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縣萍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火龍果獲得豐收。 (藍洲 攝)
上林縣白圩鎮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順利通過國家東西扶貧協作及自治區“四合一”扶貧核查驗收。今年以來,該鎮更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突出夯實脫貧拳頭產業基礎等“三大突出”舉措,脫貧攻堅頻傳捷報,今年3月,該鎮成為全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現場會的觀摩點。8月6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關于批準開展2018年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的通知》,批準全國254個鎮(鄉)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白圩鎮等廣西10個鄉鎮入選。
強化黨建引領,脫貧拳頭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廣西山水牛公司及高值漁養殖示范孵化基地是白圩鎮兩大脫貧特色拳頭產業。3月16日,上林縣扶貧產業協會成立黨委并成功選舉產生第一屆黨委班子,山水牛公司董事長楊遠澄當選為黨委書記。為進一步爭取社會各界支持并投身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事業,楊遠澄特別擬訂出“黨旗領航·眾籌認養·扶貧扶志”模式,由幫扶者提供1萬元認養資金認養1頭山水牛,每認養5頭幫扶1戶貧困戶,多認養幫扶不限。政府負責提供養牛保險,山水牛公司為貧困戶提供牛犢寄養在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山水牛標準養殖,養大后由公司負責保價回購。認養期限從一年到三年由幫扶者自選,山水牛公司按幫扶年限分別返還幫扶者相應本金及回報率12%、15%、20%的高品質牛肉,貧困戶每年可以獲得價值5000元的牛犢分紅,合作社可以獲得扣除養殖成本及分紅后的養殖收益。
自2016年年底以來,在上林縣澳益公司董事長潘健章推動下,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河清四村黨支部與上林縣趙坐村黨支部簽訂“村對村東西對口幫扶支部聯建”協議,一年多來,趙坐高值漁基地依托廣東高州2000萬元對口幫扶資金,建成占地2300畝高值漁養殖示范孵化基地,帶動周邊貧困戶378人以及其他農戶237人參與產業發展、脫貧增收。不僅如此,趙坐村集體投資85萬元入股澳益公司,每年可獲固定分紅8.5萬元作為村集體收入,村民每年通過流轉土地可獲得超過100萬元的收入。
強化黨建引領,培育發展新生脫貧產業。陳萍蓮自2016年開始到該鎮逢寨村發展果蔬連片種植,眼下已投入600萬元,種下250多畝火龍果、300畝西貢香蕉及臺灣芭樂等,年銷售收入800多萬元。陳萍蓮告訴筆者,自己創業得到了鎮黨委的鼎力支持,在鎮黨委主要領導鼓勵引導下,她決心擔當起帶動貧困戶脫貧的“領頭雁”的社會責任。目前,公司正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吸收周春德等16個貧困戶以5萬元或3萬元貼息貸款入股,入股公司的貧困戶除了每年得到4000元不等的分紅外,周惠明等近10個貧困戶勞動力長期在基地務工,月薪不低于2000元。據悉,目前白圩全鎮培育發展新的帶貧產業成效突出,共建成6萬多畝優質水稻、2萬多畝沃柑基地,還有2000多畝火龍果、1萬畝水產養殖、1000多畝百香果特色產業基地等。
強化黨建引領,樹典型激發貧困戶“我要脫貧”內生動力。“我要以一個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首先爭取做個合格的帶貧‘領頭雁’。”白圩鎮繁榮社區殘疾青年、光華合作社負責人韋忠勇堅表示。韋忠勇兒時患上麻痹癥,左腳幾乎失去知覺,長大后卻能頑強地拄起拐杖外出打工。從2014年起,他和同樣身患殘疾的妻子返鄉,先后養殖黑山羊及肉牛來創業,是鎮黨委在他創業最艱難的時候給他送去技術還幫他想辦法融資。2017年10月,韋忠勇順利通過了脫貧“雙認定”核驗,自家已脫貧并逐步走上致富路,目前僅存欄肉牛就有130多頭,還帶動起韋定強等周邊37個農戶(其中33個貧困戶)逐步實現脫貧、致富。白圩鎮黨委今年7月將韋忠勇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并幫助他完成合作社的選址及硬化產業基地道路等。正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韋忠勇,以不屈不撓創業脫貧的精神力量,激勵起同樣是殘疾人的巫毅等當地貧困群眾的創業及就業激情。 (藍洲 謝紹發)
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榮獲全省衛生計生工作先進集體
我市三次產業用電量首次同時出現15%以上高速增長
保級形勢仍未好轉 留給建業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地道積水 多車被困司機獲救
開展快遞末端網點備案培訓
上林縣白圩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單位
國民體測合格率上升 興起全民健身熱潮
警方提示:商家須防范轉賬截圖被“偷梁換柱”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休寧縣油菜多功能開發利用成效顯著
今起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
安陽市散燒辦組織召開第十三次周例會
讓市民出行更便捷——南明區多措并舉改善花果園片區交通環境一瞥
近期,高新區這些地方將要停電!
今日起 居民醫保集中繳費今天開始
請市民舉報疑似黑臭水體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紅參胡蘿卜種植專業合作社
臺州2017競爭執法典型案例
陳敏到梅縣調研:發揮領頭雁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季度四川人才市場提供崗位超85萬個 市場營銷類需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