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海
護學行動是從1984年年底就開始了,葛毅是當年北街交警“護學崗”的第一名民警。葛毅每天早上在附近站高峰,看到學校門前經常出現擁堵和事故,便主動承擔了護送學生過馬路的任務,這一舉動受到了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歡迎。(10月24日《南通日報》)
上下學高峰期,校門口往往要亂成一鍋粥;而今的井然有序,無疑要得益于民警的護學行動。事實上,因接送孩子而造成的校園周邊交通擁堵現象,在各地都普遍存在著,由此催生的各類交通違規行為更成為困擾城市交通管理的棘手問題。每到放學時間,學校門前的馬路就成了停車場,很多接學生放學的車輛全部停在了馬路上。“起初以為是堵車,后來才發現原來那些車根本不動,全停在了那里。”常有市民在開車途經學校大門口的馬路時如是抱怨。
交管部門加大力度疏堵保暢,傳遞出的是一種滿滿的正能量,但是,要緩解這一亂象,仍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的。城市私家車擁有量的日益增加,校園周邊可供停車位的有限,家長對孩子獨自穿行城市道路的不放心,都是造成交通擁堵存在的根源。因此,緩解校園接送交通擁堵,一味靠堵顯然是無濟于事的,縱觀各地已有的經驗,關鍵還在于疏導。
據報載,南京市從2013年11月起在小學全面推廣“彈性放學”,要求小學為接孩子放學有困難的家長提供公益性的“延時服務”。蘇州市部分小學早在2010年就開始嘗試“平安志愿者”,有一批由老師擔當的“平安志愿者”,每天在接送亭、校門口維持放學秩序。嵊州市剡溪小學“家長志愿隊”的上崗,既維護了學校周邊秩序,又緩解了因接送造成的擁堵亂象,無疑是值得借鑒和推廣的。
當然,對于家長接送孩子過程中出現的車輛亂停亂放、隨意占道、闖紅燈等交通違規行為,則需要交警部門的嚴格監管和學校的強調教育,比如可以實行監控抓拍,并將違規圖片在校內外予以曝光,以警醒和震懾來校接送孩子的家長們,合力整治因交通擁堵而催生的各類交通違規行為。
荷蘭格羅寧根省藝術家來我市考察
嘉興今天風大體感較冷 陽光么 等明天吧
聚焦“五微革命” 再掀“靚城風暴”
[交委]市交委黨組書記、主任王翼剛調研龍泉驛區交通運輸工作
東較文化廣場舉行學雷鋒志愿服務大篷車進社區活動
時評:強化疏導緩解校園接送交通擁堵
市人大常委會檢查“七五”普法工作
官莊村為重病村民籌善款
關于清明節安全文明祭掃的通告
【市交通運輸局】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
開封29.45萬名困難群眾均已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困難群眾不再因病致貧返貧
界首彩陶燒制技藝入選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洛陽脫貧攻堅第七次推進會議召開李亞出席會議并講話
產業黨小組引領 解決“插花式”貧困——滎經縣六合鄉水池村脫貧攻堅見聞
市政協召開會議協商清城清新協調發展
16人被困電梯一小時,消防蜀黍15分鐘破門解救
春節洗車忙
海外游子祝福中國:祖國強大我驕傲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助理吳成玲:信心更加堅定 繼續認真做事
云巖區宅吉社區開展節前安全大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