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坐落于慕尼黑的eos集團內,一群跨越萬里而來的企業家,正圍著一個1米多高的白色設備,觀看一道綠色的激光如何以固定的形狀,一層接一層打印模具。
這是一家在全球已賣出3000多臺金屬打印機的3d打印“隱形冠軍”企業,而前來交流的則是正謀求進階的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上月底,由南海區工商聯主辦的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企業德國交流活動,組織了29家南?!半[形冠軍”企業赴德交流。
這是南海區委、區政府連續第五年組織企業跨境交流學習,這也是南海圍繞建設“品牌南海”,搭建平臺讓南商對標世界工業強國,助力更多“星星”蝶變成“月亮”,加快邁向萬億制造的強區之舉。
在8天的交流活動中,南海“隱形冠軍”企業圍繞智能制造、隱形冠軍兩大交流課題,北起柏林,南至慕尼黑,相繼深入大眾、寶馬、eos集團等多家德企的生產與展示一線。
“這次交流,更重要的是激發出新的發展理念。”中南鋁車輪制造(佛山)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權輝說。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梁權輝在內,29家南?!半[形冠軍”企業代表每結束一個地方的交流,都主動撰寫筆記并進行分享交流,據筆者統計,全程交流筆記達數萬字。
厚重的“冠軍筆記”,既彰顯了南商的“冠軍精神”,更讓人感受到從南海出發,“世界冠軍”正向南海漸行漸近。
對標全球
從“全國冠軍”到“世界冠軍”
德國時間6月27日,經歷了15個小時的飛行,29家南海“隱形冠軍”企業順利抵達柏林機場后,直奔當地會場參加交流會啟動儀式,拉開了南海“隱形冠軍”企業赴德交流的序幕。
這是南海的“隱形冠軍”企業被“挖掘”出來后,首次集體進行的跨國交流活動。去年,在長達大半年的深度調研與評選后,由南海區工商聯聯合南方日報共同評選出了70家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企業,并組建全國首個以“隱形冠軍”為主題的聯盟。
“我們希望讓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聆聽世界工業最強音,全面解構智能制造。”南海區工商聯黨組書記譚國洪說。
他表示,此次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德國交流團的組建,一方面希望助力南海企業打開更廣闊的視野,了解全球頂級工業強國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也希望搭建起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企業內部溝通交流的平臺。
實際上,從2013年開始,南海區委、區政府已連續5年組織當地企業赴境外交流。相比此前的交流,此次南?!半[形冠軍”赴德學習,主題與亮點均非常突出。
這體現在,對應本次交流會的參與對象,本次交流會選擇在全球“隱形冠軍”的發源地,憑著1500多家全球“隱形冠軍”企業,成世界“隱形冠軍”企業總量最多的國家——德國。
數據顯示,在全球各國的“隱形冠軍”總量排行榜上,相比德國,美國以300多家位居全球第二,遠遠落后于德國。
不僅如此,德國“隱形冠軍”在多項指標上存在明顯的特點,比如德國“隱形冠軍”的平均年營業額3.26億歐元、平均員工數量2037人、ceo任職時間平均為20年。其中,德國“隱形冠軍”65%是家族企業,企業平均壽命為66歲等。
研究這些指標,對于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勾勒從全國冠軍到世界冠軍的發展路線圖,顯然頗具意義。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認為,南海區委、區政府希望通過這次交流活動,讓南海企業從德國制造中學習經驗,以此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自北向南
從考察德國車廠到“回爐深造”
在瞄準世界冠軍的目標下,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此次德國交流活動實現了自北向南橫跨德國。
期間,29家南商相繼深入大眾、寶馬、eos集團等知名德企的生產一線,其中,走進全球最大汽車廠,大眾德國總部工廠成為本次交流團的一大亮點之一。
誕生于工業4.0的策源地德國,大眾狼堡工廠除了實現了前工序的高度自動化,一直以來也在積極探索柔性化的生產方式。
在這座每天量產3500多輛汽車,年產能高達80多輛萬汽車的工廠內,每天供應的汽車需要面向全球200多個國家銷售,這意味著,在大眾下線的汽車,都是完全不同的個性化產品。
