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脫貧攻堅猶如一場賽跑,要想跑得穩、跑得贏,必須具有充足的韌勁與耐力。韌勁何來?耐力何來?答案只有一個:產業保障。
5月2日,記者來到喀旗美林鎮兩家村,見到村民李國明的時候,他正在牛棚里清理牛糞。“2017年,依靠旗里的產業周轉金,我買了4頭牛,中間下了4個牛犢。今年春天,利用產業鞏固提高項目資金,我又買了4頭牛,現在一共有12頭牛,他們是我脫貧的金疙瘩。”李國明看著這些牛高興地說。產業扶持政策讓李國明的養牛產業從無到有,實現了從傳統種植業向種養結合的產業轉身。
牛家營子鎮陳營子村村民潘艷玲則依托產業周轉金,在中藥材種植這一傳統產業上實現了新發展。潘艷玲告訴記者,自2016年被評為精準識別貧困戶后,在產業周轉金的支持下,她種了6.7畝中藥材,收入2萬多元,2017年順利脫貧。“有了黨的好政策,我對今后的生活越來越有信心。”潘艷玲說。
脫貧攻堅不是解一時之難、一事之困,而是幫助貧困群眾長遠發展。為此,喀旗立足實際、因村施策、因戶定業,積極培育農牧業主導產業,認真謀劃了牛家營子鎮和錦山鎮中藥材種植、王爺府鎮和錦山鎮硬果番茄種植、錦山鎮和西橋鎮尖椒青椒種植、小牛群鎮肉鴨養殖屠宰加工、小牛群鎮和南臺子鄉馬鈴薯種植、西橋鎮和美林鎮鄉村旅游、乃林鎮育肥牛養殖等一批農牧業主導產業,用接地氣、有實效的產業架起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橋梁。該旗對11000名有自主發展意愿的貧困人口實施“菜單式”產業精準扶貧, 確定了設施農業、養殖業、鄉村旅游等6大類17項“菜單”供貧困戶選擇,在2017年每人7000元補貼的基礎上,再給每人4000元產業發展鞏固提高補貼資金和每戶最高5萬元貼息貸款,鼓勵貧困戶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該旗還不斷加大公益崗位開發力度,在2017年安置989個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2018年新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300個,新設置護林員公益性崗位322個,帶動622戶1860人增收。針對弱勞動能力貧困人口,該旗提出了“扶強帶貧”工作思路,制定出臺了《喀喇沁旗培育發展脫貧產業獎補辦法》,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發展壯大農牧業產業,將貧困戶納入產業覆蓋范圍,通過參與生產帶動、吸納用工帶動、間接勞務帶動、資產流轉帶動的“四帶動”模式,帶動貧困群眾持續增收。針對確實不具備生產條件和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通過代種、代養等方式,將貧困群眾的資金、項目入股到龍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入股分紅獲得資產性收益,基本實現了全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產業全覆蓋。
一條“信息”揪出一個“偽基站” 男子在酒店被抓正著
鼓勵銷售山西產品電子商務企業獲新政“護航”
堅定走綠色發展振興之路 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聊城探索建立農宅合作社 農戶以宅基地使用權及農房財產權入股分紅
貴州省招錄公務員考試昨日開考 4月30日進入正評
喀旗:多樣化產業實現脫貧群眾全覆蓋
建鄴區綜合施策規范校外培訓辦學行為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三項措施扎實履行禁毒職責
連云港機場25日起執行夏秋季航班表 5月起增加貴陽、銀川福州等4條航線
我在內蒙古:流程在簡化,可濃濃的年味少不了
保障建筑施工和燃氣用氣安全 市住建委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
好消息!婺源李坑景區恢復營業了,還你一個小橋流水人家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德州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情灑邊疆——記我市第五批援疆工作隊隊員李舒
宿州市工商局開展“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暨黨建知識測試
181.5億元!前7個月工業稅收占全市稅收一半以上
無錫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打響總決賽
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召開七屆一次大會
創衛駛上“快車道”——余干鄉鎮爭創國家衛生城鎮工作側記
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