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流傳有這樣一首過節民謠:“臘八、祭灶,新年來到。”這說明開封人從農歷臘八起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臘八節,開封人有食粥、施粥的習俗。
臘八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是我國民間最傳統、最講究的習俗。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河南省特聘教授、宋史專家程民生研究表明,臘八粥的發祥地就是宋代東京(今開封)。歷史上記載臘八粥的最早文獻,公認的就是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在宋代,每逢農歷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一起食用,或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食粥、施粥的習俗被保留至今。程民生表示,現在民間臘八粥以甜粥居多,古代寺院施的 “七寶五味粥”應該是一種咸粥。準確地說,臘八粥不是在粥里放八種食材,而是七種,五味指酸甜苦辣咸等各種滋味。還有一種說法是,“七寶”并非指食材,而是佛家的七條戒律或七種儀式。現在各地做臘八粥的原料不同,但最原始的版本,應該是胡桃、松子、乳蕈、柿、粟、栗、豆。
現在臘八節食粥、施粥,不僅是一種過節的習俗,更是開封人送去寒冬里的關懷與溫暖的一種方式。每到臘八節這一天,古城的上空都會洋溢著濃濃的臘八粥香,全市各個景區、單位及愛心機構都會開展形式多樣的臘八節贈粥活動,一碗碗各具特色的臘八粥開啟了新年模式,奉上了愛心和溫暖。
防城區婦幼健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常州開展"兩區"劃定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秋風起風箏揚
村民及時上繳危爆物品
上海動物園為新生金絲猴植入電子芯片標記
春節文化 年味食俗:臘八粥 暖人心
長沙國金中心開業提升五一商圈品質 讓“三湘第一商圈”煥發新姿
“中國夢·創業行”大學生創業大講堂在平舉行
我局對中山市用電營商環境進行調查
每天10班每車6座 揚州至祿口機場定制班車明起運行
18日“五月天”演唱會南昌國體中心周邊道路臨時交通管制
船來船往真熱絡 行走兩岸更便利
石門寨鎮換屆工作快穩準
翠屏區城區四街道團工委聯合開展建團96周年主題團日活動
友誼縣集中收看省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
4月9日起至30日微信掃碼乘公交 首次只花一分錢
鄖陽區通報5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典型案例
靈山縣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成績喜人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蒞汴“傳經送寶”
帶領全家一起搞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