自主研發”的這套辦法很快被大量農戶沿用,還帶動了這些包裝物的銷售大增。
難題2:怎么讓網上買家更滿意?
答案:品質要好,服務要精細
顧衛軍
這個團隊中的“店小二”, 同時還負責自己家周邊十多戶玉米種植戶家中產品的網上銷售。經過幾年嘗試,他在網上銷售中給送來玉米的農戶定了規矩:采摘時間、尺寸大小、軟嫩程度都有講究,客戶可以在下單時進行選擇。現在他一年能賣出十多萬斤玉米,每斤能賣五六元,價格是農戶自己拿到市場銷售的好幾倍。
難題3:各種設備維修費用太高、時間太久怎么辦?
答案:自己鉆研自己修
應超
所在企業主營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規模種植的機械化程度很高,下種用穴播機,撒農藥用無人機,烘干谷物有28臺烘干機……所有機器的日常維護、修理基本都由他“承包”,他也通過不斷鉆研,成為企業能放心上馬這些設備的“保險杠”。
難題4:企業員工沒有紀律意識怎么辦?
答案:規范各種管理制度。
更多年輕人給農場、企業帶來的是經營管理方面的新思路。這些新想法往往是他們與父輩爭執的焦點,卻也是他們給企業、給南湖區農業產業帶來的重要推動力。
在這些年輕人的堅持下,這些農業企業都比幾年前有了更明顯的現代管理痕跡:有明確的獎懲措施、盡量給員工買意外保險、辦公場所有了監控設施、產品出問題有追溯機制……
難題5:品牌怎么打造?
答案: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抱團出擊
相對于長輩注重生產過程的把控、產品品質的提升,這些年輕人們開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品牌塑造。
高磊燕的“月子皇后”品牌已經在嘉興市小有名氣,現在她又成為團區委旗下嘉興市青農創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她的目標是把南湖區更多農產品資源進行專業化營銷,把這些南湖特色農產品推向更廣的市場。
沈劍也在考慮做一個葡萄產業大品牌,他希望能由政府搭臺,把南湖區品質有保障的葡萄種植大戶組合成團,共同做起一個有品質標準的葡萄品牌,把南湖區的葡萄推向更大市場。
和林格爾新區金盛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質量監督交底
江門市首家“青少年近視聯合防控基地”正式揭牌 多舉措降低孩子近視率
劉發英代表:給民族深貧區更多支持
【環保督察進行時】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要求 湘潭潭州水泥自行開拆
2018.09.15東營市農貿市場和超市農副產品洪澇災害應急監測信息
看這群“新農人”怎樣玩轉現代農業
滁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四圍繞、四聚焦”扎實做好春訓
多路段達到或超過使用壽命工程 已完成近兩成工作量
【九臺區】舉辦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技術現場會
【司法局】普及安全出行知識提高師生文明出行意識
株洲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組織安全消防知識培訓
市發改委:到安九高鐵施工現場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韓崗鎮以改廁工作促新農村建設
@高考考生 今年宿遷將招收280名鄉村定向師范生
全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會議提出
構建嶺南客家特色平安綠色生態水系
涵江警方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保障時間突出重點 確保學習培訓取得實效
武警蕪湖支隊總結探索 “一調四批”抓教促學機制
2018“建榮杯”臨沂第二屆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明日開賽
市食藥監局部署開展豆制品豆芽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