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住寺,位于德興城區靜水路尾,始建于唐宋,原名凈住禪院。宋代濕法煉銅鼻祖張潛之曾孫張燾曾在凈住禪院研習耕讀,后金榜題名,中舉探花,官至致政參政。
8月8日上午,家住靜住寺附近的齊水明一大早扛著鋤頭,來到寺廟大雄寶殿的右后墻根處,心想著上午就能把這條水溝挖通,鋤頭一下一下地鑿進松軟的土地,突然,“咚”的一聲,齊水明感覺挖到了石塊,碎裂的聲音隨之而來。好奇的齊水明慢慢地刨開土壤,一塊長寬各約一米的石板顯現了出來,充滿著疑慮的他移開石塊后,一個約一立方米的小型地宮映入眼簾。
地宮四周均采用青石板格擋,左右兩邊兩塊碑文與青石板并行而立,地宮地下有石構件承載青石板,地宮中間,只有一“鐵盒”狀物品端放,整個地宮古樸而莊嚴,雖然離地面不足一米,卻從未讓人發現。
至此,一座埋藏地下近千年的地宮重現人間,兩塊碑文上字跡處理后如新刻,字字都在訴說著地宮所藏之物的由來,銹跡斑斑的“鐵盒”之下,透著白釉散發著青光的瓷器瓶中有一個精致小水晶瓶,打開水晶瓶,顆顆“石子”狀的物品發著細微的光芒,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色彩斑斕,歷經千年滄桑依然美麗如初。
經江西省文物專家鑒定組彭印䃂、陳建明、吳潔、賴金明等專家鑒定:宋青白釉花紐蓋盒為國家二級文物,凈住禪院佛舍利石碑刻、凈住禪院佛舍利贊石碑均為國家三級文物。佛舍利石供臺、鐵龕、水晶瓶等為一般文物。同時,請到佛舍利子鑒別專家史輝華先生對靜住寺出土的近200顆宋代佛舍利子進行了鑒定,確認真實無誤。
眾人不禁驚嘆,為何德興會埋藏著數量如此之多、年代如此久遠的佛家舍利子呢?舍利子從何而來?又是何人所藏?這一切的疑問都在同時出土的碑文上得到了答案。
據碑文載記,北宋熙寧八年八月(公元1075年8月),德興縣余士隆四子洵文受本縣推薦前往參加禮部的考試。當時長子洵美陪同他游京城,前往參拜如意菩薩(即觀音菩薩,也叫如意輪觀音)的戒壇。主壇僧人崇教大師送給他們舍利子近200顆,(他們就)拿回來供奉。元豐元年(1078年)十月,余士隆和妻子曹氏發愿施舍重建凈住禪院。元豐三年(1080年)十月,建完寶殿在殿基下埋藏舍利,用以鎮壓寶地。
此次佛舍利子及相關文物的發現,填補了德興宗教文物未曾發現佛舍利子的一大空白,對于傳承和弘揚德興宗教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深入挖掘德興歷史內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佛舍利子從1075年8月洵文機緣所得到今年8月8日在靜住寺出土,已歷經了943年的歲月變遷。如今,佛舍利子再次重現在德興這座充滿魅力的山城,相信在德興悠悠的歷史長河里還有著更多的未解之謎,將等待著我們去探尋…
“神秘地宮”及舍利子發現始末
每年6至7月份,長江中下游一帶就會進入梅雨季節,雖然其中偶有間隙,但第一波降雨趨于結束,下一場強降雨便蓄勢待發,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山城德興也不例外。隱于山谷、藏于云間的靜住律寺由于地形相對低平,易造成排水不暢,一直飽受著雨季積水的困擾。
梅雨結束,盛夏到來。今年8月初的一天,靜住律寺的主持界本法師站在寺廟大雄寶殿右后墻根處,眼望著積水最為嚴重的這片角落,便暗暗下定決心:就在這塊地修建排水管道。
此時的界本法師根本沒有料到,他決定修建排水管道的這塊地,幾日之后將成就一樁佛門大事。
數日,齊水明一吃過早飯,便扛上鋤頭來到界本法師要他開挖排水溝槽的位置。齊水明用那雙有力的手揮著鋤頭,一下、兩下……挖到大概1米深時,突然,“咔嘣”的一聲,好似石塊碎裂發出的聲音。齊水明這時也沒有太在意,而是繼續往下深挖。挖著挖著,一鋤下去,盡然挖到了一個鋼盔模樣的東西,露出斑斑銹跡,不知是何物。
“當時一下子還以為是炮彈,被嚇了一大跳。”齊水明回憶說,休息了一小會兒,他就慢慢刨開“鋼盔”周邊的泥土,結果發現它下方還牢牢地粘著一“工”字型石座。為了去掉這只半路殺出的“攔路虎”,他喊上工友一起把這個奇怪的東西搬到了地面上,并擱在一旁。
跨越近千年歲月仍完好無損的的舍利子出土了。
一個星期之后,由于持續幾天的雨水沖刷,“神秘地宮”的輪廓清晰地顯現出來。見到此景,界本法師覺得這個地宮內肯定有東西。還沒來得及多想,他便趕緊叫來了齊水明下到地宮打探。
