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昨日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打假維權案例。
一、銷售海鮮調包 監控證據確鑿
2017年7月,消費者投訴稱在雙興綜合批發市場聚鑫海產品商行購買了一箱鮮活海鮮,當晚拆箱發現海鮮已發黏,懷疑海鮮被調包。執法人員調取了事發日市場內監控錄像,錄像清晰顯示商行工作人員調包前的準備、稱重裝袋時瞬間調包及消費者走后將被調包的海鮮重新放回海鮮缸的全過程。市場監督部門對商行經營者罰款5萬元。
二、銷售超標車用燃油 加油站挨罰
2017年3月,市工商局對流通領域的車用燃油進行質量抽檢,發現金普新區某加油站銷售的車用柴油硫含量超過國家標準10倍以上。該局沒收了該加油站的違法所得,并處罰款3.2萬元。
三、保健食品廣告夸大功效被處罰
2017年5月,市工商局廣告監測發現,某商貿有限公司為推銷其經營的萬盛牌康元軟膠囊,在電臺多個頻道發布違法廣告。經查,萬盛牌康元軟膠囊是國家食藥監局批準的保健食品,廣告中含有表示功效的斷言和保證,違反了《廣告法》。該局依法對該公司罰款23萬元。
四、冒牌服裝不能這樣賣
2017年8月,“大嘴猴”注冊商標持有人向市場監督部門舉報,某百貨公司銷售假冒的“大嘴猴”服裝。經查,該假冒服裝是某貿易公司從深圳購進,與百貨公司簽訂短期場地租賃合同。市場監督部門依據《商標法》沒收了侵權假冒服裝,并對貿易公司罰款9萬元。
五、自我“吹噓”夸大其詞也不行
2017年3月,市工商局接到舉報,反映某家政公司在其公司網頁上進行虛假宣傳。虛構了投資人、企業類型和發展成果,屬于利用互聯網進行虛假宣傳。該局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責令該公司立即整改,并罰款10萬元。
六、銷售多種不合格瓷磚 退市返廠又受罰
2017年6月,市工商局對流通領域陶瓷磚商品進行質量抽檢,發現某裝飾建材商行銷售的多種品牌陶瓷磚質量不合格。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依據《產品質量法》責令經營者立即對不合格瓷磚作退市返廠處理,并對其罰款6萬元。
七、利用互聯網發布違法培訓廣告被叫停
2017年6月,市工商局根據舉報,發現某科技文化培訓學校在自設網站發布的圖文廣告中,含有“藝考升學率連年穩居大連榜首”的內容,違反了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對教育培訓效果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性承諾,以及不得利用受益者名義或形象作推薦、證明的規定。該局依據《廣告法》責令該培訓學校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并對其罰款10萬元。
八、不執行網購7日無理由退貨規定哪能行
2017年2月,市場監督部門接到舉報,稱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網絡銷售商品未依照法律規定承擔無理由退貨義務。經查,該公司在互聯網自建網上商城,主要銷售兒童玩具,一直實行自定的“消費者可在簽收3天內無理由退貨”的退貨規則,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市場監督部門責令該公司立即整改,并罰款1萬元。
九、酒店違規收取餐位費違法所得被沒收
2017年8月,市場監管部門接到舉報,反映某酒店對消費者收取不合理費用。經查,該酒店對包間消費的客人每人收取5元包間費。按就餐人數、按位置收取費用屬于變相收取餐位費行為,違反了《遼寧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
十、拒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被強制執行
2016年,金州區金座和平家居電子廣場某眼鏡店因銷售的多款眼鏡架不符合明示的產品標準,被市工商局依據《產品質量法》處以2.9萬元罰款。該眼鏡店對檢驗結果和行政處罰決定未提出異議,但拒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2017年4月,經沙河口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該眼鏡店最終交納罰款本金2.9萬元,并交納因逾期不履行而加處的1倍罰款,合計5.8萬元。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齊齊哈爾龍江扶貧扶志(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海口價格網網站關停及數據遷移的公告
四川89項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 已整改完成14項
柳州銀行杯2018柳州國際網球公開賽召開新聞發布會
2018“福彩助你上大學”公益活動啟動
市工商局公布2017年度十大打假維權案例
長途大巴高速服務區違規載客 記者直擊運管現場“稽查”
東海:我縣推進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創建
新寧縣緊急會商積極應對強降雨
農發行仁壽縣支行12億元支持天府新區眉山片區棚戶區改造
市委十三屆第三十三次常委會(擴大)會議召開
巡 察 公 告
東營市營運車輛二級維護企業公示名錄(第二批)
省住建廳督導組到我市督導檢查民心工程
全市重大項目推進工作第一次周例會召開
廈門地鐵1號線沿線 將建大型地下人防綜合體
“森林防火”不休假!清新區多舉并措做好假期森林防火工作
四川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省委第五巡視組巡視渭南市公告
沙縣東溪(際硋至東山段)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