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種植戶正在采摘青梅。徐雁飛攝
4月正值青梅豐收的季節,筆者走進詔安縣太平鎮雄雞村,放眼望去,一顆顆綠油油的青梅果子掛滿枝頭,村民正忙著采摘鮮果。
“比去年收成要好,預計能多產3000多斤,多收入七八千元。”雄雞村村民張巧嬌高興地說。已經脫貧的張巧嬌,在自家十來畝山地,種植了300多株青梅樹。
太平鎮是詔安青梅的主產區,全鎮青梅種植面積達6萬多畝,占全縣青梅種植面積近一半。依靠青梅產業,太平鎮走出一條鄉村振興之路。
科學種植是第一步。2017年底,市農科院的專家來到太平鎮雄雞村,給青梅種植戶“支招”,詳細講解了種植、施肥、修剪、疏花等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聽了專家的詳細講解,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到了解答,受益很大,今年青梅產量比去年高。”張巧嬌笑著說道。
除了耕耘自家的青梅林,更有不少村民看好青梅市場,將自家果園改種青梅。“這幾年青梅價格連續上漲,政府又在青梅產業上加大補助力度。”太平鎮白葉村47歲的陳國勇將自家近10畝果園改種青梅。
原來,去年3月,詔安出臺了扶持青梅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明確每年安排1500萬元作為青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出臺后,詔安在全縣范圍內積極開展政策宣講、申報指導、實地審查及驗收等工作。同時,引導果農引進新品種進行高接換種,把“按技術標準種植青梅”寫進青梅主產區的村規民約,組織實施水肥一體化工程,推動青梅品種結構調整。
不僅種植戶張巧嬌有技術加持,作為一家以青梅精深加工為主的企業,詔安榮華食品有限公司一直堅持自主研發與生產,對產業鏈條不斷升級換代。
連日來,詔安榮華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田雄杰,忙著指導工人篩選處理剛收購的青梅,不僅對生產的每一道工序層層把關,還對流水線上的各個環節都做了嚴格的規定。
“雖說位于青梅主產區,但是公司所需的青梅鮮果卻遠遠不夠。”田雄杰告訴筆者,公司所生產的青梅制品一半以上出口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產地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未來兩年,公司計劃投入5000萬元用于擴大公司規模建設和購買先進機械設備,更新整條梅子酒的生產線。設備更新后,將改變以往的生產工序,不僅能改善產品口感,產能也將提升三成。”田雄杰表示,公司將加快與集美大學食品科學院、福建農林大學合作,選派優秀員工到日本企業交流學習,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榮華只是詔安青梅企業技改的一個縮影。作為全縣青梅主產區,紅星、太平等鄉鎮采取兼并、合并等形式加快對現有青梅企業進行改造升級。同時,通過建立產品質量控制體系、產品溯源制度,對青梅鮮果的用藥、青梅產品制作等過程嚴格把控,保證出口青梅制品產品質量。此外,還組織青梅企業參加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推動青梅產業往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目前,詔安青梅種植面積有13.5萬畝,總產量10.5萬噸。全縣種植青梅人口12萬多人,其中種植青梅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6000多人。擁有初加工企業130多家,精深加工企業有15家,從事青梅加工產業工人2000多人,從事青梅營銷人員1000多人,青梅產業逐漸成為詔安鄉村振興的支撐點之一。⊙洪雅君 胡志杰 吳楠
雷電季 連雨天 聽專家支招安全度夏
“四個全力”加快沙縣高質量發展——訪中共沙縣縣委書記楊興忠
號外!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批
荒山復綠變“銀行”
衡水市舉辦“衡湖稅苑”杯有獎征文、書法和攝影大賽
詔安加大力度發展青梅產業,引導農民科學種植,促進企業技改升級——“技術+”打造特色產業新引擎
武漢企業征集渣土車“降噪金點子”
遜克精準執紀護航脫貧攻堅
福田交警大隊組織警力在皇崗口岸疏導擁堵車輛
全市范圍小餐飲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取得實效
掃黑除惡進行時|中央掃黑除惡第6督導組在河南5市開展下沉督導
2018年南昌交管局擬招聘兩名文職人員公告
乘客不慎將隨身包落BRT上 兩司機幫忙找回
衡水市首屆中小學教育機器人大賽舉辦
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新展陳正式開放
市政協委員專程回梅獻愛心 委托媒體轉交2萬元愛心款
吳城鄉2017年物資交流大會隆重開幕
居家養老新模式企業服務點對點
文登區領導檢查調度城建重點工程建設工作
國防教育從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