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小時候常見的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將重回腳下。北京市園林局日前出臺文件,推廣種植100多個優良品種的地被植物,目前已在明城墻遺址公園、東郊森林公園、復興門綠地示范種植,綠期可達11個月以上。這意味著北京綠化思路的重大轉變——從只強調“美觀整齊”的綠化思路,轉變為“營造近自然的森林生態系統”。
(據《北京晨報》)
一段時間以來,為了標新立異,一些城市對鄉土植物痛下殺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來樹種和名貴花木。雖然這些“外來戶”對改善城市環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沒有經過自然馴化,外來樹種往往無法適應本地氣候,不僅存活率低、養護成本高,而且不利于本地小動物棲身繁衍。
以北京為例,上世紀90年代起,北京大量推廣從國外引進的冷季型草坪,這些“外來戶”綠期長、顏色翠,但是耗水量巨大,要想養得好,一年至少得澆20次水,還需勤修剪,費時費力。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鄉土地被植物的離開,野兔、刺猬、松鼠、黃鼠狼等小動物們也逐漸消失,對城市生態多樣性造成了嚴重破壞。由此可見,重視鄉土植物的保護和栽培勢在必行。
鄉土植物具備的優勢顯而易見。與那些“外來戶”相比,鄉土植物經過漫長的自然淘汰與環境選擇,已經對當地的光、熱、水、氣、土壤條件具有很強適應性,具備節水、抗旱、耐陰、耐寒、抗逆性強的特點。因為種植簡單又易于管護,被專家稱為“給點陽光就燦爛”。不僅如此,一個區域分布的眾多鄉土植物之間,也產生了共生共榮、相互依存的關系,對生態平衡至關重要。
推廣栽種本地鄉土植物,是城市綠化的一種進步。小時候常見的薺菜、槍刀菜、泥胡菜、野韭菜、打碗花、米口袋、藿香、黃芪、柴胡、益母草、板藍根、夏枯草等鄉土植物,在消失多年后,又重新回歸城市生活,在點綴城市風景的同時,也喚醒了人們的故土情結和鄉愁情懷,自然獲得廣泛的心理和情感認同。可見,推廣種植鄉土地被植物,既是留住鄉愁的需要,也是城市生態多樣的需要。
鄉土植物應該成為城市綠化標配。城市綠化要堅持生態優先、景觀多樣、因地制宜、科學規范的原則,注重城市生態系統的適應性和多樣性,切莫一味求美求洋,而是應該站在維持生態系統自我更新的角度,發揮鄉土植物對環境適應性、抗逆性和穩定性等優勢,讓鄉土植物當主力、外來植物巧點綴,造林綠化工程就會花小錢出大效果。也唯有如此,才能體現一個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
通山縣大路鄉幫助留守婦女脫貧
東海:全縣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召開
病房里的19歲“小精靈”
興安實現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和殘渣循環利用
截至20時 海口椰海大道山高街路口車多緩行
時評:讓鄉土植物成為城市綠化標配
[花絮]景德鎮志愿者:為火炬傳遞貢獻力量
今天這些小區要停氣請在停氣時段內關閉燃氣閘閥
漫畫家Tango來珠海啦!作品里的這些“腦洞”你懂嗎?
黃梅馬鞍中學召開家長會
巴州區第四中學多舉措扎實開展教育精準扶貧工作
文藝會演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
市住建委開展文明創建系列教育活動
長沙供電公司2018年04月19日發布的計劃檢修停電預告
南海突擊檢查施工工地
市政務服務中心召開3月份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1-9月恩陽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吉州區一傳統企業改造升級煥發新春
省僑聯七屆七次全委會暨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蓉召開
上周萬科翡翠等4個項目獲預售證 預售面積13.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