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春耕以來,鎮賚縣繼續圍繞打造吉林省水稻第一大縣、乳業第一大縣、水產第一大縣、食用油第一大縣“四個大縣”的目標,采取五項措施,全力做好備春耕生產工作。
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該縣實施“一減三改三增”戰略,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一減”,即減少玉米種植面積;“三改三增”,即旱改水、糧改油、糧改經,增加水稻面積、增加油料作物面積、增加特色經濟作物面積。今年,全縣農作物計劃播種面積30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273萬畝,利用引嫩入白資源優勢進行旱改水10萬畝,水稻面積發展到145萬畝,玉米面積96萬畝,雜糧雜豆面積32萬畝;經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20萬畝;飼料作物計劃播種面積7萬畝。
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和棚膜經濟。自去年入冬以來,鎮賚縣農業部門組織人員深入村屯開展庭院經濟技術培訓。目前,已培訓105個村,舉辦培訓班300場次,培訓人員1.8萬人次,農民的科技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今年,庭院經濟和棚膜經濟將實現全縣141個行政村所有農戶全覆蓋,其中30%的村實現“一村一品”,庭院經濟全部實現訂單生產。同時,該縣通過廣泛籌措資金、培植過硬的發展典型、建立高效的服務體系等措施,進一步促進棚膜經濟發展。
推廣使用新技術節能增收。據縣農業技術開發指導中心副主任李宏程介紹,今年,該縣水稻種植將引入“振搗提漿”技術,即在耕地上提取2-3厘米的漿層后進行插秧,取代傳統的泡田、整地和攪漿作業,實現水稻的“旱作”。“振搗提漿”技術也解決了部分地塊坡度大、缺水嚴重無法進行泡田和攪漿作業的難題,應用此技術種植水稻較傳統種植模式每畝節水40%。此外,由于作業環節的減少,使每畝作業費降低25元左右。
突出抓好資金保障和農資供應。該縣積極協調銀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優先為農民安排農業貸款,并動員農民通過自籌和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等方式,確保春耕生產資金落實到位。同時,要求各相關部門認真履職,確保農用物資供應充足,加大對農用物資的監管力度,杜絕假劣種子、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流入市場。農業部門主動將服務延伸到村屯和農戶家中,加大施肥、用藥、抗旱等方面的指導力度。
嚴格落實精準幫扶計劃。加大宣傳力度,把農業生產方面的技術,編成通俗易懂的小冊子,發到基層干部和農戶手中,讓大家對種養殖技術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認可。加大培訓力度,面對面幫助農民算好投入產出賬、經濟效益賬,激發他們生產熱情,并做好相關的配套服務工作。(王凱)
王立彤在磁縣督導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群眾舉報問題整改情況時強調 思想認識再提升工作標準再提高問題整改要到位
傷者搭乘的“黑車”被查處 執法人員把他送上正規班車
三亞警方圓滿完成央視春晚海南三亞分會場安保任務
聊城征集“市民文明公約” 十多天收到200余份應征作品
嶺東區總工會參加雙鴨山市第五屆“工會杯” 乒乓球大賽報道
鎮賚縣五措并舉備春耕
淮安市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工程末端拼圖近期將開工建設
煙臺今天最高氣溫7℃ 夜間將迎雨雪天氣氣溫下降
春節期間 蘇州部分寺廟道觀實行臨時門票價格
永州市召開全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培訓工作會
76比69?資陽林家戰勝南部永生
凌翼詩作獲全國“烏金獎”
市委書記惠建林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 聚焦生態文明和科技創新 更加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山西省第十八屆蒲公英青少年藝術大賽在榆次區文化中心舉行
全市扶貧領域專項巡察業務培訓會要求提升巡察質量實效 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10月底前我市將完成6.2萬戶煤改電改造
德州市今年已排查安全隱患近萬起
光明新區玉塘辦事處舉辦公益招聘會
桐木鎮人大發揮代表職能作用
溫州市區西向供水壓力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