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臺區以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為方向,堅持“建設產業融合先導區、打造城市后花園”目標定位,以發展城郊休閑農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區建成休閑農業園23家,培育省級星級農家樂51家,去年接待游客216萬人次,實現綜合產值6億元。
該區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突出特色、提升檔次”思路,出臺《全區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加快發展現代休閑觀光農業意見》,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有機銜接,統籌財稅、用地、人才等9項政策,對成功創建成陜西省星級農家樂的經營戶,區級財政一次性給予2000至10000元的獎勵,全力支持休閑農業發展;強化試點引路,依托張寨、花果村5000畝“褒河蜜桔”產業基地,建成花果山旅游環線,增添100余處人文景點,培育上百個游客采摘園和標準化“農家樂”,形成了“農業+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娛樂餐飲和互聯網銷售推廣”四種融合發展模式,花果山年接待游客近180萬人次,戶均年收入突破10萬元,被農業部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按照“特色鮮明、條塊發展、點狀結合”思路,區上將休閑農業融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高標準建設示范點,帶動休閑農業向集群分布、集約經營方向轉變。該區以褒河古城建設為重點,發展“農業+休閑觀光”型融合產業,以“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為目標,建成花果山、牡丹園、虹越、偉濤、惠誠等花卉、柑桔、葡萄采摘體驗園,形成“柑桔采摘—生態觀光—休閑農家樂”產業鏈;圍繞十天高速引道、108國道、漢石路沿線,發展油菜花海、花卉苗木觀賞產業,建成英豪田園綜合體、皇塘、毛堰觀景片和中園、嘉旺園休閑農業示范園,形成“花海觀光—花卉經營—餐飲服務”產業鏈;以七里、鋪鎮、徐望東線為重點,打造蔬菜產業基地,布局獼猴桃雜果產業帶,建成薰衣草莊園、雷家院子等休閑農業示范點和漢農、陽輝獼猴桃產業綜合開發示范園,形成了“觀光采摘—農耕文化體驗—農園出租”發展鏈;圍繞北部淺山旅游環線,依托天臺山、啞姑山風景區,推進柑桔、獼猴桃雜果園建設,建成了華都生態園、瑞泰大櫻桃產業園,形成了“農業—特色民宿—自駕露營、戶外運動”發展鏈。
該區強化品牌塑造,狠抓服務質量,提升休閑農業整體水平。區上積極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達標創建,建立農家樂協會,制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制度和行業標準,定期舉辦烹飪技能和服務管理培訓,提升了整個行業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目前,全區共培育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個,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6個、休閑農業示范農莊4個、休閑農家明星村1個。與此同時,強化宣傳推介,指導全區80家休閑農莊、園區、農家樂入駐“漢農閣app”,打造高鐵開通后方便快捷的農旅消費宣傳平臺,每年舉辦柑桔品鑒會、萬人健步走活動,進一步擴大漢臺休閑農業的影響力。(漢中日報)
宣城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現場考核匯報和反饋會召開
特級試飛員侯珉:每次試飛都在“搏命”
初秋葡萄大量上市 食養有講究
半年報觀察:企業賺錢能力變強了 這些新動力作用明顯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抓住機遇,驅動智慧物流發展
漢臺擦亮城郊休閑農業“金字招牌”
【仙居縣】仙居:為醫保資金裝上“安全鎖”
我市近2000人“為愛暴走”關愛自閉癥兒童
醉漢失足落水,好心人聯手救援 4位市民見義勇為受表彰
敬老愛老送關懷 走訪慰問暖人心
青年教授百余論文憑空消失 碩士博士學位論文都刪除
東南臨深片區"二標四實"基礎信息采集工作宣講會在清溪舉行
咸寧市政府常務會議要求整治扶貧領域突出問題
三峽產業引導基金今年首支子基金落地 遠安軍融產業發展基金設立
市知識產權局開展“強化旗幟鮮明講政治意識”專題學習討論
今天凌晨 寶雞的你被大雨吵醒了嗎?
2月份我市人民調解組織共受理社會矛盾糾紛6937件
王牌綜藝打好“素人”這張牌新鮮接地氣
市城管局:百名干部職工參加愛衛月主題活動
陜西省工商聯康養產業商會掛牌儀式在照金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