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做大做強,離不開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這兩大支柱,以工匠精神保證質量、效用和信譽,以企業家精神經營壯大形成產業。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增強企業家信心,讓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浪潮中盡顯身手。”
“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今年,“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再次雙雙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振興實體經濟的背景下,如何弘揚“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如何同頻共振?連日來,出席全國兩會的天津代表委員們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工匠精神:每天在自己崗位上有點滴進步
“我認為,產業轉型升級包含技術研發的升級、產品設備的更新等,但關鍵是人的轉型升級,再往深里說是每一位操作工人的轉型升級。”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加工部主任電氣師李剛是兩屆全國勞動模范,2012年在公司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由他領銜完成的反扣螺紋擰接工藝等15項重點技術攻關課題,創效近億元。
“新時代是奮斗的時代。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產業工人,首先要對新技術感興趣,把精力投入到熟練掌握技能上來,多花心思搞革新,每天在自己崗位上有點滴進步。”在實際工作中,李剛特別關注班組職工的技能技術培訓,總結了50萬字的故障指導,手把手地“傳幫帶”,帶出了上百名徒弟,很多成為國內鋼管領域的技術尖子。“比如含硫化氫有毒強腐蝕性氣田、非常規天然氣田等自然條件惡劣復雜,對管子的質量要求苛刻。出廠前把住質量關口,還是要靠工人的‘嚴絲合縫’。”李剛說,“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弘揚愛崗敬業的優良傳統,依靠大批懂技術、能夠應用技術的產業工人大軍,推動高質量發展。”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弘揚工匠精神,的確離不開一線職工發力。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第一機床總廠裝配三車間副主任鞏建麗對工匠精神也有著特別的關注與追求,“齒輪加工是有精度和光潔度要求的,我們每一名技師都應當追求極致、精益求精。”
鞏建麗勇于挑戰技術含量高、難度系數大的數控弧齒錐齒輪機床加工操作工作,掌握了多種數控齒輪加工機床的操作和調試技術;她大膽采用齒廓曲率修正等措施,確保了生產機床的刀軸精度;她長期不懈地追求完美,經常呈現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狀態,把“對工匠精神的追求”融入自身血液當中。
對于“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的論述,鞏建麗聯系工作實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我們企業而言,產品雖然在國內領先,但與國外一流產品相比還有差距,在產品操作的便捷性、機床的可靠性方面還有不小提升空間,我們要進一步強化質量過程控制,精益求精,讓我們的產品更有競爭力,為制造業發展盡一份力。”
而全國人大代表、天津立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倉儲科五金雜品管理組組長郭紅靜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則更簡單、直接,“我覺得工匠精神就是要用心”。郭紅靜說,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一份工作,就是“庫管”,“這份工作不難,就是管理好材料和產品,但管理效果可能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用心與不用心結果完全不同。”
用心有多深,效果就有多好。郭紅靜的想法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產業工人的看法,在他們的概念中,工匠精神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精致做”,在平凡的崗位上,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就是“匠人匠心”。
企業家精神:創新是靈魂營商環境是土壤
“新時代沒有大批中國特色優秀民營企業家,就沒有非公經濟的高質高效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孫太利說,民營企業家要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在新時代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表率。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企業家精神的鮮活靈魂。”孫太利說,“政府要制定我國造就中國特色優秀民營企業家的戰略規劃,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家制定新的企業發展規劃,持續推進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
孫太利說,企業要從人力資源管理、獎勵制度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要自覺做踐行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典范,守住法律底線,同時,政府應完善全社會誠信互聯互通體系平臺,形成對企業誠信信息可查詢、可追溯、可懲處機制,不斷完善企業誠信監管體系和黑名單制度,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或個人加大曝光力度及懲罰力度。
“企業家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企業家精神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作為科技研發帶頭人,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強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春陽認為,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家精神形成的土壤,也是發揮企業家作用的保障。
鄭春陽建議,應在全社會培育和形成尊重企業家的良好社會氛圍,從法律上充分肯定企業家的貢獻,建立健全激勵成功企業家的長效機制,積極引導企業家提升創新發展能力,聚焦技術研發,加快產品和服務的升級換代。
“企業的每一次創新,都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工匠精神。我們公司從事新型極端工業酶制劑、分子生物學工具酶、化妝品用生物活性因子、高端生物護膚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為了實驗成功、獲得最好的工藝參數,要不斷地將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一百次、一千次……過程雖枯燥無味,但恰恰是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有一批批新產品不斷涌現,我認為這就是當代工匠精神的內核。”鄭春陽說,為了鼓勵、激勵更多“工匠型”一線人員不斷涌現,應從職級、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從制度上保障工匠精神代代相傳。
“一帶一路”經濟機遇讓成都變車頭
臺州原產地備案企業超5700家 更多“臺州制造”走向世界
華僑城的AB面:靜若處子 動若脫兔 華僑城文化旅游節系列報道(二)
市衛生計生委組織機關干部參觀全市《憲法》《監察法》宣傳展
增值稅新政在我市落地
讓“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同頻共振
市僑辦參觀廣州市堅決全面徹底肅清 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警示展
中國電子(溫州)信息港封頂
蘇州市啟動34個被撤并鎮整治提升工作
華北汽車城首批入駐商戶攬獲行業多項榮譽
馬鞍山公布全市379個固定式交通技術監控設備設置地點
派潭河沿岸違建農家樂清拆完畢
臺商投資區召開2018年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培訓會
強強聯合 蘇州加速氫能產業化、規模化、商業化進程
兩會同期聲:想得更多一點 辦得更實一點
眉山:“百城萬村” 家政扶貧
“今天我當班”——記者體驗寧德法院執行警務組“趕場式”的一天
市食藥監管局開展“以案為鑒”專題研討
李青龍:守護百姓的鐵血警察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市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