對于這種定制需求,大眾狼堡工廠實現了高度的柔性化生產,這體現在,工廠內,同一條生產線上同時運轉的汽車,不僅僅車身顏色、配件不同,連汽車的動力系統、左右駕駛等都不同。
這樣的柔性化生產背后有一套強大的信息化系統支撐。據介紹,在大眾的每一款車底部,都有一個存儲了所有基礎信息的芯片,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系統通過自動識別芯片信息,以此獲得加工不同汽車的要求,實現“看方抓藥”的混線生產。
在信息化的支撐下,大眾狼堡工廠內,還實現了配件的零庫存。在大眾狼堡工廠內,與70多公里公路同時并存的,還有60多公里的鐵路通道。
據大眾狼堡工廠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大眾擁有自己的貨運站,每天,火車都會搭載不同的零部件直接開進工廠內,而大眾的貨運線路已經與德國的鐵路實現了互聯互通。
值得注意的是,每天有來自全世界1000多萬個零部件被運往大眾狼堡工廠,而這些通過火車運載的零部件,依托數字化的支撐,實現了零庫存。
據介紹,大眾狼堡工廠的生產線上,馬上需要裝配的零部件都是在裝配前的一小時,從幾十公里外的工廠由火車運入。如此數量龐大且繁雜的配件需求,在數字化生產的助力下,實現了零庫存,大大提高了生產、物流配送效率。
除了實地考察,此次交流團在理論學習上,除了組織29家南商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進修一天封閉交流,還針對大多“隱形冠軍”企業容易遭遇的家族傳承難題,走進德語地區首家家族研究院——維藤家族研究院,學習如何進行家族企業傳承。
冠軍筆記
從理念碰撞到產業鏈對接
通過精準的課題設計,多位南海“隱形冠軍”企業負責人在交流途中主動撰寫心得體會,并在內部進行交流分享。而長達數萬字的冠軍筆記中,反思自身與世界級“隱形冠軍”還存在怎樣的差距,并以此勾勒自身提升路徑,成為了他們不謀而合的筆記主題。
“與歐洲的‘隱形冠軍’相比,國內的企業還存在國際化程度偏低,生產成本上漲過快,擠壓利潤等問題?!睆V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副總裁邱波在筆記中寫道。
在這些差距中,德國企業對于研發的重視,引起了交流南商的熱議。
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華忠在筆記中寫道,“3d打印界全球‘隱形冠軍’eos公司創始人說把‘發明專利賣給競爭對手’可以推動行業進步,這也許是我們德國之行所見最霸氣的總裁了?!?br> 廣東昭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澍也有同感。在他看來,“隱形冠軍”的成功主要基于其長期專注一個產品,并投入高額研發費用,貼近客戶,研發出適合客戶要求并獨一無二的產品。德國“隱形冠軍”eos公司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這表現在,該公司以15%的r&d投入,實現了從價格競爭邁向價值競爭。
受到先進理念觸動,本次交流的企業負責人已將學習心得變成具體規劃提上實踐日程。佛山市格來德小家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貽豐正是這樣謀劃。
他表示,對標學習德國企業,中國工廠要實現自動化生產,首先得整合供應鏈配套,優化產品線。在此基礎上,工廠應對自動化做整體策劃,再依據企業自身條件分步或整體實現。整個過程下來,是模具、機械人、智能信息化、物流配套商的大融合。
“德國之行結束后,我決定在格來德五金制造環節率先落實一條生產線進行驗證。“張貽豐說。
這種交流的價值已得到了大多南?!半[形冠軍”企業的認可。“此次德國交流活動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正是大大拓寬了企業代表的視野與思維,對標世界‘隱形冠軍’,目標與志向更加遠大?!泵赡塞惿瘓F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張旗康說。
這種收獲不僅有來自于外部的,交流團的“隱形冠軍”之間,也搭建起了產業鏈對接的平臺。
就在此次交流團活動結束后的,廣東佳科風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征已主動奔赴另一位“團友”蔡淑儀所在的廣東西屋康達空調有限公司?!巴ㄟ^這次交流會認識到的西屋康達,兩家本身有上下游關系,我們也在探討是否有合作的空間?!惫鲗P者表示。
這也意味著,盡管8天的德國交流活動已結束,但對于南海“隱形冠軍”而言,新的篇章才剛剛開始。
■關注
南海“隱形冠軍”企業
走進全球最大汽車廠
從“無人車間”到“音樂車間”,隱藏著怎樣的智造秘密?
