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聞網平果8月13日訊(通訊員?黃江麗?農興江?王金旭)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平果縣積極探索扶貧新模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過打造扶貧車間,搭建就業平臺,幫助貧困群眾就業脫貧致富,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充分調研,決策切合實際。目前農村在家的普遍是文化水平低、勞動技能差的留守婦女、老人等特殊群體,該縣通過扶貧、人社、經貿等部門聯合調查摸底,反復調研論證后,決定把扶貧車間建在村頭、將崗位設在家門口。同時,堅持“宜建則建”“宜改則改”“宜租則租”原則,利用村集體閑散土地新建車間,利用閑置校舍、廠房等集體資產、資源按實際需要改建車間,屬于個體私有廠房、民宅的,采用租賃形式創建車間。實現扶貧車間與群眾生活相結合,與本地主導產業相結合,新建和改建相結合,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相結合,不僅較好地解決了留守農民就業、增收的問題,也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使扶貧車間成為一項民心工程、精品工程。
加大財政投入,創新扶貧車間發展思路。為使扶貧車間辦得快、辦得好,變成實實在在的脫貧攻堅助推器。該縣因地制宜,探索出“企業+扶貧車間+村集體+貧困戶”的模式,扶貧車間產權屬所在村的村集體所有,村集體與進駐企業簽訂租賃協議,以每月3元/㎡標準收取租金,一年有12000元左右,租金收入歸村集體。促進貧困戶就業的同時也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又能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實現企業增效、村集體增收、產業發展、貧困戶脫貧“四重效應”。2018年,全縣投入1300多萬元用建設扶貧車間43個,已建成23個,在建20個,落實11家企業進駐車間,共吸納476人貧困人口實現就業。另外,該縣本地企業家已決定捐資增建10個扶貧車間,目前正在選址,建成后全縣扶貧車間共計53個,基本涵蓋所有貧困村。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吸納2100多名貧困勞動力就業,人均月工資收入1700元以上。
精細遴選,因地制宜建車間。針對貧困戶普遍特征,該縣規范篩選入駐扶貧車間:一是強調勞動密集型;二是就業門檻低,技術要求低,中老年人、殘疾人也能干;三是增收效果好,能保證從業人員的基本收入;四是工時靈活,能讓從業人員兼顧家事、農活。例如,坡造鎮龍板村扶貧車間,引進勞動密集型手機配件加工,解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的后續產業的問題;新安鎮布思村陽光(扶貧、助殘)扶貧車間,以電子配件工種為主,吸納37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海城鄉“老鄉家園·圓夢新村”扶貧車間,采取“公司+村民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從事視聽器械生產加工,解決50多人的就業增收問題。
強化激勵,探索運營模式。出臺系列政策,鼓勵企業入駐扶貧車間,引導貧困群眾向扶貧車間集聚,努力實現群眾脫貧、企業盈利雙贏。對連續在扶貧車間務工6個月(含)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貧困戶就業補助;對進駐企業穩定用工50人(含)以上、運營滿一年的,給予企業全年穩定運營獎補;企業為在扶貧車間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每人每月不低于15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給予企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全額補助。
創新勞動技能培訓,提高貧困戶就業技能。整合人社、農業、扶貧等部門專項培訓資金,創新實行“鄉村出名單、培訓機構出菜單、企業下訂單、政府來買單”的訂單培訓模式,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和貧困人口的就業意向,對到扶貧車間就業的貧困戶免費進行崗前培訓,激發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提高了他們的就業技能,消除了安于現狀、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幫助貧困戶成長為有本領、懂技術、肯實干的勞動者。
我市啟動2018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2018年1月31日停電信息
因為有夢,無聲的世界也精彩
“全民健身貴陽行”系列活動啟幕
李鎮江率隊赴上海南京招商 對接了這些項目...
平果:“五舉措”打造扶貧車間 家門口就業助脫貧
天心交通交警齊行動 保障農村公路安全行
4月21-22日巴州區這些地方要停電
豐南團區委舉辦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復賽
高考臨近,今年濱州的高考都有哪些新變化?
市委召開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
寧遠縣2018年首期重點優撫對象短期療養工作正式啟動
寧吉喆:中國城鎮地區失業率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荊州中心城區校外培訓機構摸排工作全面結束
鳳鳴鎮:狠抓責任落實推進秸稈禁燒工作
市財政“蘇微貸”助力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
山城區多措并舉防止冬季動物疫情和自然災害發生
犍為縣:縣領導到九井宣講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汲取創作營養、送去文化服務 北京市文藝院團西集設采風基地
西寧“:保姆式”服務促進“兩新”組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