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
長春新區國際物流園區
長春市區域位置圖(東北亞經濟圈)
長春市區域位置圖(振興東北板塊)
長春北湖科技開發區外景
長春高新區外景
位于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的長春龍嘉國際機場
長德經濟開發區外景
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打通了中西,沿途各國互通有無,互學互鑒。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吉林省定位為“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長春成為東北融入“一帶一路”、縮短與歐美貨運距離的重要關節點。
物流是經濟運行的血脈,也是加快開發開放的突破口。長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戰略構想。作為東北重要的物流樞紐,長春物流產業明確提出,落實黨代會精神,以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物流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建設東北亞區域性物流中心。
連貫東西,溝通南北,獨特的區位優勢賦予了長春新區重大歷史使命。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長春新區不斷挖掘自身優勢,將核心優勢變為核心競爭力,全力建設具有區域集聚能力的交通樞紐和通道體系,開創“通道經濟”變“樞紐經濟”的新時代。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煥發出耀眼的光彩。中歐班列的開行和長春國際港的開通為國際貿易打通了動脈,標志著長春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取得了重要進展。作為縱貫歐亞的黃金運輸帶和貿易大動脈,中歐班列是吉林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切入點,將成為我省與沿線國家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有力的推動長春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把更多的“中國制造”帶到歐洲、運向世界,同時吸引更多的產業、資金、技術向長春集聚,加快推動轉型升級,促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大交通構建大樞紐,大物流實現大發展。長春新區以“物流先導”理念為指導,構建以東北亞國際物流港為核心,以長吉圖運輸通道和京哈交通走廊為“大十字”復合運輸通道,結合“借港出海”、“區港聯動”等措施構建陸海聯運新格局,最終將東北亞國際物流港建成全球領先的國際內陸港及綜合物流樞紐中心及打通東北亞五國陸海聯運通道的核心樞紐。與此同時,這一國際物流港建成后將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物流綜合貨場,將進一步促進東北亞互聯互通,帶動吉林省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通衢大道在大地上延伸,內聯外暢的交通網絡無疑為長春新區插上了發展騰飛之“翼”。從通道,到樞紐,長春新區正在成為聯結亞歐海陸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參與東北亞合作的重要區域、推進國際產能與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長春新區正朝著努力打造“全球領先的國際內陸港及綜合物流樞紐中心”、“東北亞五國陸海聯運通道的核心樞紐”的戰略目標全力邁進。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新區方向明確、步履堅定。在這條開放之路上,更多寬廣平臺、優勢資源匯集于此,更多新活力、新動能持續注入,“一帶一路”在這里將越走越寬闊、越走越順暢。
在科技引領發展的時代,通過創新的技術和高性能的產品,中國正逐步邁向貿易產業鏈的高端。在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之下,伴隨著貿易日益通暢和便利,“一帶一路”沿線正在被打造成一條貿易通途。
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是國家賦予長春新區的使命,為此,長春新區不斷挖掘自身優勢,全力建設具有區域集聚能力的交通樞紐和通道體系,開創樞紐經濟的新時代。10月13日,位于長春新區的長春國際港正式開通,標志著長春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取得了重要進展,隨著各個功能區的加快建設,長春新區國際物流園區,將成為“一帶一路”北線的重要節點,通過國際服務功能的完善,長春新區最終以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完成一個區域繁榮強盛的華麗轉變。
貿易、物流、加工相互促進
集聚資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長春新區在規劃產業發展思路時,緊抓創新、開放兩大核心使命,創新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抓住創新驅動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努力形成特色新興產業集群,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產業體系。開放要加強同周邊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打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潛在市場,把東北老工業基地蘊藏的巨大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去。圍繞兩大核心使命,構建長春新區開放創新型產業體系,形成由“有規模、有整合戰略資源能力,有建立全球價值鏈基礎”的主導產業為引領的開放創新型產業發展格局,由此,長春新區確定先進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圍繞現代服務業,充分挖掘“兩大樞紐、三大通道”的物流貿易潛力,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
