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慶祝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黎苗“繡娘”展非遺特色競技受熱捧
4月16日上午,“三月三”黎錦苗繡競賽現場,一名苗繡女選手正在緊張比賽中。袁永東攝
繼三亞“三月三”開幕式暨主題晚會盛大舉行之后,4月16日上午,一場黎族苗族傳統技藝展演和傳統的民族體育嘉年華在大東海廣場拉開了帷幕。
上午9時許,剛經歷過一場春雨的大東海廣場上,空氣中彌漫著絲絲芳草清香,前來觀看傳統民族體育競技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熱情十分高漲。偌大的廣場一側,早早擺好的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圖文并茂,介紹著三亞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世代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身著傳統黎族服飾的阿公、阿婆現場展示鉆木取火、黎陶制作、黎錦編織工藝。觀眾們挨個走過展示區,感受最傳統的黎族文化藝術魅力,稱贊不已。
在廣場的中間,傳統民族競技體育正在熱鬧上演。趕“豬”比賽、背媳婦賽跑、爬椰子樹、押加、挑扁擔……五花八門的趣味體育項目同時進行,讓人目不暇接。每個圍滿了觀眾的體育競技項目區,不時傳來陣陣歡樂的笑聲、此起彼伏的加油助威聲。“這些民族體育項目真是太有趣了,運動員享受比賽的過程,觀眾也享受著傳統民族體育帶來的快樂。”住在吉陽區港門上村的陳女士特地帶著一家老小來到大東海廣場看比賽,她表示,三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數民族文化尤其是黎族、苗族文化內容十分豐富。在這樣的場合中,不僅感受到城市濃厚的節日氛圍,還能帶著孩子科普民族文化知識,一舉多得。
相較于熱鬧的競技體育區,大東海廣場大榕樹下的那片草坪稍顯安靜。77位黎族、苗族選手正在進行黎錦苗繡競賽。參賽選手中年紀最大的76歲,最小的才9歲。選手們全神貫注,編織參賽的藝術作品。簡單的絲線,經過繞、轉、夾等多道工藝,最終變成美麗的花紋圖案。賽區外的觀眾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選手們織黎錦繡苗繡的過程,不由得嘖嘖稱贊。就連觀看的外國人也對選手們豎起了大拇指。“這個工藝看起來特別復雜,但在他們的妙手編織下,絲線就變成了那么美的服裝花紋,太厲害了。”俄羅斯游客勃勒日列夫說。
一場融合民族文化展演與傳統體育競技為一體的民族文化盛宴在人流如織的廣場上呈現,黎族、苗族文化精神內涵也隨著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入人們的心中。
本次活動由市政府主辦,市民宗委、市文體局、各區政府、育才生態區管委會承辦。
(三亞日報吳合慶)
五河縣安委會2018年第三次會議召開
2018年起常州劃定農業“兩區” 2019年底前完成任務
新城區舉辦健康快車進社區廣場舞比賽
禪城生態環境治理將引入更多高科技
陶藝技能培訓
三亞慶祝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全市河長辦聯絡員工作會議召開
市七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二次主任會議
東興區強力推進黑臭水體污染治理效果初顯
廣州漁政支隊查獲2宗違反珠江禁漁期制度案件
2018年省市重點項目實現開門紅
淮南高新區完成村和社區“兩委”換屆
市領導深入內黃縣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吳開興副局長督查指導花山區地質災害隱患點
2018年09月17日停電公告
漢臺區“雙核查雙跟蹤一條線”保障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數據精準
人大代表丁烈云:武漢可探索“嘟嘟訂船”
東北電力大學舉辦第七屆“民族風?家鄉情”民族風采大賽
北京地鐵19號線一期預計后年完工
青島路中學:青青學子夢,歡樂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