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甌海兩新黨務工作者“紅翔”學院在溫州大學甌江學院掛牌。新成立的“紅翔”學院將通過校地共建、實體化運作的方式,訂單式培養“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紅色人才。據悉,這是我省首個專門培養“兩新”人才的學院,是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溫州在全國“兩新”組織黨建領域作出的創新之舉。
“紅翔”學院由甌海區委“兩新”工委、溫州大學甌江學院聯合主辦,面向全國招錄應、歷屆黨員大學畢業生,經過“兩新”黨建基礎實務、企業管理、溫州社情等理論課程,溝通技巧、公文寫作、企業文化等實務課程,導師制結對培訓、黨建項目實戰策劃,知名企業實地參觀教學,機關科室輪崗實習等培訓后,推薦到企業、行業協會、社團等“兩新”組織從事黨務工作。
“紅翔”學院前身是甌海區“紅翔”兩新黨務工作者培訓學校。甌海現有“兩新”組織4077個,已建立“兩新”黨組織1039個,“兩新”黨員4057人。為解決兩新黨務工作者力量不足、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甌海區委“兩新”工委于去年6月面向全國黨員大學畢業生招收首期“紅翔”學員,13名學員經過2個月的理論學習、企業實習等培訓后,4人與企業、行業協會等“兩新”組織簽訂就業協議。今年3月,“紅翔”招收了第二期20名學員,目前已全部充實到“兩新”組織。
浙江東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從“紅翔”相中學員沈蔓麗,90后的她現在已經成為該公司的黨建、業務“雙骨干”。該公司黨總支負責人說:“這些大學生黨員各方面素質都很優秀,經過專業系統的黨務知識培訓,到崗后很快就進入工作狀態,他們將成為企業的重要新生力量。”
甌海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項凝露說,在“紅翔”學校探索基礎上,與高校實體化合作辦“紅翔”學院,充分利用高校的資源和專業辦學能力,使“兩新”黨務人才培養更系統、規范,打造溫州乃至全國的“紅色人才搖籃”。
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郭亞丁教授認為,抓好“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需要“一主多輔”,由黨務部門牽頭,并整合各方資源共同參與,甌海探索校地共建“紅翔”學院,將學員培訓成優秀的黨務工作者并充實到“兩新”組織是一項有益探索。(記者 周向勇 周俊朗 呂進科)
中國旅游日哈百家旅游企業推介夏日產品
悲劇了!女子新車被扣841分,竟是姐夫惹的禍......
我市對出租車駕駛員進行職業教育培訓提升素質 規范行為 樹立形象
農行新鄉分行與市工商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直播預告:市經信委主任馬中平明日接聽12345
溫州有了專門培養“兩新”人才學院
駕車墜河7人溺亡案宣判 事發今年元旦,司機獲判5年3個月
市政協召開十三屆六次常委會議 萬書君主持
智能制造看長沙丨小數據有大用途 它讓制造企業的產品質量更高更可靠
關于印發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的通知
萬余元助學款溫暖寒門學子心
市中心醫院“走春”下周開啟
積極利用外資加快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寧波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榕城區委召開常委會議和專項工作推進會
看望慰問第17批 援塞醫療隊
市委組織部開展主題教育專題調研
沅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共筑“舌尖上的安全”
愛崗敬業丹心一片 春風化雨不讓須眉
連云港港自主建造的首艘拖輪順利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