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娟 文/攝
貧困戶摘掉了貧困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經過扶貧工作組一年多的全力脫貧幫扶,如今的茗山鄉黃灣村儼然“脫胎換骨”——爭創湖北省旅游示范村、建成了10公里櫻花觀光大道及5公里登山步道、舉辦了兩屆鄉村蓮花節、舉行了首界鄉村春節聯歡會、取得“湖北省綠色示范村”稱號、建成三大“三鄉工程”扶貧示范基地。
2015年12月初,市政府金融辦副主任、“黃石市勞動模范”張今朝,被派駐黃灣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兩年多以來,他與駐村工作組一道,強班子帶隊伍,帶領村兩委凝心聚力,同時夯基礎促產業,以“授人以漁”的方式為村民們尋找致富的項目和機會,將其他地方先進的技術帶進該村。目前,黃灣村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鄉村貧困程度超出想象他深入了解村情明確思路
“黃灣村耕地少、資源缺乏,村民經濟來源以種養殖和外出務工為主,信息交通不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滯后”,這是黃灣村留給張今朝的第一印象。他深知惡劣的自然條件,僅僅是導致村民貧困的其中一個原因,而他要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道路還很長很艱難。
“駐村工作,要求干部摸清村民的貧窮原因,全村都要一一走訪。”張今朝說,貧困群眾的愁容在眼前揮之不去,他內心五味雜陳,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從小就知道家鄉貧困,但絕沒想到黃灣村如此貧困;他也知道部分鄉親生活困難,但沒料到窮到如此地步。
“村民人均年收入遠低于全鄉水平,此次政策納入一對一扶貧幫扶的貧困戶有19戶,貧困人口32人。村里社會事業滯后,村委會辦公環境和硬件設施全鄉最差,沒有像樣的醫務室,也沒有娛樂健身器材;基礎設施落后,水電、路、橋等都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張今朝對記者說。
“剛來的時候,我心里還是很擔心,因為這里是最窮的村。”張今朝說,由于村里資源貧乏,全村耕地總面積864畝、林地120畝、水田面積20畝;經濟基礎薄弱,屬于典型的集體經濟“空殼村”,也是我市最貧困的村,該村還被列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
張今朝與工作組明確扶貧工作思路,以貧困村早日摘帽、貧困戶早日脫貧為目標,以改善貧困村基礎條件、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為主要任務,以“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為總要求,以實施基礎設施扶貧工程、富民產業扶貧工程、公共服務保障工程為抓手,全力打造精準扶貧湖北版“十八洞村”。
黃灣村的貧窮落后還牽動著黃石市副市長、大冶市委書記李修武的心。他多次深入該村,“夜訪”農戶“找窮根”,并組織相關部門召開現場會,就黃灣村的現實情況出謀劃策。同時,李修武要求所有駐村隊員要心懷對人民群眾的樸素感情,把黨和政府的溫暖真正地送進每家每戶,把黃灣村打造成大冶市可復制的精準扶貧樣本。
面對困難積極奔走化解他用實際變化打造新面貌
在黃灣村村民的印象里,曾有兩支扶貧工作隊來過。他們熱衷于送油送米,具體送過多少,沒有人記得清楚。不過,工作隊給黃灣村留下的兩個綽號,他們記憶猶新。一個是“四無村”,是說山上無樹木、水里無魚蝦、地面無企業、地下無礦藏;還一個綽號叫“西伯利亞”,村民起初不懂,后來知道了,荒涼地區的意思。村民們笑笑,并對張今朝說,“誰讓咱們村窮呢?”