走進德國沃爾夫斯堡,大部分時候,人們只要一抬頭,就能發現這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四根高聳的紅色煙囪。這正是全球最大汽車廠——大眾沃爾夫斯堡工廠的所在地。
在被譽為工業4.0策源地的德國,談到智能制造時,大眾狼堡工廠(沃爾夫斯堡也被稱為狼堡)成為了許多人不得不提到的標桿。
在這座占地相當于摩納哥公國3倍面積的工廠,有最早引入機器人的“無人車間”、從運入到送出都實現無人化的立體倉庫、連動力系統都能混線的柔性生產、還有憑著強大數字化支撐,讓來自全球的過萬件零配件每天通過火車有序運入工廠的同時,還能實現零庫存……
大眾狼堡工廠的“智慧”吸引著全球各界人士的到訪,據統計,每天各地有超千人前往該工廠參觀,為此,該工廠光專業導游就有16名。近日,由南海區工商聯主辦的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德國交流活動來到了這家工廠,試圖探尋德國的智造秘密。
一座被機器人“占領”的工廠
走進大眾德國狼堡工廠,這是一座被大量機器人“占領”的工廠。實際上,大眾是全球汽車行業自動化走得最早的企業代表之一。當天,交流團走進了狼堡工廠的第三大廠房,也就是著名的54車間。
早在1982年,大眾打造出的54車間成為了全球汽車行業內首個實現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廠房,由于工人較少,該車間在橫空出世之初,又被稱為“鬼車間”。
“無人車間”只是大眾狼堡工廠推進自動化的縮影。在大眾狼堡工廠占地高達6.5平方公里的工廠內,隨處可見帶著庫卡、發那科標志的機械臂。據工廠相關負責人現場介紹,以焊接工序為例,該工廠實現了90%的自動化水平,一輛車的車身涉及焊接部件達600多件,在該工廠內耗時僅為4個半小時。
圍繞機器人的引入,據大眾狼堡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工廠的分裝工序已引入了人機交互的七軸機器人,接下來該工廠還將逐步提高人機交互機器人的比例。
自動化促使大眾狼堡工廠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在大眾狼堡工廠內,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沖壓車間,每天需要沖壓2600噸鋼材。
在工廠的沖壓生產線旁,一臺已經停止工作的綠色沖壓機正是體現這種效率提升的見證。早年,這臺沖壓機的使用不僅需要2個人,而且模具的放入還需要手工,效率非常低。
在投入數百萬歐元的產線改造后,交流團在當日的參觀中看到,在全自動化的沖壓工序中,目前一分鐘能夠實現16個沖程,而且可以同時沖壓4個模具,也就是說,該工廠內一分鐘能夠沖壓64程。
播放著流行曲的車間
相比前工序的自動化,在大眾狼堡工廠的后工序,則使用了大量的人力。
在大眾德國總部狼堡工廠內,隨處可見的是騎著自行車的員工。
在如此龐大的工廠內,光內部公路已長達70多公里。在這里,如果算上日常往來的供應商人員,每天要迎來7.2萬人,而這座工廠所在的沃爾夫斯堡常住人口僅12萬人。
工作在這樣的工廠內,員工為了方便,選擇以自行車的方式往來于不同的車間。數量顯示,該工廠內共有自行車7000多輛,還有一個專門的自行車維修中心,于是人們也稱這里的員工,“既能造車又能修車”。
與一般的工廠不同,這里的車間工人,還能一邊聽著喜歡的音樂,一邊工作。
據大眾狼堡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工廠內非常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在工廠內,對應工序的員工經過與所在團隊小伙伴的溝通后,可以隨時播放喜歡的音樂,選擇一邊聽歌一邊工作。
類似這樣的人性化管理處處都可體現,據大眾狼堡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員工更舒適地工作,在生產的工位上,從木地板到座位的設計方式,都會充分考慮如何讓員工更舒適地生活。
■手記
“冠軍”心得:
對標德國制造要主動更要理性
從柏林到慕尼黑,短短7天時間,南?!半[形冠軍”企業實現了自北向南走讀“德國制造”的旅程。
