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從上海下放到渦河邊的一個小村莊里。還沒來得及咀嚼遠離家鄉的苦澀,還未來得及品味廣闊新天地的蒼涼,就趕上了建國二十一年的國慶日。
我們知青興高采烈。因為在上海,按照慣例,每年這一天必是很熱鬧的。一些嫁娶活動,一些慶喜盛典,往往都安排在這一天。白天除一些盛大的游行外,晚上還必有焰火燃放。然而在農村,我卻感到奇怪或者失望了。
村里的老百姓幾乎就不知道國慶節也是個節日。他們為生活所累,成天為幾個工分忙碌著,靠一年三百六十天都要拿來充饑的紅芋生活。從來不過什么陽歷標出來的節日。
老百姓對國慶節可以說是淡漠的。他們對此無動于衷,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外邊世界的熱鬧并不影響他們的苦日子。村里有個叫老葛的,很見過些世面,他說:“陽歷的節在農村不算節。俺鄉里只知道過陰歷節,過中秋、端午、過春節。再不然‘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閨女走娘家’,大小也算個節日了。什么‘國慶’呀,‘五一’呀,‘三八’呀,‘六一’呀,那是城里人的事。咱鄉里人窮,吃都顧不上,還慶賀什么呀!有時間還不如割點草、拾個糞,多掙幾個工分!”
我們對他的話很不以為然。知青雖不富裕,多少也有幾個錢,男知青就很起勁地張羅著買點菜,女知青就煙熏火燎的下廚忙活。那時候淮北的農民好像不吃豬蹄子,被我們一氣買了十幾個。一個也不過幾毛錢。菜就更便宜了。青菜之類不需買,雞蛋四分錢一個,雞幾角錢一斤,最便宜的煙也不過八九分錢一盒。老葛被我們請來了。我們還請了村里的其他人,又買了一大桶地瓜干酒。晚上,在簡陋的知青院里,我們放了一盤小鞭炮,既慶賀了祖國的誕辰,也算過了一次我們下放后的第一個國慶節。
鄉親們很驚奇,說:“你們還真過節呀?!”村里人圍了一圈,小孩子也來湊熱鬧。煮熟的豬蹄子成了搶手食品,嘴饞的不怕燙,搶出來就往嘴里塞。
那一晚,天晴得很好。月上柳梢,圓圓的,黃黃的。空氣里漂浮著成熟的莊稼的清香味兒。遠村、近樹被罩在朦朧的月光里,四外響著此起彼伏的蛙聲。那一晚,男爺們都在盡情地喝著低劣的地瓜干酒,漸漸地就有了牢騷聲;就有了嘆氣聲;就有了劃拳聲;就有了粗嗓大腔。酒味濃,鄉土味濃,一切都濃進酒的辛辣里去了。但有一點卻很奇怪,就是自始至終所有的人,竟沒有一個人去談國慶之類的所謂國家大事。
插隊那年的國慶之夜,我們醉了。醉在對命運的不可測上;醉在對故鄉的眷戀中。有女同學竟抽泣起來。鄉親們也醉了,有的哼著曲子回家去;有的索性躺在草席上呼呼睡去。我們知青也不勝酒力,早已醉倒幾個。就剩我和老葛忙著收拾著殘湯剩水。
這么多年,我常在想,國慶的情結究竟在哪里呢?從古至今,上下五千年,歷史上不乏歌舞升平的時代。歸根到底,還是在于國家的穩定強大,人民的安康幸福啊!今天的國慶,已經不僅僅是紅色的慶典,更多的是被賦予黃金旅游的使命了。老百姓的生活真的是越來越好,這一點,已經從今天五花八門的節日越來越多、各類的慶典越來越隆重得到最好的證實了。
許桂林
“五一”假期或將迅猛激增 桂林交警發布出行提示
王戰營在示范區調研時強調
-- 提高站位 明確要求 突出關鍵 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任務
動真格持續嚴管!桂林的夜市變化了好多
黃河銀川段流凌封河
打造“知識網紅” 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眾智平臺”在渝啟動
國慶追憶
熱心市民撿到錢包歸還失主
清明假期寧波降溫降水還有強對流 過程降溫幅度10℃
【暖心聞】雪天出行被困途中 寶雞交警風雪救助
萬勇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旅游部長一行座談
包集鎮火廟中學舉行“上好開學第一課”活動
新晃:副縣長為學生畫展點贊
建站建基地 新區博士后一年可拿15萬生活補貼
航拍江西贛州南武當高空玻璃棧道 猶如玉龍盤旋在石海
曾士峨:為大眾之生息而戰斗
5G≠4G+1G!深圳的5G時代,網速到底能有多快?
雨湖區領導督查云塘街道統戰工作
五蓮“項目為王”推進綠色鑄造產業園建設
李榮燦在專題研討會上強調---走進新時代把握新要求謀劃新發展展示新作為
長寧區新虹橋中心花園7月1日起實現全天候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