隨著兩塊碑刻的取出,界本法師當即斷定,擱置在地宮地面上的那個奇怪的東西一定是裝有舍利子的鐵函。
果然,界本法師與陸續趕來的寺廟人員一道打開鐵函發現,里面有一只青白釉花紐蓋盒,盒之內,還裝有一只水晶瓶,再打開水晶瓶一看,眼前疑是舍利子的一堆結晶體數量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
事關重大,界本法師不敢怠慢,于是向德興市委統戰部報告了事情原委。市宗教局、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勘查,當即加強安保措施。碑刻、石構件等相關文物及時移交到市博物館收藏。
碑刻和專家鑒定“坐實”是舍利子無疑
“神秘地宮”內出土的兩塊碑刻記述了凈住禪院和地宮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經過,更重要的是說清了埋藏的舍利子的來歷和供養過程。
余士隆當年埋藏下的200顆舍利子從何而來?據碑刻記載,原來在他建造凈住禪院的前五年,北宋熙寧八年八月(公元1075年8月),其四子洵文在經過州試成為貢生后,前往京城參加禮部的考試。當時長子洵美陪同洵文一起到的京城,兩人還前往拜訪了如意菩薩戒壇,戒壇的主壇僧崇教大師,送給他們數百顆舍利子,讓他們拿回來供養。
舍利子是佛界非常珍貴的圣物,京城的崇教大師為什么要把這么多舍利子送給遠在德興的余家供養?界本法師認為,當時的德興不僅是大宋金銀銅的主產地,而且是禪宗興盛之地。余士隆是當地的大富戶,既有錢,又樂施好善,有著建造禪院和樓閣供奉舍利的強烈心愿。
從京城拿回舍利子之后,余士隆陸續在德興修建起了凈住禪院、聚遠樓……發愿得到一一兌現。
接下來,我們把時空拽回來。在發現舍利子之前,藏在德興城區靜水路尾山谷中的靜住律寺,連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而隨著舍利子出土的消息傳出,這座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古寺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至于為何舍利子出土后的一個多月里對外界秘而不宣?德興市博物館副館長蔣忠林在接受采訪時坦言,雖然有碑刻詳細記載舍利子的來歷,但先前還是希望通過權威機構作出鑒定結論之后再對外公布。
前不久,此次出土的舍利子及相關文物送到了江西省文物局,經專家鑒定,200顆舍利子確真無疑;宋青白釉花紐蓋盒為國家二級文物;凈住禪院佛舍利石碑刻、凈住禪院佛舍利贊石碑刻均為國家三級文物。
來源:惟德乃興、中新網、江西衛視 編輯:潘婷
六合地稅舉辦“百家講壇”以講促學求變
新化縣人武部召開會議 深化民兵調整改革工作
市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趙代金赴和縣善厚鎮陶店村調研扶貧工作
年夜飯餐位基本告罄 百姓轉戰大年三十中午吃“年中飯”
不負秋色!這個秋天 青島人一定要打卡做完這些事
上饒這座千年古寺,出土200顆塵封千年佛舍利子
宜賓市翠屏區狠抓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建設智慧氣象 織密監測網絡
山西:荒郊絕壁,有群寂寞而執著的文保員
我市“激活農村資源、促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現場推進會在榆社召開
蘋果賺走智能手機近9成利潤 下半年或發布大號iPhone
校園來了“平安大巴”
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推動區域共同發展
洛陽老城區2018食安宣傳周集中活動如火如荼
8月嘉興市區CPI同比上漲2.9%
南部公安深夜出擊 7名涉賭人員落網
我市五禽戲選手獲國際大獎
"春風行動"110場招聘會 一直排到下月底
2017年嘉興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在嘉善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