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天天開團(均為微信截圖)
朋友圈廣告刷屏,賣的商品五花八門
說起微商,很多人不會陌生。作為一種社會化移動社交電商模式,“微商”網購模式在近年逐漸興起。相比于傳統電商,微商存在門檻低、成本小、傳播廣等優勢,尤其是朋友圈里的吆喝,堪稱典型的“熟人經濟”。在這個圈子中,既有物美價廉的真貨,也有濫竽充數的仿品,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價格混亂及售后服務不完善等現象比較普遍,考驗著消費者的判斷分析能力。不少市民坦言,產品銷售的方式不重要,關鍵在于學會甄別,對于微商不能一刀切,謹慎選購才是王道。
調查:你的朋友圈里有多少個微商
所謂微商,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空間,借助于社交軟件,以人為中心,社交為紐帶的新商業。
作為當下最熱的社交平臺,在微信朋友圈賣貨成為微商模式最普遍的一種模式。
打開微信,你的朋友圈是否充斥著各類廣告吆喝?在各大微商群里,你是熱衷接龍的一份子還是謹慎圍觀的吃瓜群眾?
記者隨機選擇了10名年齡在20歲到50歲的市民作為訪問對象,他們中有上班族、自由職業者,也有全職媽媽,還有在校大學生。他們的微信里,微商的身影隨處可見,而各種大大小小的微商群,消息彼起此伏,每人平均有四五個微商群,成員們非常活躍,每天都在團購各種商品。
全職媽媽李清甜是所有受訪者中加入微商群最多的,多達20個微商群。這些群里,少則數十人,多則四五百人,有賣烘焙食品的,有賣包子饅頭的,有賣青菜鮮肉海鮮的,還有賣奶粉尿布、衣服、護膚品等。
上班族陳女士對食品選購很謹慎,但她的手機里同樣加有不少微商群。其中最熱鬧的就是單位同事建的一個買菜群,每天會有人在上面發布青菜和肉的品種、價格,因為價格實惠又送貨到單位,每天都有上百條接龍。“對于我們這種雙職工家庭來說,一下班就直接提菜回家,能省不少時間啊。”陳女士說,不僅是微信群,朋友圈里各種形形色色的產品廣告,也是看得人眼花繚亂。
大多數受訪市民坦言,這些微信群都是被熟人邀請進群,很多時候確實能“淘”到物美價廉的產品,但也有一些濫竽充數的產品。一旦有過不愉快的購物經歷,則不會再次購買。而對于刷屏的朋友圈賣貨廣告,他們會有選擇性地屏蔽,“一般來說,關系好的會保留著,只要對方不是天天刷屏,一般不會反感”。
記者也留意到,一些軟件的誕生,也成功“助推”了微商銷售紅紅火火。如微信里的接龍小程序,只要買家在里面跟帖接龍,賣家就能準確無誤地接收到訂單信息,不用擔心記漏或打亂,對買賣雙方來說,都非常方便。
觀點:“熟人經濟”幾家歡喜幾家愁
采訪中,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表示,曾有過在微信購物的經歷。不過面對形形色色的微商營銷,大家的反應普遍冷靜,并沒有一味地去贊同,或是反對。
“有些是自己的朋友直接賣的,知根知底,很放心。還有一些是熟人介紹,看到價格合適就跟著接龍一起團購。”李清甜說,自己本身也是一名微商,會在朋友圈里和朋友分享一些老家的土特產。在買家和賣家身份中切換,李清甜對微商更有體會,“微商就是一種途徑,不會用異樣眼光看待。當然,圈子魚龍混雜,要學會甄別”。
“我鄰居平時也會做一些好吃的,在朋友圈里吆喝,我覺得就很不錯啊,價格實惠,還直接送貨到家。”家住鳳嶺北的劉女士說,自己的朋友圈儼然一些小型的商場,尤其是食品,鹵鴨腳、螺螄粉、火腿腸等,因為都是認識的朋友在賣,讓她比較放心,“就說火腿腸好了,我向鄰居買的,就是真材實料做的,超市里賣的口感都不如它好”。上周,劉女士的小孩過生日,她向閨蜜訂了一款卡通蛋糕,“口感非常好,一吃就知道是動物奶油,孩子吃著我也放心”。
相比這些日常用(食)品,一些面膜、彩妝、足貼之類的商品則走的是代理模式,沒有那么受歡迎。市民耿先生告訴記者,去年女朋友過生日,他看到朋友圈里一位小學同學做代理,在銷售一款“變色唇膏”。對方稱這款唇膏能隨著溫度變化而變色,還能淡唇紋。在對方的介紹下,耿先生花了200多元買了一支送給女友。
