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畢業季,各地搶人才。5月3日微信公號《政在解讀》的推文——《搶年輕人這事上杭州被碾壓?我們和在杭年輕人聊了聊》,引人注目。話題源自一篇網文,說“去年成都36萬落戶人數是杭州的兩倍多,在人才爭奪上,成都正在碾壓杭州”。
事實上那是一個不準確的數據和失誤的判斷。年初《2017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數據公報》正式發布,杭州2017年常住人口達到946.8萬,相比2016年的918.8萬,增長了28萬,已是越來越靠近“千萬大市”。當然,“落戶數”并不等同于“人才數”,其實2017年杭州市人才的凈流入率,位居全國城市第一位。
但各地各城市越來越重視人才、重視人才的吸納引進,則是不爭的事實。年初就有網友報告:一個來自成都的“蓉漂”引才廣告,出現在杭城一個人流密集的地鐵站口!上頭說的是“成都·許你一個美好的未來”……相比于成都的“許愿”,深圳的口號是“深愛人才,圳等你來”,很直白地說,“深圳這座城市,繁花似錦,愛才如命。”武漢則稱“大學生零門檻落戶,購安居房打8折”。有個微信推文直呼:“仿佛一夜之間,很多城市意識到了‘人’的價值!深圳在搶人,南京在搶人,杭州在搶人,武漢在搶人,成都在搶人,長沙在搶人,西安在搶人,合肥在搶人,鄭州在搶人……”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爭奪戰,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剛需。新時代最寶貴的依然是人才,人才始終是核心要素。“不拘一格降人才”,大量人才流入,提升了城市發展的軟硬實力。
人才競爭,說到底是制度環境、人才生態的競爭,這個可不是虛的,而是實的。而城市間開展人才競爭,出臺各種優惠政策,一定是對人才有利。
浙江是沿海地區,是發達地區,是高開放度地區;浙江在全國屬于收入高地,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了2018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浙江人均收入14205元,排在全國第三。杭州則是向來重視建設人才高地,今年開始將9月5日永久設立為“杭州國際日”,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以此整合國際化資源,助力國際化人才的引進,促進城市國際化建設;而在安居方面,杭州今年又放了個大招:至2021年,將開工建設5萬套人才專項租賃住房。杭州的人才高地——高新區(濱江),則是一片干事業的沃土,這里飽嘗“人才強區”之勝果,他們馬上要在5月5日舉辦首屆“5050人才節”;這“5050計劃”,說的是在5年內引進海外高層次留學創業人才50名、年技工貿總收入超千萬元的留學人員企業累計達到50家……
“人才為王”,要讓人才實現自身價值,要使人才成為核心競爭力,就需要建設人才生態最優區,就需要在平臺打造、政策供給、制度建設、機制保障和服務優化等方面改革創新。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874年,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報刊政論家王韜,就在《循環日報》上發表著名的評論《變法》,為變革吶喊。他提出了系列變革之道,而列為第一位的,則是“取士之法宜變也”,直言“特彼知人才之眾,而不知所以養其人才以為我用”;“取士之法不變,則人才終不出”。如今我們在人才競爭、人才引進、人才使用方面,更需要變革的思維,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意識,實干的勁頭。
成都中考政策發布 四七九指標到校新覆蓋6區
濱州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暨科技金融工作會議召開
陽泉游泳健兒全部成功橫渡長江
順應高質量發展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全市政法系統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業務培訓會舉行
城市的人才競爭
慶“五一”板橋銀花淮海藝術團為臺南社區居民送演出
金口河:省民宗委到我區調研民族地區長治久安工作
港澳臺民眾今起可申領居住證 新政利好看過來!
檔案見證改革開放——從泥沙公路到立體交通
1月份金華市區CPI同比上漲1.2%
亞洲可持續發展與區域合作(盛澤)峰會在吳江盛澤舉行
東營港東營港區海油3#、4#泊位改擴建工程海洋環評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會
聽鐘納福,旅游安全保駕護航
加快體育產業發展
臨沂已有5個運營資質平臺 153名駕駛員獲運營資質
打造國際化程度最優的營商環境——學習貫徹市委六屆十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三
大力防控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
峨眉山市農業局召開農業技術巡回服務小組培訓會
辦理房產繼承公證必須要事先進行房產價值評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