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季,也是全球媒體聚焦中國的時刻。深圳,一座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歷來是外媒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
美國著名連線雜志《wired》制作并發布“shenzhen: the silicon valley of hardware(深圳:硬件硅谷)”紀錄片。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他強調,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 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一個開放、創新的深圳正吸引著世人的目光。近年來,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金融時報》、《紐約時報》、cnn等歐美主流媒體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媒體陸續刊發了有關深圳創新發展的新聞及評論。 “創新”已經成為深圳見諸各大國際媒體的城市標簽,也形成了世界觀察中國、深圳走向世界的獨特視角。
一年一度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成為外媒關注深圳高科技企業的絕佳機遇。
科技創新成為深圳城市新標簽
2018年1月9日,一年一度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舉辦,來自深圳的參展企業備受矚目。德國《南德意志報》不僅關注騰訊、華為、大疆等巨頭企業,還報道了深圳創新企業的優秀表現,稱贊這些企業展現了中國作為新技術“超級大國”的自信。日本《亞洲經濟商業情報》用數據說話,指出這次展覽每8家企業就有1家是深圳企業。英國《金融時報》評價展會已成為“中國電子展”。
日本《經濟新聞社》對“深圳華強北”的發展表示震驚,認為深圳與硅谷地位相當,稱得上狄更斯筆下的“雙城記”。日本《工業新聞社》將深圳稱為“全球it圣地”,總結出一系列深圳發展的優勢因素。《朝日新聞》報道深圳開始用微信取代名片,創新科技正在影響人們日常生活。
就深圳成為全球首個公交全電動化的大城市,外媒普遍認為,深圳政府的推行和扶持是這一目標快速達成的重要原因。日本《宮崎日日新聞》稱深圳的出租車新政促使電動出租保有量居世界第一,并為本地企業比亞迪提供更好的發展契機。
澳大利亞各大主流媒體訪問深圳并相繼刊登了以“創新、研發”為關鍵詞的深圳專題報道。
全球“硬件界硅谷”呼之欲出
英國《金融時報》刊發評論文章中分析,“一些人將深圳稱為‘硬件硅谷’,因為在深圳硬件遍地開花,很適合開發物聯網產品。龐大的華強北電子市場銷售各類組件。深圳毗鄰香港,它已經擁有許多品牌和創業加速器,開設了一個對創新公司具有強大吸引力的證券交易所。”該媒體稱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大都市,科技企業蓬勃發展,如智能手機制造商華為、中興通訊,社交媒體集團騰訊。深圳正在成為硬件硅谷,在組件和支持服務上領先。此外,深圳成為了智能消費產品開發商的大本營。
美國《赫芬頓郵報》撰文報道深圳吸引了全球大量硬件創新者,正從一個廉價制造基地轉型成全球重要的創新基地,已經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牢牢占據了一席之地。文章寫道,深圳傳奇式的電子市場與在線零售商催生對產品的巨大需求,不斷更新換代也不斷推進創新,深圳一周的工作量相當于在美國一個月的工作量。美國著名連線雜志《wired》在“未來城市”為主題的專欄下發布其專門為深圳制作的題為“shenzhen: the silicon valley of hardware(深圳: 硬件硅谷)”紀錄片,向人們介紹逐漸告別“貿易市場”走向創客產業的“東方硅谷”內容。
印度發行量最大的英文日報《印度教徒報》以《深圳為產業升級轉型樹立新坐標》和《硅谷模式塑造了深圳的興起》等系列報道多視角講述深圳。
解密新經濟增長的“深圳路徑”
澳大利亞各大主流媒體相繼刊登了以“創新、研發”為關鍵詞的深圳專題報道,對于以創新科技企業為代表的深圳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展開了多角度的闡述。《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政經專欄作家布萊恩·圖希在文章中稱深圳為“中國高科技走廊”。他這樣寫道:時隔30年再次造訪中國,令我感到震驚的是一座市民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城市在“未來技術”研發上的巨大投入,新能源、信息技術、機器人、生物醫學、大數據這些代表世界前沿科技的產業都可以在深圳找到最成功的代表性企業。《西澳大利亞人》經濟專欄作家希恩·萊特以“中國創新極速前進”為題報道,“30多年的發展成就源自企業大量創新活動,這種創新求變的努力足以令澳大利亞公司感到慚愧。”
深圳企業比亞迪從生產手機電池向新能源產業轉型讓澳大利亞媒體印象深刻,將比亞迪與特斯拉進行了比較,“比亞迪的三大綠色能源夢想,通過太陽能、儲能電站和新能源汽車實現從發電、儲輸電到用電的全產業鏈零排放的解決方案實現了盈利,這一點超越了特斯拉。”“當馬斯克還在以全球變暖趨勢招攬美國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已通過多元化的新能源戰略向智慧城市交通物流領域成功進軍,其中1.6萬名工程師的研發努力功不可沒。”
