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油茶良種化瓶頸
湖南首批油茶組培苗結碩果
畝產鮮果370公斤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7日訊(記者 張尚武)正值油茶采摘時節,省林科院傳來喜訊:省內首批油茶組培苗喜結碩果,油茶良種化瓶頸被打破。
在省林科院實驗林場,油茶林基地碩果累累。省林業局今天組織專家測產:現場抽樣面積466平方米,58株油茶樹平均單株鮮果產量4.46公斤,折合每畝鮮果產量370公斤。
據工作人員介紹,今天測產的樣地是2012年3月采用油茶組培容器苗造林,次年開花,今年開始普遍掛果。按現場測產結果計算,4公斤鮮果可產1公斤油茶籽,每公斤油茶籽可產0.25公斤的茶油,驗收樣地每畝可產茶油23公斤。
湖南作為全國油茶第一省,全省油茶林面積達2092萬畝,去年茶油總產量29.1萬噸,平均畝產茶油還不到15公斤。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陳永忠稱,湖南現有很大比例的油茶低產林,逾半數品種退化,產果量低、出油率低。
雖然林業部門大力推進油茶低改,但優質種苗供應受到限制。傳統油茶育苗費工費時,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不穩定,受天氣限制一年只能繁育一次。為了打破這一“瓶頸”,從2008年起,省林科院成立以陳永忠為首的專家團隊,攻克油茶組培快繁難題,研究油茶容器大苗培育技術,開發油茶苗木專用生物菌肥,組培苗的成活率達到90%以上。省林科院依托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逐步完善油茶組培工廠化育苗技術體系,助力油茶良種化,實現高產高效。
“首批油茶組培苗喜結碩果,對全省油茶產業發展意義重大。”省內油茶專家彭信海研究員稱,大規模采用油茶組培苗,加快推進油茶低改,全省1000萬畝低產林有望實現產量倍增、效益翻番,變為農民的“搖錢樹”。
“織圍巾送溫暖活動”續:居民匿名捐毛線背后故事很暖心
岳麓區人大常委會召開專題詢問、專項評議工作動員大會
開放校園,別忘了平衡 “安靜”與“喧囂”
“21世紀·學而思網校杯”英語大賽落幕
交行平魯區支行開展反假貨幣宣傳
湖南首批油茶組培苗結碩果 畝產鮮果370公斤
用掃黑除惡實際戰果 回應群眾期待
全國首批,這些上饒產的“黑科技三無車”
靈武市多項舉措推進再生資源產業提檔升級
我市集中整治農村面包車安全隱患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同 慶
銅川市召開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 工作部門聯席會
“云上株洲”托送企業安全“上云”
龍海: 240萬元 完善鄉鎮(場)消防站車輛裝備器材配置
五支高校國旗護衛隊一展風采
寧波四大名茶 獲中國國際茶博會金獎
市公安局舉辦全市交通警察一線執法勤務民警警務實戰技能培訓班
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 世界智能科技展邀你體驗“黑科技”
2018年“西塘桃花節”開幕
點贊!乘客高空突發心臟驟停 平陽女醫師跪地救護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