帶動村民脫貧,張今朝遇到了很多困難。由于村上集體收入微薄,上級項目資金有限,全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道路坡陡路窄,路面破損嚴重,多條道路未硬化。面對困難,張今朝常常感到巨大壓力。為此,他積極對上爭取項目資金,全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在溝渠硬化、道路建設、山坪塘整治上做出了努力。
為使村民能脫貧致富,張今朝一邊盡力為村民創造條件解決困難,一邊還堅持“幫窮不幫懶,扶貧先扶志”的觀念,積極加強對貧困戶的思想教育,激發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樹立其自力更生的意識。
張今朝和扶貧工作隊從改善村容村貌著手,徹底改變黃灣村的精神面貌。
據了解,扶貧工作隊在籌集資金、協調項目上總投入達到300多萬元,完成黃灣—均畈、黃灣—大魯“斷頭路”硬化及拓寬776米、“戶戶通”道路500米、“組組通”道路600米,維修拓寬張俊益至黃灣村港橋1座,協調完成6個自然灣低壓電網改造,更新變壓器4臺,更換電線桿50根,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挖掘門口塘3口,協調自來水管道安裝到村,保障了村民飲水安全。啟動“平安黃灣”建設,在村4個主要路口安裝監控探頭。協調電信局,完成弱電線路改造。
轉變思維創新扶貧方式他為扶貧村脫貧竭盡全力
“學會用心、用情工作。”張今朝說,剛到村時,群眾對他們很不信任,有的說他們是“走過場的”。為此,他下定決心,要用心做事,用情去贏得群眾的信任。
張今朝主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時,要求各黨小組深入學習中央、省、市各級強農惠農政策和扶貧開發政策。18名黨員每人結對幫扶一戶貧困戶,每周入戶幫做家務、拉家常,了解貧困群眾的生活情況,拉近了黨員與貧困群眾的距離。
“每當走進貧困戶家中時,心中都會受到極大震撼,頓感責任重大,暗誓一定要通過努力,讓更多的貧困戶早日走出困境。”張今朝笑著對記者說。
經過多方走訪和觀察,他認為黃灣村適合圈地種植。于是他協調引進種植大戶,建起了占地1000畝的荷花基地,2016年又擴建至1200畝。2017年按照“三鄉工程”扶貧思路,黃灣村召回兩名在外創業的老板回鄉,利用閑置鞭炮廠建成兩個產業扶貧基地。其中,1000畝菊花種植示范項目可安置300名貧困人口就業,格尚新型裝飾材料公司可安置100名貧困人口就業,進一步謀劃集體和個人入股,走共同富裕道路。如今村集體每年享受的分紅可達11萬余元。與此同時,黃灣村還建起了280畝的油茶基地,120余畝的水果基地里也種上了桑葚、冬棗、美國布朗李等果樹,全村18戶貧困戶均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紅。2016年底19戶貧困戶按期脫貧。
張今朝說,小康目標尚未實現,離開扶貧一線有點遺憾。不過,他表示要轉換扶貧思維,積極研究金融扶貧及金融推動鄉村振興的路徑和辦法。今年重點推動金融扶貧,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引導資本下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謀劃農業企業成板塊上市,推進我市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方向轉變。
25個“新部門”全部亮相 機構改革向縱深推進
網紅“鋼琴樓梯”被視頻拍攝者“霸占” 西安地鐵提醒:享受樂趣同時不要影響其他乘客
10歲男孩獨自回家走丟熱心交警幫其找到家人
郵政招聘35人要求45周歲以下
??凇熬G豆湯”媽媽去世:一份清涼 今生不相忘
張今朝:扎實工作換扶貧村“脫胎換骨”
眉山人社“四再”強力推進“一號工程”
簽訂長效管理目標責任書
黃巖區外僑辦辦事項目進辦證中心
我市召開工作推進會
蘇州市進一步加強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標后管理
老絲瓜(何童)
市國資委、沙市區禁毒辦聯合開展駕駛員禁毒宣傳活動
市中醫醫院與廣東省中醫院中醫經典科建立專科聯盟
“我心目中的人民公園”有獎征文、攝影及金點子活動
商事“一卡通”改革成效顯激發市場經濟潛力
晉江:弘揚見義勇為精神 志愿者在路上
76歲老人突發心臟病 鄰居救了她的命
霉變食品按消保法進行處理 超市方真誠向消費者道歉
南寧高新區7個項目開(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