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激蕩三湘
——慶祝改革開放40年
沿海改革開放濤聲激越,一嶺之隔的湘南,從“近海聽潮”到“破浪弄潮”,勇敢地打開了湖南的“南大門”——
湘南開門
上圖:2005年4月18日,藍山縣城鄉青年在家門口的針織廠打工。藍山縣主動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后,成為全國第三、湖南最大的外向型毛織加工基地。 (資料圖片)湖南日報記者 張京明 攝
上圖:2018年8月21日,藍山縣工業園博士奴皮具有限公司,工人在流水線上作業。(資料圖片)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攝
湖南日報記者 鄧晶琎 張尚武 周月桂
千百年來,橫亙在湘粵邊界的南嶺山脈,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擋著湘南與粵北的交通和經濟聯系。40年前,廣東改革開放“沖擊波”越過南嶺,首當其沖的湘南地區,勇敢地打開湖南的“南大門”,帶動全省從封閉走向開放。
從1988年建立湘南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到2011年獲批國家級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再到今年6月李克強總理現場考察并殷切寄語,湖南的“南大門”——湘南地區從“關門”到“開門”,先行先試開放開發,主動承接產業轉移,讓湖南改革開放砥礪前行。
1 “關門”與“開門”,倒逼出來的湘南過渡試驗區
1987年11月20日,第六屆全運會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開幕。
看似只是廣東舉辦的體育賽事,卻極大觸動了南嶺之北的湖南。
全運會開幕前夕,大批廣東貨車越過湘粵邊界,開進湖南的山區集鎮,收購豬、牛、羊、雞、鴨、鵝,以滿足大賽期間急增的餐飲需求。
“湖南物價的上漲比運動員競賽水平的提高更快。”1988年第20期《瞭望周刊》在《廣東“經濟北伐”與湖南“大舉南下”》一文中,描述了彼時的場景。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湘粵邊界的一些集鎮上就出現了“廣東人哄抬物價”的聲音。幾年間,當地豬肉每公斤從2元漲到了6元,雞蛋每枚從0.1元漲到了0.2元以上,甚至白菜、蘿卜也身價倍增。
省社科院原副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張萍對此感觸更深。
“當時湖南通往廣東的公路上,設有上百個關卡,對流向廣東的貨物進行封堵。”張萍回憶,省內主要有兩種意見:要么“關門”,要么“開門”。
主張“關門”者要求“堵”。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認為,只有“堵”才能保護本地區、本行業的利益。
主張“開門”者要求“放”。多數農民希望,放開市場,自己的產品就能賣個好價錢。
針對湖南的“堵”, 廣東開出了更高的收購價。以1987年為例,湖南收購稻谷,每50公斤議價22元;廣東則是30元至35元。湖南生豬收購價每公斤2.4元左右;而廣東的收購價是每公斤3.6元。于是,農民們挑著糧,趕著豬,走小路到廣東去賣;湖南相關部門則組織人員“埋伏”攔阻,雙方沖突不斷。
就在第六屆全運會開幕第二天,國務院批準廣東成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驗區,這條消息給湖南上下強烈震撼。
廣東全面綜合改革試驗怎么搞?對湖南有何影響?湖南如何應對新變化?1987年12月21日,時任省長熊清泉要求張萍抽調精干小組,立即赴粵調查研究。
1988年元旦假期剛過,時任省委書記毛致用率隊深入郴州、零陵地區(現永州市)和廣東韶關地區進行了近半個月的調研。
大家一致認為:廣東經濟發展步子快,主要原因是把中央的政策用得活,搞活經濟的辦法多,對外開放的路子廣。
兩支調研隊伍在調研報告中都提出:湖南也要搞改革開放“試驗區”!
“當時湘南的衡陽、郴州和零陵三地,與粵北經濟交往密切。加強這片區域的開放開發,既可充分利用廣東全面改革開放對湖南帶來的有利因素,也可利用這一地帶把沖擊降到最低。”張萍介紹,創辦過渡試驗區的初衷就是通過搞活湘南,帶動全省經濟發展。
1988年4月2日,省政府向國務院報送了《關于加速湖南開放開發的請示》,其中第一條就明確提出:“將郴州、零陵地區和衡陽市作為由沿海向內地改革開放的過渡試驗區,實行一些過渡政策和靈活措施。”
1988年5月1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湘南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正式成立。
2 “過渡”與“架橋”,試驗區力推省際邊界市場繁榮
作為湘粵毗鄰區域的湘南,注定承擔沿海與內地市場銜接、相互協調的歷史使命。種好全省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湘南過渡試驗區把深入改革、擴大開放同加快開發緊密結合起來,為全省改革開放探路架橋、先行先試。
當時的沿海與內地,市場截然不同。內地的計劃價格與廣東的市場價格,形成了市場銜接的“落差”。
湘南過渡試驗區如何架橋?
