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各類無謂證明和繁瑣手續是推動“放管服”改革走向縱深的重要內容,對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減輕企業負擔、維護群眾利益、改善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為切實解決群眾和企業在辦事、創業過程中存在的“辦證多、辦事難”問題,我市從2015年開始先后三次集中清理各類證明手續,建立了鄉鎮街道社區證明和辦事手續清單,證明手續由320項清理至31項,減少90.3%。要求社區出具證明的單位和部門由原來的45家精簡到了17家,減少62.2%。不僅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務效能和政務服務水平,也讓群眾有了滿滿的獲得感。
聚焦“減什么” 突出問題導向找準軟肋短板
為解決部門推卸責任、轉嫁工作、層層設障的亂象,我市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基礎上,刀刃向內,采取“看基層、找源頭、定規范”的方式,對一些證明和手續事項進行了清理規范。
市編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將全市行政機關、中省直單位和公共企事業單位在群眾辦事過程中要求市民群眾提供的無法律依據、循環證明等不合法、不合理鄉鎮(街道)、村(社區)證明和手續事項全部納入清理規范范圍。對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給付等5類行政審批前置件中涉及的證明事項按照8類證明出具方式逐一統計匯總,做到清理規范工作始終用一把尺子衡量、用一把梳子梳理、用一個標準審核。
為了保證各單位申報的各類證明事項全面準確、不留死角,我市重點抓好與清理規范證明事項先進地市的橫向比對以及市、縣、鄉、村四級的縱向比對,通過橫縱向對比,確保了清理規范證明事項工作合理合法、全面徹底。
聚焦“怎么減” 著力提速增效做好證明“瘦身”
“凡是沒有法律法規和省級以上規章文件依據的證明材料和蓋章環節,一律取消;凡是個人現有的有效證照或批準文書能夠證明相關信息的,一律取消;凡是本部門或本系統發放的證照或批準文書,能通過信息查詢方式獲得的,一律取消;可通過部門間溝通、查詢、數據共享、信息比對、征求意見等獲取信息的,一律取消;凡是申請人能夠以書面承諾保證相關信息真實性,且不影響第三方權利義務的,一律取消。”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本著“依法依規、便民利民、實事求是、邊清理邊整改”的原則,從產生問題根源入手,對市區所有社區證明事項種類進行了清理和規范,同時建立了周報機制、通報機制、問責機制,保障工作穩妥有序推進。
市編辦還建立了分級負責、逐級審核制度,提升清理質量。各有關部門自行開展清理規范,依法依規明確要求分類證明項目、單位及用途等,在召開專題班子會討論修改后,以黨委、黨組文件上報各級機構編制部門。機構編制部門采取“成員初審、集體會審”的審核模式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審核,編制證明事項清單。審核通過后,將清理規范證明事項一覽表報送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確定保留事項。紀檢監察部門將對隱瞞不報,事后又要求辦事群眾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問責,切實追究責任。
聚焦“減到位” 完善替代辦法方便群眾辦事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無論“放”還是“管”,效果都要體現在為群眾的服務上,服務在群眾最關注的地方,才能真正讓百姓受益。按照今后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和蓋章環節,原則上一律取消的精神,我市取消了138項證明事項,社區百姓辦事更方便、更順暢。
我市以方便群眾為原則,靈活工作方式,在出具證明手續上不搞簡單的“一刀切”,對在我市以外的地區或省級以上部門辦事過程中確實要求市民群眾提供的證明手續,要求鄉鎮(街道)、村(社區)要本著方便群眾和酌情合理的原則予以出具,并要求相關市直行政機關、中省直單位和水、電、氣等公共企事業單位規范證明文本樣式,應由市、縣(市、區)部門提供的證明,一律不得要求鄉鎮(街道)、村(社區)出具。
我市探索引用“個人承諾制”替代繁瑣證明,在明確告知申請人法律責任前提下,采取申請人聲明及承諾方式保證相關信息真實性,以此替代相關證明,在不影響第三方權利義務的情況下,不再要求鄉鎮(街道)、村(社區)或其他部門、單位出具證明。對隱瞞和虛假承諾的申請人,在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采用失信聯合懲戒等措施進行懲處。
為從根本上徹底鏟除“奇葩證明”“循環證明”,我市建立了市本級、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開公示、長效反饋、定期通報、責任倒追等監管機制。一方面要求各行權單位不得再要求鄉鎮(街道)、村(社區)出具未納入清單的證明,如設立依據廢止修改,或是實際工作不再需要,要求出具部門要及時進行調整。另一方面要求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對證明手續出具臺賬詳細列明出具情況,實行專人負責,定期匯總上報,如發現某些部門仍要求鄉鎮街道社區出具保留清單范圍以外的證明手續的,由紀檢監察部門對其進行督辦問責。
重慶市2017年東西部對口培訓工作成效顯著
湖州君越投資公司來鄠邑區考察花田小鎮項目
我市三項舉措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靈山:舉辦文藝晚會 普及禁毒知識
原創輕喜劇《孟母說》廣州首演 講述不一樣的現代版孟母故事
我市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 三次清理證明手續從320項減到31項
中蜂養殖助脫貧
合肥發布政務微博矩陣正式上線
開創“華派” 將武戲引進揚劇 邵伯計劃籌建華素琴藝術館
白山路街道碧海社區舉辦千人乘涼晚會
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即將開工,桂林-湛江車程縮短至5個小時以內
長沙計劃到2020年全市100%教師和初中階段以上學生將開通“網絡學習空間”并實現常態化深度應用
紹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關于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創客工廠實訓室、數控模擬仿真及數控CAD/CAM實訓室、現代教學技術中心、發動機考證實訓臺及維修設備采購項目的更正公告
三水部署水環境與大氣環境治理工作
南昌市疾控中心:入秋早晚溫差大流感要預防
汕頭市潮南區財政局農村財務審計中介服務機構備選庫招標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河北省殘運會石家莊市代表團舉行誓師大會
劉中漢主持召開全市大安全工作緊急調度會
南京今年新改擴建一批學校 推進河西南部高中等工程
晉東公司舉辦創建80周年晚會對獲得省部級以上榮譽的建設者頒發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