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站在可以搖晃的木橋上,看誰能堅持到最后。這樣的“網紅橋”在短視頻平臺走紅后,備受景區的青睞,而其背后的安全隱患卻不容忽視。8月5日,來自陜西延安市洛川縣的王女士在毗鄰的銅川市一景區“網紅橋”游玩時,跌入水中不慎磕破頭部,在醫院縫了8針,現在卻面臨維權難。(據《法制晚報》)
時值盛夏,以把游人紛紛晃到水里為“樂點”的“網紅橋”,顯然是其吸晴引客的當紅季節。笑鬧背后,安全隱患也是顯而易見。比如,這類水池的水深都較淺,大約只沒過膝蓋左右,橋周圍的水域或是鋪了一層綠色紗網,或是任何防護措施都沒有。所以,一旦落水者掉得狠了,極有可能被堅硬的池底碰得頭破血流。
“網紅橋”上瘋狂搖晃有風險,一些景區為何仍頻頻推出作“亮點”?據媒體報道,一是這種“落水體驗”只是出于吸引眼球,很多并不收錢;二是“網紅橋”暫時未釀重大險情,屬于正常游玩項目,也就沒被有關部門防患未然地明令關停。
而且自愿來晃的“網紅橋”,似乎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在有些游人想來,哪怕是磕磕碰碰受了點小傷,也便“不好意思”去討說法了。這樣一來,某些景區就更不把安全意識置于心上了。
有一句老話叫樂極生悲。由此而論,隱患多多的“網紅橋”,盡管有許多游人還在搖晃得不亦樂乎,且在網絡之上正“紅得發紫”,但越是不把它危險的一面關注和重視起來,就越有可能在某個未知時刻,釀出性命攸關的慘痛悲劇。此外,在沒有得到對應景區確切安保認證的情況下,有些平臺任憑“網紅橋”視頻隨意傳播,本身也是有待商榷,至少從中看不到“防范風險”的警示與把關意識。
快樂游玩,安全為先。“網紅橋”的危險一幕已經出現,千萬別等晃出了人命才去匆匆叫停。(司馬童)
高新區:開展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湖口縣第二小學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市政協委員調研鹽田港
肥東表彰一批“巾幗英雄”
截至18時 龍昆南轉盤南往北尾部排至城西路口擁堵
別等網紅橋晃出人命才叫停
雨湖區全面加強機關黨建工作
寧化部署迎接省級語言文字督導評估工作
市財政局國庫支付中心開展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工作專題檢查
冀州交警在線:廢品站撿來車牌 上路行駛予重罰
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整治篇
預防為主 積極消滅 我市扎實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
預防接種 保障兒童健康
融入內地生活,拓寬發展空間——居住證新政給香港人帶來“驚喜”
沈家門街道積極組織無償獻血 百余人現場獻愛心
資興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榮獲全國縣鎮供水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廣德著力培育休閑農業做大“美麗經濟”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11次主任會議
濱海新城扎實推進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入戶調查工作
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