首先需要理順不合理的價格關系。與省內商品主要由國家定價相比,廣東市場充滿活力。盡享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廣東價格放開的面比內地寬,與國際市場價格掛鉤的程度比內地高,少數仍由國家定價的商品如糧食調價的幅度大。
相比全國,廣東物價水漲船高,對周邊引起連鎖沖擊。1987年,全國物價總水平比上年上升7.3%,廣東上升11.7%,湖南上升10.6%,居全國第二位,湘南更是上升達13%以上。
1988年湘南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批復成立,這年上半年湘南的物價延續漲勢,繼續以兩位數上漲。
出產的稻谷、生豬賣不起價,物價卻一路上漲,讓湘南百姓有苦難言,對過渡試驗區充滿期盼。
“過渡試驗區改革,首先要理順價格體系。”張萍介紹,省委、省政府反復調研,作出重大決策:讓湘南過渡試驗區享受省級價格管理權限,增強應變能力;對由國家管理價格的重要產品,湘南過渡試驗區實行糧油購銷調撥包干;對某些重要產品,如糧食實行梯度價格,在同廣東接界地區實行銜接價,往內地逐步遞減;梯度價格一頭同沿海銜接,一頭同內地銜接,保持合理的流向。
一系列價格改革措施初見成效,雙向銜接的市場體系也日趨成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構想,湘南過渡試驗區力推省際邊界市場繁榮,做實湘粵贛邊境物資協作區,湘南、粵北和贛南共享廣東對外開放的政策優勢,聯合組織物資進出口。
隨著邊境共同市場的開放,湘南過渡試驗區找準定位搶抓商機,以開放促開發。上世紀90年代后期,時任湖南省副省長龐道沐多次帶隊到廣東考察,明確湘南要充分發揮農產品、礦產品豐富的優勢,當好粵港澳的“后花園”。
湘粵兩省加強對接,支持過渡試驗區先行先試架橋梁,把湘南打造成為廣東沿海的農產品和原材料基地,帶動省內的糧食、生豬、烤煙、苧麻、水產品、有色金屬和建材等源源不斷進入粵港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湘南開放開發,從資金、項目、平臺建設等方面大力支持,湘南對接廣東加快發展,改革開放的浪潮從沿海到內地,澎湃三湘大地。
3 “承接”與“崛起”,湘南成為開放開發的熱土
2000年,在東莞毛織企業打工多年的藍山農民黃樹新,用打工賺到的10多萬元錢購置了50臺毛織機,回藍山開辦了全縣第一家承接來料加工的毛織廠。
這是21世紀初湘南承接產業轉移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
浪潮很快洶涌而至,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漸成氣候。作為湖南的“南大門”,湘南三市再次站在時代潮頭。
“聽潮”還是“弄潮”?產業轉移的黃金期不容錯失。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及時出臺了《關于支持郴州市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先試的若干政策措施》。
“湘南承接產業轉移有基礎,地域等各方面條件得天獨厚。”省商務廳副廳長羅雙鋒說,2010年陜西、河南等地都在醞釀申報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但被湖南搶得先機,申報湘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再一次抓住了重大發展機遇。2011年10月6日,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正式獲批,成為第四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湖南相繼出臺《關于推進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為湘南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和保障。
一份份招商引資文件陸續出臺,一支支招商引資隊伍被派往沿海,一個個承接產業轉移的繡球拋向戰略投資者,湘南成為開放開發的熱土。
衡陽白沙洲工業園,標準廠房矗立,富士康、歐姆龍、中興通訊等大型企業“拎包入住”,“標準廠房”這一重要經驗,正是從湘南走向全省;
郴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跨境一鎖”快速通關系統自動驗放粵港兩地牌直通車;
永州市“藍寧道新江”加工貿易走廊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制鞋、毛紡基地,世界四大著名運動品牌已全部匯聚于此……
目前,湘南示范區已建成省級以上園區37個,占全省園區的26%,其中國家級高新區、綜合保稅區4個,建設了一大批鐵路口岸、公路口岸、保稅倉和監管倉,建成并運營了五定班列、鐵海聯運、國際快件中心。
湘南招商引資凸顯“洼地效應”。富士康、歐姆龍、臺達電子、香港達福鑫、中國五礦、正威集團、萬達、紅星美凱龍、華為……大批帶動力強的項目紛紛來此落地。2011年以來,湘南三市先后啟動6批重大項目建設,項目累計507個,總投資額3957.6億元,示范區已形成有色金屬精深加工、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農產品加工、輕紡制鞋等百億級產業集群。
今年6月11日,李克強總理來到衡陽白沙洲工業園考察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情況時寄語:衡陽有“雁城”之稱,希望衡陽以及整個湖南當好承接產業轉移的“領頭雁”。
從“近海聽潮”到“破浪弄潮”,湘南承接產業轉移風潮涌動,在改革開放中強勢崛起。
相關鏈接
湘南地區改革發展大事記
1988年4月2日
省政府向國務院報送了《關于加速湖南開放開發的請示》,明確提出:“將郴州、零陵地區和衡陽市作為由沿海向內地改革開放的過渡試驗區,實行一些過渡政策和靈活措施。”
1988年5月11日
湘南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獲國務院同意批復。
2009年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郴州市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先試的若干政策措施》。
2011年10月6日
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正式獲批,成為第四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2012年2月
全省擴大開放暨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推進大會在郴州召開,提出湘南示范區要發揮示范作用,率先走出一條承接產業轉移新路子。
2015年9月
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18條新政”力推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衡水市委宣傳部授予張鐵兵“衡水楷模·時代新人”稱號
我市啟動“憲法進校園”暨“青春與法治同行”系列宣傳活動
2018.08.01中心城區和縣區部分農貿市場及超市農副產品“曬價格”監測信息
[理上網來]楊丹輝:把握新時代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點
【工會】城中區總工會舉行工資集體協商現場觀摩會
改革開放40年|1988年湖南“南大門”湘南開門
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五督導組進駐唐山市公告
我市愛心物資密集涌向黔西南醫療系統
團市委與丹東藍天救援隊傳授應急救援知識與急救技巧
“百家企業安全行”工作組走進三亞6家企業檢查
漢源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辛順才到皇木鎮、永利彝族鄉開展春節慰問活動
曲周縣來大名觀摩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
杭州市衛生計生委2018年第一季度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答復概況
【2017】58號:公共服務電話無人接聽
廣東省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揭陽市環境信訪件調查處理情況公示表(9月27日)
中冶華天發布12項最新科技成果
長春站國慶假期預計運送旅客104萬人
筑城過“侗年”歌頌新時代
深入開展考評工作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寧波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