“收到貨后,女朋友說這就是三無產品,到現在還沒開封。”身為“直男”的耿先生哪里知道,這個價格都可以到專柜買一支品牌口紅了。雖然心里不舒服,但耿先生礙于同學情面,并沒有和同學說起這事。
而因為聽信朋友圈里“低價手機”的宣傳,市民小王花了2300元購買了一部所謂的名牌手機。收到貨后打開包裹一看,他傻眼了:這明明就是一部老人機,市場價也不過200元。小王找到賣家要求退貨,對方當場應允,但前提是要先收貨再退款,并給了一個深圳的地址。然而當小王將手機寄出后,就被賣家拉黑了,貨款最終也沒能要回來。“賣家是我參加一個活動認識的,對方自稱專做手機買賣。”小王賠了夫人又折兵,后悔極了。
現狀:微商群體良莠不齊需理性判斷
相比買家,作為微商的楊女士也有自己的看法。楊女士是一名老師,閑暇時間喜歡搗鼓一些西式餐點,每到時令節日還會應景地做一些例如月餅、雞仔餅、粽子之類的食品。“一開始就是自己想吃,順便多做點送親朋好友嘗嘗,沒想到手藝受夸贊,大家都說你可以在朋友圈吆喝了。”楊女士說,擁有一家店一直是自己的夢想,后來就在朋友圈里“試水”,結果大受歡迎。“用的食材一定要好,價格也公道,親朋好友都很樂意幫襯。”楊女士笑著說,自己前段時間剛買了房,經濟壓力大,做微商雖然也辛苦,但能減輕經濟壓力,對客人也能做到問心無愧,何樂不為,“以后可能會開實體店,但眼下精力有限,且鋪租太貴,承受不起”。
誠然,微商模式的出現,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給一部分腳踏實地做生意的人商機,但同時也成了少數人鉆空子的途徑,微商中專門殺熟、以次充好、“宰肥羊”等現象層出不窮。
記者了解到,雖然微商普遍,但大多數是“單打獨干”,有組織、有分工的微商群體極少。因缺乏微商運營知識,微商賣貨還停留在暴力刷屏階段,嚴重影響微信用戶體驗。尤其是代理產品的微商,基本上都有銷量要求,如果銷量達不到,就會被取消代理資格或掉級。為了保留代理權,代理商有時候會大量囤貨,造成很大的經營風險。而這種風險,要想消化掉,最終還得轉移到買家身上。對于買家而言,對產品本身的認識不夠明朗,信息不對等,稍不留意就容易“入坑”,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簡而言之,對待微商,應該一分為二看待,帶著需求和判斷,理性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清鎮市檔案局榮獲全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快遞沒收到顯示已簽收 經聯系,快遞員已找到快件
我市34名援疆教師抵疆
濟寧疾控中心溫馨提示:十一月疾病預報
任鶴林講開封年畫里的故事系列報道之二十七:拿白翠云
微商刷屏朋友圈 有“微機”也有“危機”
沾化區:全市文化管理系統觀摩團來我區觀摩指導
市四院組織全體黨員開展2018年度“應知應會基本知識”測試
夏日熱浪 文化惠民陪你過周末
北京市政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吉林講話
銀川市西北部水系二期開建
在互聯網時代“畫一個更大的圈子”
常德市消委發布今年第1號消費警示 旅游消費要仔細 簽訂合同需謹慎
五屆市委常委會召開第73次會議
淮陰區打造女性就業服務品牌
深刻理解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重大意義
驕傲!濰坊兩名“足球小將”當選俄羅斯世界杯護旗手
關于2018年度莆田市公務員考錄面試工作有關事項的通告
泉州低溫霜凍還要4天 氣溫回升待到8日
一個常州人30年的家庭賬本,看完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