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齋堂鎮的牛戰村和白虎頭村都是位于深山區的低收入村。這兩年,村里借助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依托果樹、玫瑰等產業資源,讓村民腰包慢慢鼓了起來。4月24日,記者在兩村采訪時了解到,隨著扶持產業、促進就業等幫扶措施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戶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了11160元的低收入戶標準線,成功“脫低”。
還剩6戶需重點幫扶
牛戰村是個只有103戶人家的小山村。村黨支部書記劉維和說,2017年,在鎮里支持下,通過一年的努力,24戶低收入家庭實現脫低,現在還剩6戶,需要重點幫扶。“這6戶家庭要么是不具備勞動能力,要么就是有大病,確實生活比較困難。”
劉維山和劉巨云夫婦是這6個低收入戶之一。聽到有記者來采訪,77歲的劉巨云扶著柜子慢慢站起身來。劉巨云家的兩間北房集臥室和廚房于一體,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她手下扶著的躺柜是老伴兒劉維山奶奶的陪嫁,有小200歲了。
據劉巨云介紹,老伴兒劉維山今年80歲,因為腿腳還硬朗,村里安排打掃衛生,每月可以得到240元補貼。再加上一個月525元老年人補助,和一年5000多元的林權費,就是老兩口的全部收入。日子本來就不寬裕,劉巨云又患有嚴重的類風濕病,渾身疼痛,一年藥費還要5000多元。四個女兒都已出嫁,家庭也不富裕,逢年過節給老兩口送來幾百塊只是聊表孝心,也無力幫助父母太多。
村支書劉維和表示,像劉維山家這種情況比較特殊,這么大年紀,本不應該再安排工作,只是老人身子骨還硬朗,讓他負責150米的街道衛生,也算是村里的一種補貼。
白虎頭村有望全“脫低”
白虎頭村距離牛戰村大約2公里,只有94戶人家。村黨支部書記宋福強介紹,2017年全村實現脫低23戶46人,剩下10幾戶有望今年全部“脫低”。
今年74歲的曹玉棟老人一人獨居,村里安排他負責一些衛生清潔和河道管理工作,再加上林權補助費,一年收入將突破12000元,基本可以實現“脫低”。
而69歲的宋民營則有望在“脫低”的基礎上,收入更上一層樓。他家有七八畝山地,全部種植的棗樹。白虎頭村的金絲小棗是有名的特產,脆甜爽口。宋民營說,趕上年景好,一棵大樹能產幾十斤,小樹也能結出幾斤,七八畝地能收獲幾千斤棗。“頭些年孩子上學,就是靠這些棗樹供應的。”
宋民營告訴記者,為了增加收入,今年他新引進了200多棵新的品種。本村原有品種棗樹含糖量高,口感不錯,但也容易開裂,品相不好,賣不出好價錢,而新引進的品種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只是這些棗樹要到盛果期還要等待三五年,不過,老宋已經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依托花果產業促進增收
劉維和介紹,村里借助區農委相關產業政策的契機,利用梨樹洼、柏樹洼閑置土地及撂荒地300畝,發展玫瑰產業,建立了牛戰村玫瑰基地,已初見成效。通過與小型玫瑰加工企業聯系,制作玫瑰醬進行訂單銷售,增加玫瑰花附加值;聯系相關專家和企業,探索發展玫瑰花茶制作與銷售,逐步培育玫瑰產業,擴大玫瑰規模,為村集體增加經濟效益。
劉維和透露,今年還將再建80畝玫瑰園,蜜蜂養殖也會啟動。另外,還有100畝的矮化蘋果樹已經種植完畢。未來將依靠玫瑰、果樹和養蜂產業,逐步提高村民收益。因為村民都是通過土地入股,將來都能得到分紅。此外,牛戰村還積極與相關企業洽談民宿開發項目,將充分利用村內閑置住宅資源,目前已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白虎頭村黨支部書記宋福強介紹,村里將主要通過實施幫扶項目,鞏固金絲小棗為核心的基礎產業,加強小棗種植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小棗種植初期管護撫育,擴大種植規模由原有550畝發展到目前的850畝,逐步發展千畝棗園基地,形成規模效益。同時利用林下空間和周邊荒山荒地發展林下經濟,在260畝林下種植藥材,不僅行情遠遠高于糧食作物,還可形成景觀效益,吸引游客到村觀光休閑旅游。
千軍萬馬協同作戰 ——五論貫徹落實全市決戰工業八千億暨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總結部署大會精神
青島首個!市南如意小區裝上電梯 80戶老樓居民享便利
上栗開展花炮原材料安全整治
高蘇娟代表建議——支持民營醫院健康持續發展
錦鯤杯2018中國體育舞蹈公開系列賽上海站落幕 閻棒棒攜新舞伴首秀就奪冠
北京門頭溝低收入村多項舉措幫扶農戶"脫低"
長春汽開工商分局開展“送法下鄉”活動
青年教授百余論文憑空消失 碩士博士學位論文都刪除
東南臨深片區"二標四實"基礎信息采集工作宣講會在清溪舉行
咸寧市政府常務會議要求整治扶貧領域突出問題
即將正式開通的汕湛高速茂湛段成為粵西經濟助推之路
CSV德國牧羊犬山東地方展在山東牧院舉行
大地之子黃大年(十八)
2018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出爐 再度以穿越為主題
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委會開展社區普法志愿服務
荊州市教育體育局關于暑期學生安全致家長的公開信
上城區建設用地項目劃撥供地批前公示
樂山市財政局關于中職免學費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2017年結算及2018年預撥預算分配下達情況的公告
開封市召開失獨家庭扶助關懷工作聯席會議幫助失獨家庭走出困境
錯峰繞道走 元旦出門“少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