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創新開放形式,為各類群體建專業文化培訓基地;搭建高端舞臺,滿足群眾欣賞、展示才藝的需求;開展簽約服務,打造“尖子”群眾文化隊伍……一年來,長春市群眾藝術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按照新時代新要求,創新精準化、精品化、精英化服務體系,促進群眾文化服務均衡發展。
精準化
創新免費開放模式
日前,在省文化館舉辦的一次攝影展中,作品《橙色》令觀者動容:夜空下,白雪皚皚,馬路上,環衛工人排成一列清理積雪,一個一個映襯于風雪中的橙色背影格外高大。這幅作品出自環衛工人李祥之手,“之前參加過館里專門為我們舉辦的攝影培訓,初步掌握了構圖、曝光等專業知識。”他說,現在,大家在掃雪間歇都會拿出手機,拍拍照,緩解一下疲勞,“沒想到我們的作品還能參加專業影展,讓我們發現了自己新的價值。”
李祥所說的培訓,是省文化館創辦的長春市殘疾人文化藝術培訓基地、經開區市容環衛局工會文化活動基地的常態服務項目。依托這類基地,省文化館引進省社科聯、在長高校教師,為殘疾人、環衛工人等提供精準培訓服務,并在充分了解這些特殊群體需求的基礎上,創新免費開放模式,相繼舉辦攝影展、音樂會等多種活動,提升文化服務效能。
精品化
搭建高端舞臺
前不久,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來到長春,深入社區、校園進行演出,為長春觀眾送上高品質的音樂盛宴。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也帶來了《天鵝湖》《紅色娘子軍》等精彩表演。邀請一流演出團體、打造精品展示舞臺,我市文化公益普惠攀上“以質取勝”的新高峰。
欣賞經典之余,“百姓演員”也能登上精品舞臺,一展所學。“區域聯動”是長春市群眾藝術館提出的概念,長春、沈陽、哈爾濱三市的文化聯盟為廣大群眾提供廣闊的交流演出平臺,共同打造群眾文化高端品牌。在“區域聯動”模式下,各種培訓、采風、巡展等活動不斷上演,在不同領域提升群眾文化服務的專業水準。累計參賽人數5萬余人、涌現百余件新創作品的“長白之聲”合唱節,傳承民族文化、弘揚良好家風的“家風墨寶進萬家”活動,變身文化課堂、傳習非遺的“文化廟會”……一個個響亮的文化品牌扎根群眾,成為文化服務的“高精尖”陣地。
精英化
打造“尖子”團隊
提起群眾文化,有的人會想到廣場上跳舞的大媽、公園里舞劍的老人,其實這只是群眾文化的一個角落。在普通百姓中,也有一些登上央視舞臺,甚至到國外參加交流演出的“尖子”團隊。
上個月剛剛參加完央視《群英匯》欄目錄制的雪絨花女子合唱團,近日正著手準備參加今年的東北亞國際交流演出。“我們打算選一首外國曲目、一首中國風曲目,既讓外國觀眾感受中國樂曲的美妙,同時也可以展示我們團隊的國際視野。”對于國際級別的交流演出,雪絨花女子合唱團并不陌生,團長宋春影介紹,成為市群藝館的駐館藝術團后,團隊得到了更為細致化、專業化的培訓服務,大大提升了團隊的整體水平,也讓群眾團隊走出廣場、公園,走上尖端舞臺。
市群藝館簽約駐館藝術團后,會為其提供排練場地、專業輔導老師、節目創作指導等,通過系統化的提升,打造精品團隊。目前,市群藝館已簽約近十個駐館藝術團。未來,會有更多的長春百姓走上國際舞臺。
不少工地硬件管理存問題 渣土車帶泥上路現象突出
桐鄉奏響“四部曲” 迎“國衛”復查
行駛證錯拿起爭執 電子監控查明真相
拒不整改 高明9間出租屋停水停電
我市與北京郵電大學洽談校地合作 張敬華喬建永出席座談會
群眾文化服務讓更多百姓“出彩”
沈陽見聞是我寶貴的經驗
汝陽舉辦“墨香雅韻”千人書法大賽活動
【回瞰大裂谷】武陵山中的文化傳奇穿越再造避暑經濟新亮點
坪地街道3座高品質垃圾中轉站本周投入使用
民政為民民政愛民 群眾有所呼民政有所應——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敬華訪談錄
北京市將創建14個國家森林城市
4月12日起公交106路區間調整發車時間的公告
濱州市黃河大橋項目正式立項
臺兒莊區組織收看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會議
趙江濤督辦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的環境信訪舉報件
臺州市路橋區引賢回鄉 為少數民?族困難群眾愛心義診
廣州市法制辦黨組書記、主任邢翔同志帶隊赴黃埔區開展政府投資立法調研
婁底給重點火險區鄉鎮林場發放森林防火物資 為基層森林防火注入“動力”
麗陽坑水系堰壩修復工程日前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