物流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和基礎產業,被譽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潤來源”。物流業最初產生于國內貿易,伴隨著國際貿易邁出國際化運作的腳步,并且不斷延伸和發展。同時物流業也是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影響和制約著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近年來全球經歷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和貿易量的增長,制造業成本進一步壓縮已經到了一定的極限。在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從而獲得比較優勢相對困難。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在商品流通領域降低成本仍存在巨大潛力。因此,物流業的重要性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它對經濟特別是對貿易的促進作用也日益凸顯。現在物流產業已成為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物流迅速成為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經貿領域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物流的發展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一方面,物流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國與國之間商品流通的效率,改善了國際貿易的環境,為國際貿易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另一個方面,物流業承載著有形商品的跨國流動,國際貿易的發展與深化,也必然對它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使之能在更廣闊的空間擴張及延伸。因此,國際貿易與物流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現代物流業是傳統的運輸、倉儲、通訊、商業等產業與新興的信息技術等產業相融合的產物,本身即屬于產業的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必將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也將提升傳統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服務業的質量水平,提高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增強吸引世界經濟資源的能力。
中國現代物流產業的空前發展,使物流園區在整個物流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再只是提供裝卸的大堆場,而是經貿發展的催化劑。國際物流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樞紐,作為物流交匯的重要節點,對周邊區域產生了巨大的輻射功能。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構想、新格局,為沿線地區物流樞紐和物流體系的建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時局和新的戰略環境。
俯瞰東北亞全域,吉林省地處東北亞區域幾何中心,與俄、朝兩國接壤,13個國家級邊境口岸可以輻射俄、朝、日、韓、蒙5國。
從琿春沿圖們江而下15公里即是日本海,是中國從海上至俄羅斯、朝鮮東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歐的最近點,周邊分布著俄、朝大小10個港口。
對吉林省而言,一方面要發揮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作用,一方面要深入實施長吉圖國家戰略,都需要逐步打開物流通道,暢通內貿外運的國際運輸網絡。
對于長春新區而言,中歐班列的開行和長春國際港的開通為國際貿易打通了動脈,隨著物流成本的降低必將帶來貿易量的增長,貿易的繁榮促進長春新區逐步完善國際物流園區的建設,有效提升區域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和面向東北亞地區的對外開放發展水平,物流的持續發展帶動加工制造企業的落位和發展,圍繞主導產業建設的十大產業園區,就將成為物流生產加工基地。新區建設的“四大商務區”和“六大服務中心”承接物流業的繁盛并為之提供服務。資源在長春新區集聚,完備的集散能力讓長春新區與“一帶一路”北線國家和東北亞地區互通互聯,優勢互補的加強區域合作,使長春新區真正參與國際分工,進而融入全球價值鏈。
長春新區物流園區
打開通向東北亞國際市場的陸上大門
物流園區將眾多物流企業聚集在一起,實行專業化和規模化經營,發揮整體優勢,促進物流技術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共享相關設施,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規模效益。物流園區不僅是一個空間概念,也具有產業一致性或相關性,擁有集中連片的物流用地空間。
物流園區也是對物流組織管理節點進行相對集中建設與發展的具有經濟開發性質的城市物流功能區域。作為城市物流功能區,物流園區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運輸樞紐設施、運輸組織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管理中心等適應城市物流管理與運作需要的物流基礎設施。
物流園區也是依托相關物流服務設施,進行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改善企業服務有關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購和便于與消費地直接聯系的生產等活動的具有產業發展性質的經濟功能區。作為經濟功能區,其主要任務是開展滿足城市居民消費、就近生產、區域生產組織所需要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
長春新區處于長吉圖先導區的核心位置,鐵路、公路、航空交通基礎設施便利,適宜建設內陸型國際物流園區,形成良好的物流運作環境,吸引各類產業聚集。
長春新區規劃建設國際物流園區,既滿足空間需要,也完善各類功能,結合國際物流園區建設,打造全球領先的國際內陸港及綜合物流樞紐中心,將長春新區建設成為東北亞五國陸海聯運通道的核心樞紐。
規劃實施“物流先導”戰略,積極打造橫貫歐亞大陸的物流新通道,依托國際陸港和智慧公路港建設,將國際物流園區打造成“港口后移、就地辦單、鐵海聯運、公鐵聯運、無縫對接”的全球領先的國際內陸港和綜合物流樞紐中心,遠期可承載貨運吞吐量3300萬噸/年。
國際物流園區通過借助長吉圖區域發達的公路、鐵路交通網絡,向南經由京哈、沈大等鐵路和公路通道,可以聯結大連、營口、丹東、天津等國內主要港口;向西借助中蒙大通道建設,經白城、烏蘭浩特直達中蒙、中俄邊境口岸,從而打開吉林西部向西俄、蒙的開放格局;向東經過長吉圖通道到達琿春口岸,與俄羅斯扎魯比諾港以及朝鮮羅津兩大國際港口連通,實現“借港出海”。
