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拆除變身停車場
一年,治理藍色屋面32.75萬平方米,治理房亂建104.8萬平方米;
一年,排查出涉及“道亂占”的道路91條、146公里,整治點位1003個,已完成826個;
一年,新增停車位2618個,改建擴建道路35條長45.2公里,整治河道66條長94.6公里,新增綠地28.1萬平方米,新建公廁60個,新配置垃圾桶1.84萬只;
一年,完成架空線梳理651公里,完成入戶線整治1.36萬戶,關閉“低小散”問題企業(作坊)138家;省級衛生鄉鎮比例達到90%,排名全省第二……
剛剛過去的一年,舟山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有646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17.08億元投資。
這一個個數據背后,曾經是舟山不為人知的隱痛;這一個個數據背后,如今承載著舟山人引以為傲的幸福。“禪意景中鎮”普陀山、“三山六韻”秀山、“平倭小鎮”瀝港、“海上河姆渡”馬岙、“圣托里尼”花鳥島……新年伊始,回望東海邊上的這座千島之城:一個個曾經不起眼的海島小鎮,因為一場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正在美麗蝶變、增添活力。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以品質為追求,以幸福為目標,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專項行動為突破口,向“臟亂差”開刀,向“潔序美”轉變。悄然間,海上花園城,美麗踏浪來。
一張藍圖,一個舞臺,海島小城鎮美麗蝶變展“顏值”
藍白相間的主色調營造出了地中海風情……踏上嵊泗花鳥島,有人說,看到了希臘圣托里尼的影子:
站在海灘邊的廣場,白天憑欄看海、夜晚把酒聽潮;走在小青磚和鵝卵石鋪就的小道上,家家戶戶的窗臺上種著鮮花,籬笆錯落有致,轉角就能遇到“愛”;置身島上的“樂齡幸福公社”,老人們曬太陽的曬太陽、健身的健身、聊天的聊天……既是風景,更是風情。
時光倒流,曾經,有誰會想到,這個昔日沒落、連個年輕人都看不到的小漁村,時隔幾年,再見,滿眼是驚艷!
花鳥島的再生,是舟山正在全面打響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中涌現出來的一位“代言人”。立足海島實際,挖掘地域文化,舟山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啟動后,規劃引領、干有方向,清單管理、掛圖作戰,東南西北中,海島小城鎮,顏值一個比一個高——
白墻黑瓦,小橋流水,涼亭竹園……走在定海干石覽的東方河畔,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處處是景、步步皆畫;
古井邊,一座“漢唐”風韻、“徽派”格局的墻體景觀立于其旁,墻上的竹簡述說著這座小城的由來……置身定海白泉萬金湖河旁的古井邊,白泉的文化記憶在人們洗洗漱漱的歡聲笑語中蘇醒;
煙灰色、磚紅色墻面帶著年華質感,迎面撲來的是濃濃的“民國風”……漫步馬岙樓門街,這條長500多米的街道,正在還原馬岙舊時“耕讀漁鹽商”的特色;
整灘、納潮、制鹵、結晶……岱西鎮桃樹灣休閑文化長廊的曬鹽工藝圖,喚醒的不僅是當地鹽民們的記憶,新顏值喚來的還有四方游客;
白墻黑瓦木門木窗,伴隨著海天佛國的晨鐘暮鼓,禪味不禁意間就流淌其中……走在普陀山香華街上,“禪意景中鎮”名副其實;
……
一步一景,移步換景;因地制宜,百花齊放。翻開厚厚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文本,堅持“一鎮一特色”原則,做到“有項目必規劃、無設計不動工”,注重傳統特色風貌的保持和延續,全市34個整治鄉鎮富有個性魅力的規劃正從紙上走向現實。
在第一財經聯合80余家媒體主辦的“2017中國最美村鎮評選活動”上傳來消息:普陀區展茅街道干施岙村獲得2017中國最美村鎮宜居獎,定海區干石覽鎮新建社區獲得2017中國最美村鎮50強。另有10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在全省獲獎。
規劃是引領,行動是關鍵。向“臟亂差”宣戰,打贏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舟山各個小城鎮以問題為導向,堅持項目清單制,展開了衛生鄉鎮創建、“道亂占”“車亂開”“線亂拉”及“低小散”治理攻堅戰,一年時間,捷報頻頻。
山水無言,數據會說話;驀然回首,舊貌換新顏。隨著一個個海島小城鎮美麗蝶變,從盆景到風景,置身海上花園城,驚喜總能不期而遇。
一個引擎,一種產業,海島小城鎮融合發展綻放美麗
沿街,黑瓦、白墻、青磚的明清建筑分立街道兩旁,抗倭名將雕塑、大炮等元素再現抗倭歷史,店面房的招牌以木為底,整條街一改以往風格,呈現古色古香的古街韻味……
新年伊始,走進金塘瀝港,發現昔日那個擁擠、臟亂的小鎮,如今已舊貌換新顏。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不僅注重“面子”,更要兼顧“里子”,通過整治這一“引擎”,奏響“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協奏曲,打造了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城鎮,在提升小城鎮顏值的同時,促其產業轉型、居民增收。
黃昏時分,落日的余暉,撒在五彩的邊礁岙。面朝大海、依山而筑的民居呈現出紅黃等暖色調,那分明是一幅醉人的油畫。
黃平安夫妻坐在自己民宿里,聊起“再回家”的故事,感覺仍像一場夢。
