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旭偉
他們的舞蹈動作不協調、不同步,咬字發音和普通孩子相比也有細微的差別,他們在舞臺上的站位還需要老師、家長幫助,但表演卻贏得觀眾最熱烈的掌聲,很多人甚至流下了眼淚。他們是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的孩子們,1月10日上午,這些孩子在麗都國際酒店為老師、家長和關心他們的叔叔阿姨奉獻了一場讓人動容,甚至流淚的“新春匯報演出”。
幫助孩子們逾越“高山”
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包括早教部和啟聰部,早教部負責人之一李楠告訴記者,早教部的90多個孩子都是自閉癥和智力發育遲緩兒童,年齡在3至8歲,這些孩子剛來時平衡性差,無法進行動作大的運動,走路都走不利索,做不了用勺子吃飯這些精細動作,還有的孩子剛來時無語言或者只會說單個字。啟聰部接收的是0至6歲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剛來的時候都是零語言,但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很多孩子能夠上普通的幼兒園和小學,“最好的都已經上大學、工作了。”啟聰部負責人之一李昕欣慰地說,但她也告訴記者,由于發育器官、學習能力、助聽效果存在差異,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學會正常交流。
走路、說話、吃飯……這些其他孩子自然習得的東西對康復中心的孩子來說卻如同一座座要逾越的高山,康復中心的老師們在家長的配合下,幫助孩子們征服這一個個障礙。語言訓練、感統訓練、社交訓練、聽覺訓練、言語訓練……老師們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訓練,孩子們的每一個動作,發出的每一個音節,凝結著老師們無數的心血,寄托了家長們無限的希望。
不完美卻足夠精彩的表演
不到9點,孩子們已經化好了妝,穿上了漂亮的演出服,家長們看起來比孩子還興奮,早就拿出手機,調到了拍照和錄像模式,等待拍下寶貝們的精彩瞬間。
音樂聲響起,早教部的孩子們穿著裙子、戴著花環,在老師的帶領下走上舞臺,隨著音樂擺動身體做動作,孩子們的動作并不整齊,轉圈的方向也不一致,還有一個寶貝上臺后就蹲在了舞臺上,臺下指揮的老師哄了好一會兒,小家伙才高興起來,揮舞著手臂加入到小伙伴中。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三個啟聰部的孩子走上舞臺,背誦的只是簡單的兒歌、唐詩,觀眾們在臺下卻高舉雙手,向孩子們豎起大拇指。聽力正常的三四歲孩子背兒歌、唐詩并不難,但對于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卻要一遍遍地重復、糾正。三個孩子咬字清楚,語調準確,雖然聽起來和普通人說話有細微差別,卻無礙他們的表達和人們的理解。
來自家長的深深謝意
早教部孩子們表演了兒童劇《小壁虎借尾巴》,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上臺站好位置開始表演。雖然只是簡單的動作和語言,孩子們卻演得有聲有色,“男一號”小壁虎的扮演者是6歲的軒軒,他穿著綠色的演出服分別和“小鯉魚”“老黃牛”“小燕子”等角色對戲,一點都不怯場,但就在一年多前剛剛來參加康復訓練時,他還是一個不與人交流的孩子。
“孩子3歲時,我就發現他不太一樣,不會表達,說話不成句,不搭理我們,總是自言自語,說什么我們又聽不懂,后來確診為自閉癥。”軒軒的媽媽李女士說,后來,孩子開始到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參加康復訓練,不到兩年的時間,孩子的認知和語言能力都提高了,能用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回到家還主動和爸爸媽媽說話,“進步特別大,特別感謝康復中心的老師們。”李女士為孩子的變化欣慰不已。
期待著你的擁抱,寶貝
其實,不止是康復中心的老師們,不止是市殘聯的工作人員,還有陪他們一起做游戲的秦皇島邊防檢查站的叔叔,有帶他們騎馬的英皇國際馬術俱樂部的叔叔阿姨,有教他們跳舞、彈琴的彩虹星空公益藝術療育機構的叔叔阿姨,還有中國獅子會秦皇島服務隊、紅杉樹教育集團、70愛跑團的叔叔阿姨們……眾多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都在關心著康復中心的孩子們。
“期待著你的回來,我的小寶貝,期待著你的擁抱,我的小寶貝……”就像康復中心的老師們演唱的《小寶貝》歌詞中寫的那樣,即使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卻是爸爸媽媽、老師和愛心人士最疼惜的寶貝,期待著有一天,他們也能用愛去擁抱他人,擁抱社會。
裝機員教你使用DiskGenius將GUID分區轉換MBR分區表格式教程
“河小青”水利知識進校園青年志愿者培訓班舉辦
三亞市2018脫貧攻堅“送文化下鄉”活動啟動
新華路施工4條公交線路臨調
國家獎勵名單 沈陽榜上有名
特殊演出背后的付出
昆明市190余名離退休老干部到經開區參觀考察
市審計局春節前夕走訪慰問幫扶村困難群眾
2018年上半年貴州省信息通信業增速快
靖江多舉措加快建設扶持烘干中心項目破解秋糧收購最大瓶頸
老人去三亞“貓冬” 想托運寵物記住這“四步”松獅犬、波斯貓等因對溫度敏感,部分航空公司限運
在漢央企承建的肯尼亞內馬鐵路開始鋪軌
三度文化藝術空間開業 打造一流創意休閑文化空間
市旅發委對碧峰峽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開展督導檢查
湄潭:開微信賭場11人被判刑 主犯賭資均超700萬元
漣源開展食品安全檢查行動 確保“兩節”食品安全
安吉:精準服務為工業經濟保駕護航
戴家湖煤灰山變公園環境變好了 搬走的老街坊回來了
湘潭日報評論員:踐行“四責四諾” 落實“五聯五問” 奮力開啟湘潭基本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峨眉武術的前世今生》亮相北京國際書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