根據規劃,長春新區國際物流園區北起長德經濟開發區、南臨興隆綜合保稅區、西接北湖科技開發區、東連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總占地面積約54平方公里。園區以國際內陸港為依托,將形成規模化、功能化、信息化物流組織和經濟運行的物流產業集群區域,改變與外界經濟聯系度和交往的方式,全面拉動城市經濟發展。借助高效便捷的物流運輸網絡,長春新區國際物流園區成為全球領先的內陸港及綜合物流樞紐、暢通東北亞六國的大宗原材料及商品集散基地、東北地區一流的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中心和區域領先的物流裝備及都市工業制造基地,最終打造成為面向自貿區的復合樞紐型國際內陸物流港。
未來的長春新區國際物流園區將實施物流先導、國際融合、多向開放戰略,積極構建“東北亞、東三省、三小時經濟圈”三個層次的物流通道,著力打造復合型、樞紐型,集跨境貿易、先進制造和高端服務業為一體的現代物流高地,將東北三省的物流產業有效的貫通起來,形成現代物流產業鏈,形成吉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物流樞紐。長春新區國際物流園區構筑“兩港、三中心、六園區”的功能結構。
兩港:長春國際港依托長春鐵路綜合貨場,打造滿足東北亞六國物資集散的內陸港,功能板塊包括鐵路綜合貨場、鐵路口岸,細分功能區包括鐵路口岸、集裝箱作業區、特貨作業區、快運作業區、多式聯運區、倉儲物流區、散堆裝貨物堆載區、辦公服務區、停車場等;長春國際港為海關、邊檢、檢驗檢測、海事等相關企業單位提供辦公場地。智慧公路港依托高速公路形成的貨物樞紐,滿足區域貨物運輸,功能板塊包括信息支持、設施設備租賃、物業服務、商務配套、行政辦公、生活后勤保障等,細分功能區包括公路貨運信息中心、物流交易中心、零擔快運中心、專線運作中心、倉儲配送中心、停車場、企業辦公區、綜合服務區、生活配套區等。具備信息平臺服務、倉儲配送、貨物集散、一站式綜合配套等功能,可為公路配載云計算中心、道路運輸停車、倉儲、配載、裝飾、中轉、多式聯運、貨運信息、司機餐飲住宿、汽車加油、維修保養等綜合服務。
三中心:東北亞國際商貿服務中心,功能板塊包括聯檢大樓(海關、檢驗檢疫)、電子口岸信息平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期貨、國際結算、互聯網金融等;提供政務服務、商務管理服務、外貿綜合服務、金融保險服務、智慧物流研發、創新產業孵化等服務。現代物流大廈包含電子口岸信息平臺、物流園區政務服務部門,匯集辦公會展、廣告策劃、工業旅游博覽咨詢等服務,打造多功能物流集成服務和集聚供應鏈集成商的現代服務平臺。東北亞國際物流研發中心,功能板塊包括物流單元化設備、倉儲設備、輸送分揀設備、運輸設備、包裝設備、物流機器人、物流信息系統、物聯網系統技術研發、傳統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電商孵化等。物流研發中心按照國家要求推廣應用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運力優化、“互聯網+”運輸協同、“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骨干龍頭企業,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通過搭建互聯網平臺,創新物流資源配置方式,擴大資源配置范圍,實現貨運供需信息實時共享和智能匹配,減少迂回、空駛運輸和物流資源閑置。東北亞國際展銷中心,功能板塊包括東北亞國家館、進口保稅商品展示與交易、大宗商品交易、國際貿易、離岸貿易、轉口貿易、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等。提供O2O體驗、進出口商品展示直銷等服務。
六園區:保稅物流區包括保稅倉儲、出口集拼、進口分撥、國際中轉等功能板塊;專業物流區包括汽車物流、醫藥及醫療器械物流、家電物流等功能板塊;裝備物流區包括物流裝備制造、生產物流、商務辦公等功能板塊;電商產業區包括跨境電商、傳統電商等功能板塊;先進制造區包括大健康、大綠色、農產品深加工等功能板塊;居住配套區包括居住社區、主題游樂園、霧海生態休閑等功能板塊。
長春新區國際物流園區建設充分利用了新區四個開發區優勢,同時為各個開發區提供無差別的物流服務。長春高新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為物流園區提供了技術基礎。北湖科技開發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為物流園區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長德經濟開發區重點培育先進裝備制造業和現代農業,為物流園區內的加工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空港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航空物流產業,臨空經濟的發展與物流園區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多式聯運模式的發展。物流園區依托四個開發區商務區強大的商務功能,相對于一般物流中心具有更強大的功能和更完善的政策體系,能夠更加便捷的為國際貿易服務。
未來,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勁而持續的經濟發展、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統、優美宜人的生活環境、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一定會讓世界各地的資源在長春新區國際物流園區匯聚轉化,為長春新區參與國際分工注入強勁動力。
東港市菩薩廟鎮強化消防安全知識常態化
齊齊哈爾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序推進
儀隴中學慶祝教師節舉行2018年表彰大會
我市首家中小企業非公開發行可轉債第一期成功募集
聆聽張強事跡勵志報告會讓奧運精神傳遍百湖
長春國際港開通暨中歐班列(長春-漢堡)首發活動在長春新區舉行長春新區:構建國際物流新格局 釋放轉型升級新潛力
豐潤區環保分局奮力譜寫新時代環保工作新篇章
一晚上兩小區三家被盜原因竟然是……
春節期間別嗨皮過了頭!大鵬交警一晚連捉倆女“醉貓”
本市五件書畫精品亮相國家美術館
常德2018首屆家裝博覽會一站購齊全系家裝
去年海口固投突破1400億元 投資總量占全省34.3%
靈璧: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 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13個村鎮獲評省優秀旅游示范
我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招展工作穩步推進
郝耀華:向群眾交上一份民心答卷
6000余名干部職工健步行
鼎城區“五表三單”抓環境問題整改
一部電話連接66個“親人”
兄妹倆拿回了土地補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