全球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在倫敦世界旅游交易會(wtm)上發布2017年全球百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行榜,深圳位列第九。
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轉型創造經驗
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深圳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而備受關注。近年來,來自亞洲、非洲、大洋洲的近50個國家“一帶一路”沿線主流媒體密集訪深,普遍關注深圳如何在全球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占領先機、高科技企業的創業故事以及對本國經濟能提供有益借鑒的成功案例。印度發行量最大的英文日報《印度教徒報》以《深圳為產業升級轉型樹立新坐標》和《硅谷模式塑造了深圳的興起》等系列報道多視角講述了印度媒體眼中的深圳。報道說,“自1978年啟動改革進程,中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工廠,而深圳正是那段歷史的標志之一。如今,一系列實驗和從海外吸納的新想法令深圳得以形成引領工業轉型的生態系統,并向高精尖經濟體轉型,創新與制造的融合催生了深圳高端智造的繁榮發展。”孟加拉國atn電視臺描述道:“身處深圳商務區當中的全球無人機巨頭“大疆創新”體現了這座城市推動產業向高端轉型的精神和信心。2006年才起步,十年來的崛起速度如此之快。”
文化體育旅游城市魅力倍增
全球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在倫敦世界旅游交易會(wtm)上發布了2017年全球百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行榜報告,根據該報告,香港以2660萬訪客量排名第一,深圳以1260萬訪客量位于第九。報告在分析亞洲城市時提到了以中國城市為代表的無現金電子支付方式對“智慧旅游”帶來的影響,稱中國高科技之都、創新之都和設計之都深圳將是未來“智慧旅游”的代表城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從豐富的旅游資源看深圳的文化建設,稱贊深圳已成為中國的藝術和設計中心。cnn報道稱,英國v&a博物館落戶深圳,深圳的文化氛圍不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設計之都”美譽。
wta首席執行官斯蒂夫·西蒙用了“創新性”與“吸引力”兩個關鍵詞來描述深圳。2018年1月,wta年終總決賽確定最終落戶深圳后,路透社對舉辦地深圳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此舉使中國在女子網球運動上的影響力又上了一個臺階。美聯社稱,深圳良好的經濟態勢有助于該項比賽和網球運動的未來發展。《紐約時報》評價,這一成果具有戰略上的意義。相關報道分析,wta一直尋找新的突破路徑,例如研發虛擬現實技術為球迷提供不一樣的沉浸式觀賽體驗。深圳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優勢,有助實現這一愿景,為觀賽體驗插上神奇的科技之翼。體育推廣和經濟交流相得益彰,深圳國際影響持續上升。(讀特首席記者 孫錦 文/圖)
梁建勇深入我市基層和市防指檢查指導
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靖州檢察院:射釘槍變槍支 危害在蔓延 防范勢在必行
康健街道:“救命車隊”志愿為老人值守
馬宏玉市長主持召開全市重點企業問題交辦會
這些年,在海外新聞人眼里,深圳這兩個特質最讓他們著迷
讓青春夢想在日照大地飛揚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貫徹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精神
侯紅調研全市鄉村振興“6+1”示范區建設時指出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湘鄉市:1000多羽鵝苗惠及貧困戶
科普、分享、參與 專家解析青少年網絡需求三階段
磐安七仙湖省級濕地公園
廉風吹拂美才鄉——我市以廉政文化建設促紀律教育紀實
深圳市知識產權局關于做好第五屆廣東專利獎推薦工作的通知
廣東代表團正式成立
海口秀英區傳達學習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精神
劉鳳強、趙俊華——獻血十余載,夫妻雙雙“摘金”
氣象信息(2018年2月15日10時)
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臺灣高科技園管理科生物醫藥實驗室設備招標公告
越城區開展2018年全區防汛責任人業務知識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