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果我不在了,請不要將我埋在土里,請將我放在一個明亮的罐子里,因為我怕黑。”
誰能想到,這段話出自一個十歲孩子的口。為什么這個孩子要說出這番話呢?小小年紀的他又經歷了什么呢?
眼前這個正在朗誦的男孩叫周亦和,雖然口齒不太清晰,語速也很慢,但他很努力的在讀著每一個字,正如他五年來努力和病魔作斗爭一樣。
2007年9月12日,伴隨著一聲啼哭,周亦和來到了這個世界。小亦和的出生,給家住荊門城區的周文虎、李玉蘭一家增添了許多歡樂,一家三口快樂的生活著。然而,在小亦和六歲時,突然開始毫無征兆的嘔吐。
最初周文虎以為孩子得了胃病,可是吃了很多藥都不見好轉,經過醫院檢查,小亦和確診為“髓母細胞瘤”,也就是俗稱的“腦癌”,是兒童顱內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發病率只有兩百萬分之一,可恰巧周亦和就是這“兩百萬之一”中的“一”,這個結果對于周文虎一家來說猶如五雷轟頂。
2013年11月,周文虎帶著小亦和在武漢同濟醫院做了開顱手術,本以為做了手術小亦和就能康復,但是結果小亦和身體各項功能嚴重退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為了讓小亦和恢復平靜,周文虎和妻子在試了很多種辦法后,發現只有開車帶他玩的時候,他的狀況才會好一點。
除了睡眠時間短,焦慮時間長外,小亦和連最基本的吞咽、排泄功能都喪失了。
在照顧小亦和康復期間,有很多人甚至醫生都勸他們放棄這個孩子,說這個病沒法治,投入再多錢和精力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是夫妻倆實在舍不得丟下孩子。
周亦和完全無意識的狀態一直持續了近三個月,突然有一天,奇跡出現了。“有一天夜里十二點多鐘的時候,我發現他突然笑了,呵呵笑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才慢慢好起來。”
看著孩子再一次咿呀學語時的可愛,周文虎和妻子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也從此開啟了漫漫求醫路。武漢、北京、上海、煙臺所有有希望的地方都被夫妻倆跑了個遍,最終他們選擇在北京給孩子做放化療,放化療的同時,周亦和還要吃很多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隨著去北京治療的頻率越來越高,小亦和只能告別學校,配合治療,但是在學校的日子仍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除了學校的學習,周亦和最大的業余愛好就是做手工和畫畫,在周亦和的書房里,貼滿了他在學校獲得的獎狀和各種手工畫。
由于小亦和康復治療的效果不理想,去北京放化療的時間也由最初的兩三個月一次變成了21天一次。在周亦和家的茶幾上,堆放著到各地求醫的火車票。
去北京的求醫路是漫長而艱難的,周文虎和妻子輪換著帶孩子去北京接受治療,為了讓孩子盡量舒適,夫妻倆吃盡了苦頭。
三十多次往返于北京,幾十次的放化療,小小的身軀,承受著成年人都很難承受的痛苦。
盡管與病魔斗爭的日子很難熬,年幼的小亦和依然很懂事,很堅強,看到爸爸媽媽為自己的病奔波勞碌,他也經常說些話來安慰爸爸媽媽,有時候甚至連病痛也盡量忍著,害怕爸爸媽媽會擔心。
從最初確診時的驚恐與無助,到接受殘酷的現實。從武漢同濟的開顱手術到不間斷的放化療。一家人齊心協力共同抵抗病魔,他們從不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只為小亦和期待的眼神,只為了讓他好好活著。新的一天,就會有新的希望。但是幾年治療花費了近百萬。高昂的治療費用將這個本不寬裕的普通職工家庭擊打的千瘡百孔,負債累累,精力與資金都處于崩潰的邊緣。
一個剛年滿十歲的孩子,當病痛折磨的日子幾近占了他人生一半的歲月時,小亦和也和父母一樣痛苦不堪。
出租車可在這些區域上下客
暗流鎮“四個強化”助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新廠社區:開展“計生健康禮包”派送活動
泉州中心市區多個項目考評方案調整
市委統戰部到金川縣調研眉山市對口幫扶工作
荊門患癌男童:如果不在了 請將我放在明亮的罐子里
獨家調查:近八成大學生受訪者想當“畢房族”
肥胖癥容易 引發多種疾病,一定要重視!
市領導看望參加省第八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
雨城區上里鎮B1-03號宗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雨國土資土告字【2018】01號
市實驗小學科技航模表演精彩紛呈
評論:用清新文風書寫時代新風
我市全面整治船舶非法違法行為
九江市長虹小學支教老師為貧困生獻愛心
津南區啟動春季開學學校衛生專項監督檢查
市民扎堆辦理入戶 民警建議錯峰辦理
西安市12345市民熱線管理辦公室一行到市政務辦考察交流12345政府服務熱線工作
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強化措施保障糧食質量安全
從“多頭跑”到“碼上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