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時叫“媽媽的媽媽”是“外婆”還是“姥姥”呢?這兩天,因為“外婆”和“姥姥”這個最日常的稱謂,網友又掐上架了。
事情的起因是,前天,微博網友“鋼筆様子”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為什么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有網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針對這一問題的答復,上海市教委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匯,而“外婆”、“外公”屬于方言。
這讓南方喊“外婆”的網友集體炸了!
杭州的“外婆”有沒有改
和上海一樣,杭州也是叫“外婆”的,杭州網友同樣群情激憤。
有人腦補畫面,“想象一下,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現在成了搖到姥姥橋,風土人情味道完全變了好不好?”“以后給孩子講故事,我們就說,今天啊!媽媽給寶寶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狼姥姥的故事》。”有網友甚至稱這是噩夢,是“童年的灰飛煙滅”。
還有人吐槽,小時候唱的《外婆的澎湖灣》,以后是不是也要改唱“姥姥的澎湖灣”了?周杰倫的那首《外婆》,“今天是外婆生日,我換上復古西裝,載著外婆開著拉風的古董車兜兜兜兜風”,看來這下也得改“姥姥”了。
杭州的吃貨網友們則一片哀嚎,“莫非,以后去杭州人的餐飲品牌‘外婆家’吃飯,也要說成去‘姥姥家’了?”對此,“外婆家”的掌門人吳國平回應說:“我們不是‘姥姥家’,我們就是‘外婆家’!”
老余杭把老婆叫“老娘”
這個話題在我們編輯部辦公室同樣很火。開會時,大家七嘴八舌熱議自己對親戚的各種稱謂。比較統一的是,反正北方同事管媽媽的媽媽叫“姥姥”,南方同事一邊倒是“外婆”。但說起姑姑、姑父、嫂子、姨媽、爺爺這些稱謂,不僅浙江各個地區的叫法不同,就連杭州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也居然能分出幾種不同的版本。
比如,爸爸的姐姐和妹妹,普通話是“姑姑”,但辦公室里的杭州人卻分好幾種叫法,有人喊“姨娘”,還有人根據年齡排序叫“大媽媽”或者“小媽媽”。又比如“姑父”,杭州人叫“干爺”,而且發音居然是“干姨”!為什么是干姨?杭州人薛女士說,她也困擾很久了。
方言中親屬稱謂的千奇百怪,還扯出了不少奇葩故事。江南地區古稱“吳越”,自古就有“十里不同音”的說法。老余杭人于女士分享了自己家的一件趣事。在老余杭,有管老婆叫“老娘”的叫法。于女士說,她老公第一次上門到她家的時候,聽到旁邊人問他,“你老娘呢?”他還真的以為人家問的是老母親,老實作答,鬧了笑話。直到今天,她老公還對此事耿耿于懷:“天下竟還有地方是把老婆叫‘老娘’的!”
我不是杭州人,對杭州話里的幾個親屬稱謂也覺得神奇,比如“爺爺”的叫法。最近1歲多的女兒在學說話,爺爺奶奶是杭州人,他們平時和孫女說話有時會用杭州方言。我聽到婆婆教女兒喊爺爺是“嗲嗲”,第一次聽到時還是挺震驚的。因為在我們嵊州老家,“嗲”的發音代表的是爸爸,爺爺的發音同“伢伢”。
而同事錢卓君說了:“作為一個本地土著,你要我用一個詞形容杭州人對親戚的叫法處在哪個程度,我只好說簡(混)單(亂)。”
1234下一頁全文閱讀
廣饒縣召開支持非公有制經濟暨工業發展大會
北京市將啟動第三階段城南行動計劃 打造首都發展新高地
省委檢查考核組向我市反饋檢查考核情況
“國醫大師”唐祖宣傳承工作室在我市落戶
緊急提醒!自稱“騰訊”給你發的這條短信,千萬別點開!
外婆得改姥姥?杭州人的外婆還是外婆
許昌東城區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式掛牌成立
國家考核組考評岳陽市節能工作 唐道明出席
仙海區召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反饋會
邱初開主持召開中共慈利縣第十二屆委員會2018年第9次常委會議
一起糾紛帶出高額售假案
企業帶動脫貧
廣元啟動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授牌首個網絡安全示范社區
張裕醉詩仙遇見胡桃里 新鮮易飲惹人醉
富樂實驗幼兒園開展“故事大王”比賽
“五一”期間南寧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全力為首府南寧平安保駕護航
武夷山:小荷才露尖尖角鳥兒爭相立上頭
區領導走訪調研區法院工作
市住房局:全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工作會議召開
春來耍事多 帶著這張地圖和她開啟浪漫賞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