邊礁岙位于泗礁島的東部,村民長期以來都以捕撈為生。前些年,隨著海洋漁業資源的急劇衰退,許多漁民賣掉漁船,進城置房創業,邊礁岙逐漸成了“老人村”。
立面改造、環境整治,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激活了邊礁岙,沒落的漁村搖身一變,不僅成為游客追逐的色彩村,原先走出去的村里人也紛紛回家創業。
走進秀山鄉,沿著蘭欣路漫步,面貌一新的入城口、沿路精心設計的新民居,令人眼前一亮;秀山東南西北中,均構建起了不同主題的城鎮客廳,設置了景觀小品,讓秀美之鄉更具韻味。堅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與當地旅游產業相融合,經過一年的打造,越來越美的秀山,不僅游客量大增,還首次推出了工業游,當地民宿經濟也日益火爆。
產業聚合、功能整合、品質提升,舟山借助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這一“引擎”,立足當地特色,講好小城故事,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實踐之一。
走進“魷魚之鄉”普陀展茅,曾經讓展茅人驕傲的魷魚市場,正在告別“臟亂差”,迎來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小環境綜合整治,倒逼低小散企業轉型。展茅痛下決心,總投資1.5億元,對魷魚市場區塊進行提升改造,期待魷魚產業再迎輝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綠色的生產力來審視,舟山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柳暗花明,美麗經濟相繼綻放。
一抹風情,一種自信,海島小城鎮共治共享注重長效
去年5月5日,定海區馬岙街道的會議室里,一場關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建言獻策會正在舉行,10位民間監督員暢所欲言,有“炮轟”政府工作人員與施人工員溝通不暢的,也有為整治好的項目點贊叫好的。
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引入民間監督員,這是舟山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大特色亮點。
要“治”更要“制”。為打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舟山各鄉鎮在“比學趕超”中探索前行,一項項帶有地方特色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不僅讓舟山多了一抹風情,也催生了舟山人的一種自信——
規劃引領,舟山建立了“駐鎮規劃師”制度。通過招聘、兼職、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全市34個小城鎮聘任“駐鎮規劃師”實現全覆蓋,在小城鎮整治中全程跟蹤,提供保姆式服務。
源頭管控,舟山建立全新的社會治理模式。通過執法力量下沉、建立街(路)長制、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全市目前已有250位綜合執法人員下沉到小城鎮一線執法,擁有239名街(路)長,實現了“人員+電子眼”實時監管模式。
保潔長效,舟山探索建立了政府購買服務的環境衛生保潔新模式。通過“機械+人工”的清掃模式代替傳統人工作業,掃出的不僅是效率,更是干凈與美麗。
源頭治理,舟山探索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通過“垃圾兌換超市”引導市民實施垃圾分類,采用“積分管理”引導市民守法守信,一股股文明清泉潤物細無聲。
共建共享,時下的舟山,環境綜合整治已成為百姓口中的熱詞,治理、維護已經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
破是為了更好地立,拆是為了更好地建。一年實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答案,已豁然清晰。
黨員干部齊行動 破冰除雪暖人心
冷水江市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
科普愛鳥知識守護綠水青山 海口“愛鳥周”活動啟動
合川:本地絲瓜大量上市
青原區值夏鎮: 評選出8戶“黨員示范經營戶”
海上花園城 美麗踏浪來——我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紀事
軍地合力軍民同心共譜雙擁工作新篇章王兆力孫喆等“八一”前走訪慰問駐哈部隊官兵
手機新品發布扎堆各品牌打響價格戰 購機趁現在
南京市扎實推進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市愛衛專家組到吳川指導衛生創建工作
國網邵陽供電公司:多舉措迎戰高溫保供電
海口公交車車載 電子抓拍設備啟用
樅陽籍藥理學專家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名單
臺州隊扎實推進投資領域小微企業調查交接工作
黃山市將建環境資源巡回審判網絡
市農委召開市政協重點提案督導工作會
涪城西河路社區開展“體驗環衛之旅”主題活動
我市入選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名單
錦州市事業單位面向退役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的公告
地都鎮埔尾社區回鄉過年群眾表示和家人團聚最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