近日,由南海區工商聯主辦的南海制造業全國“隱形冠軍”德國交流活動行程已過大半,在幾乎一天走進一座城市的學習交流中,南海“隱形冠軍”除了交出了滿滿的“冠軍筆記”,在抵達慕尼黑的首日,交流團內部還專門舉辦了階段性總結會議,以一場閉門會議的方式,再度發現“德國制造”。
在研討總結的過程中,多位南?!半[形冠軍”企業代表主動分享交流體會,其中在針對工業4.0的學習中,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要主動學習,但強調要保持理性,不能盲目開展工業4.0,要學會因企而異。
佛山市南海奔達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長簡偉文認為,在很多人看來,工業4.0看起來非常高大上。但經過考察學習后,他強調,企業在如何開展工業4.0的改造上,要理性思考。甚至工業4.0不一定適合每一家企業,而選擇開展工業4.0改造的企業,也一定要根據自身的行業特點來開展。
“如果你是拖拉機,給你飛機發動機,你也飛不起來?!狈鹕绞邪⒗镯樍旨揖哂邢薰靖笨偨浝眈R燦興也有同感。這位從電商企業走出來的高管認為,面對工業4.0的發展目標,企業必須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所處于怎樣的階段。
他直言,在考察德國一流企業車間的時候會感慨“看到的,自己用不上”。以大眾為例,即使生產線很壯觀,但對于企業來說,設備可以購買,業務模式也可以勾勒出來,但是沒有達到大眾這樣的規模效益,直接套用這種發展模式并不可取。
馬燦興表示,工業4.0是發展的目標,但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基因,去勾勒實現路線,而不能盲目照搬,否則即使把最好的設備買回來,企業也無法達到預想的目標。
在強調理性學習的同時,更多的南?!半[形冠軍”企業也從這次交流中,開始勾勒出學習的路徑。
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副總裁邱波表示,在走進大眾等德國企業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德國先進制造的強大。相比國內目前的發展,她認為中國的先進智能制造屬于正在進行時和將來時。而德國的先進智能制造是現在時,并且正在不斷升級和發展。
結合自身企業的情況來看,邱波認為,國內大多企業的競爭力是建立在工業1.0或者工業2.0,距離工業4.0還有很大的距離。而為了提高企業自身的全球競爭力,目前志高在局部推動智能裝備的應用、創新經營發展模式、搭建生態系統等方面多管齊下。
以搭建生態系統為例,志高正打造全方位、開放性的網絡生態系統,比如在云數據的獲取上與京東、天貓合作,又比如在開放新產品上,以開放的方式鏈接全球創新人才。
世界環境日 天藍 地綠 水清
文萊皇家航空將開通斯里巴加灣市至海口航線
甌海時尚智造小鎮躋身中國最美特色小鎮五十強列第七
新圍、大逕:荔枝文化節助力名優荔枝銷往全國
市經濟信息中心黨支部“六一”節給精準扶貧困難戶兒童送關愛
南?!半[形冠軍”企業首次跨國交流活動走進德國
消防部門發布圣誕元旦消防安全提示
邱麗新:抓好環保問題整改和環保垂管改革 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
新時代森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淺談
堅持問題導向 嚴肅整改落實
團滁州市委召開“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專題警示教育民主生活會
市中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全面提檔升級
臺州灣集聚區管委會克難攻堅做好歲末年初資金結算工作
桑植縣竹葉坪鄉召開“戶脫貧”“村出列”座談會
深情演繹茂名情
汨羅預種1.5萬畝糯稻助力粽子產業園建設
小車突發故障拋錨路上 交警及時熱心幫忙推車
今日我市局部陣雨或雷陣雨
我市病致貧幫扶中心試運行半月,幫扶53名困難群眾
養老和醫改再啃硬骨頭 社保關鍵領域改革或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