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認為是上海加快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關鍵一年,上海將全力推進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海底科學觀測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裝置、超短超強激光用戶裝置、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活細胞機構和功能成像平臺、上海光源二期等一大批科學設施,以及李政道研究院、國家人類表型組創新中心、量子創新中心、醫學功能與分子影像中心、國際靈長類腦科學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或將讓上海科研基礎能力再次上一個能級。
那么,上海建設科創中心還要補上哪些短板?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市科技系統黨政負責干部會議上,上海地區科研機構的一群掌門人們有話要說。
需要體制機制的突破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最新公布了一個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的排行榜,并列出了主要研究機構和企業。我發現,名單上幾乎沒有來自上海的研究機構或是大學。”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黨委書記、上??萍即髮W黨委書記朱志遠說,“要成為全球科創中心,上海應該通過新一輪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培育出一批能代表國家、瞄準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的研究機構。”
在朱志遠看來,科創中心建設就如同40年前的改革開放一樣,離不開體制機制上的突破。在改革開放中,深圳借助得天獨厚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突破,最終成為樣板和標志。而全球科創中心建設對上海來說,不亞于一次新的改革。“如果沒有突破,做一些創新的事情是很難的。”朱志遠說,“比如張江實驗室的運行,我非常強調不能在現有體制模式下運行;而是要有創新的做法,使得它能夠在全球舞臺上代表國家的科技水平,能夠著眼于現有存量與未來的發展,要有國家驅動而非科學家個人興趣驅動。”
“我5年前提出克隆猴的時候,沒有一個課題組長愿意參與。最后是1名博士后和1名技術工程師承接了任務。他們非做不可,不做就沒有工作。所以,克隆猴可以說是逼出來的。”不久前因為克隆猴而轟動全球的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直言不諱地說,“究其原因,做克隆猴需要長時間投入,卻沒有辦法保證有成果,也沒有辦法保證能評獎。在現有科研評價體制下,沒有青年課題組長愿意冒這個風險。他們行走科研之路,需要依靠個人取得的杰青等榮譽,需要發表足夠分量的論文。”要走向全球科創中心,需要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研項目持續穩定的科研支持和足夠的自主權,完善現有科研評價體系。
別忘了盤活存量
“科創中心建設是創新資源再一次匯聚或者分配的過程,其中一定有很多增量的東西,但我們一定不要忘記把上海存量的創新資源挖掘出來,使得其中的優質資源能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所長丁奎嶺表示,“在搭建大平臺、部署大項目的同時,花小錢來調動大資源,面向現有的瞄準國際一流的科研機構和高校,以及國家重點實驗室,給予一定的支持,重大科研成果冷不丁就會從哪里冒出來。”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副院長李儒新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探索建立一個國家實驗室的道路是漫長的,中間有很多改革成本和時間成本。要利用已有的科研網絡,加大對現有的實驗室的軟投入,使它們更深融入科創中心之中。這樣一來,圍繞科創中心建設,就能發揮現有優勢科研力量,短期內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科創中心建設要有高峰,也要有高原。”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所長蔣華良說,“以后,國家實驗室可能就是上??苿撝行牡母叻?,而眾多機構和大學就是科創中心的高原。我們不能讓很多好的成果在上海冒出來,卻在其他地方開花結果,最后和科創中心一點關系也沒有。要支持科研院所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
中煤社區大黨委組織開展“法律大講堂進社區”活動
扶貧路上的新話劇
第十四屆中國合唱節閉幕
我省“加強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自信”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舉行
“2018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今晚開幕
科創中心建設關鍵年有何期待
裘東耀余紅藝楊戌標等看望寧波赴京采訪全國兩會新聞工作者
廖克全出席全市“紅盾春雷行動2018”動員部署會
六種人生演繹一種快樂 哈弗H9越野C位出道
全媒體矩陣助力“清馬”
非公企業公積金催建工作加快推進
為躲避電子眼抓拍 他摘掉車牌高速路上“裸奔”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企業投訴中心 關于征集政府失信違諾事項的通告
牛糞養蚯蚓 賓縣北興村脫貧新項目帶村民們致富
寧波春節長假游收獲高滿意度
開拓創新 強化建設 務求實效 聚力開創新時代統戰工作新局面
嘉善縣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萬人進網格 全民共參與”主題行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珠寶)研發基地在羅湖揭牌 高峰論壇同步舉行
宣城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現場考核匯報和反饋會召開
特級試飛員侯珉:每次試飛都在“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