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我們這個店就開了整整三年了!”近日,泰和縣西陽山村的村民沙小平自豪地說。三年前,他和妻子段洋鳳在村里開辦了第一家農家樂。
沙小平夫妻倆早年在廣東、福建等地打過工,也開過工廠。隨著小孩年紀越來越大,父母也越來越老。夫妻倆回鄉創業的念頭也越來越強烈。
“現在發展形勢這么好,為什么不回來搞個農家樂呢?”2015年5月3日,從外地回來的沙小平夫婦在和朋友小酌的過程中,朋友的一句話驚醒夢中人。
宜早不宜遲,捋起袖子加油干!經過張羅,“天湖山農家樂”就在他們家的屋子里開張了。
取名“天湖山農家樂”是因為小店在天湖山腳下。天湖山,位于泰和縣水槎鄉,海拔1152米,是泰和縣第二高峰。山上有萬畝草甸、三尖杉林、杜鵑林、高山茶場,山頂有常年不干涸的湖和宗廟,山下的西陽山村畬族文化濃郁,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客。特別是于2013年啟動建設的天湖山風力發電項目成功投入運營以來,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而來。
借力生態游,帶富一方百姓。當地黨委政府精心包裝了泰和縣水槎鄉天湖山旅游風景區開發項目,并啟動了云上之行自駕游等活動,極力推介當地旅游資源。
“政府都處處為我們著想!我們沒有理由背井離鄉!”常年在外闖蕩的沙飛宇慷慨激昂的話語,代表了所有畬族村民們的愿望。侄子的一席話更加堅定了沙小平“捧生態飯碗”的選擇。他說,“我相信家鄉會越來越好。我現在盡可能把服務搞好,爭取吸引更多的客人。”
“過去,我們過著靠山吃山的生活,每年都要砍伐不少竹木去換口糧。”村主任沙宗發激動地說:“如今,旅游慢慢搞得風生水起,不少村民掙錢的路子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借力生態游,沙小平不僅開啟了農家樂掙錢之路,他還積極加入到當地脫貧攻堅的行列當中,每年都投入不少資金收購村民們的沙參、茶油(木梓油)、野生香菇、蜂蜜等山里特產,從中掙點差價,方便了村民又讓天南地北的食客們有機會買到山里的特產。遇上貧困戶的產品,他只不過是當個“二傳手”。今年,他光投入沙參的現金就達5萬多元。
西陽山旅游開發帶來了便利,也帶動了當地村民生活觀念改變。當地人依靠砍伐竹木當柴燒的習慣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49戶畬民都用上了沼氣。自2007年推廣使用沼氣以來,水槎鄉畬族村林業資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森林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
丹江口鹽池河鎮草房溝村一公里“斷頭路”建設方案確定
初心在身邊 孫楊啟蒙教練朱穎——喜歡的事就會這么一直做下去
高縣總工會助力菊花村2018年退出貧困村
旌陽區個私協選聘黨建指導員進駐企業 助推企業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
“絲中之圣”現身石家莊市博物館
端起生態碗 放下啃山刀 ———泰和畬族農民盡享生態紅利
網紅景點別只是“看上去很美”
石門縣磨市鎮中心幼兒園舉行親子游園會
市住建系統24小時值守應對第8號臺風“瑪莉亞”
霾黃色預警解除,今天下午到夜里陰有陣雨或雷雨
崖州區部署脫貧攻堅戰問題整改“大比武”工作
我市組織收看收聽全國全省開展“大棚房”問題專項整治電視電話會議
【脫貧攻堅在行動】以茶為媒借弦譜曲 貴州正安特色產業脫貧致富
日照港服務中西部客戶座談會在山西臨汾召開
全市地方志工作會議召開
淄博火車站南廣場:“一廊、兩軸、五片”
松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8年度市政府系統重點調研課題的通知
育才街道在裕彤社區兒童友好家園開辦家庭教育講座
隨手一拍、一鍵上傳,問題立馬解決
“東風號”再戰沃帆賽 創中國企業遠洋航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