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部分住渝全國政協委員視察重慶渝北區城北污水處理廠。市政協供圖 發
3月6日北京6時訊(特派記者 伊永軍)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已于3月3日在北京開幕。截至目前,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已相繼提交了“關于支持重慶加快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的建議”和“關于支持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建議”兩份聯名提案。在第二份聯名提案中,委員們呼吁,應加強對重慶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統籌指導,支持重慶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等。
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統一
住渝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關于支持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建議”的聯名提案中提到,支持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意義重大,有利于更好改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有利于更好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
提案中稱,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地區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重慶境內長江流程679公里、居上游各省區市之首,三峽庫區重慶段水容量300億立方米、占庫區總容量的76.3%,其水、土、大氣、生態資源狀況和生態環境的變化,對長江中下游地區都會產生敏感的影響。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有利于強化水土資源“固定器”、生態風險“緩沖器”、環境污染“過濾器”、江河流量“調節器”等生態功能,筑牢橫亙在長江上中游交界處的“綠色長城”,進一步改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障三峽工程安全運行,維護長江中下游乃至更大范圍地區生態安全。
重慶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和三峽庫區的主體區域,有好山好水的自然基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個、世界自然遺產2個、5a級景區8個、4a級景區76個、自然和人文景點300余處,自然風光秀美,人文積淀深厚,山水城市獨具魅力,長江三峽更是舉世聞名。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是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外在行動,有助于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具有良好基礎
提案中還表示,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具有良好基礎。重慶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成效明顯,切實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嚴格落實產業禁投清單、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堅決禁止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重化工項目、在5公里范圍內新布局工業園區。
重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目前已全面推行河長制,飲用水源和河庫管護得到加強,全市地表水總體水質良好,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著力控制交通、工業、揚塵、生活等大氣污染,突出聯防聯控,增強監管能力,去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03天,比2013年增加97天,pm2.5、pm10分別比2013年下降35.7%和32.1%。
此外,重慶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大力實施污染企業環保搬遷,累計關閉搬遷256家重污染企業,主城區基本實現沒有燃煤電廠、沒有燃煤鍋爐、沒有化工廠、沒有鋼鐵廠、沒有水泥廠和燒結磚瓦窯。大力發展環保綜合服務、資源綜合利用、環保技術裝備等產業,環保產業產值占到全國的6.3%。
目前,重慶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健全環保風險防范機制,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近年來,全市未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事件。
委員出謀劃策:加強統籌指導開展示范創建
因此,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們在此份聯名提案中建議:
加強對重慶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統籌指導。懇請從國家層面制定支持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指導性文件,明確總體要求、階段目標、量化指標、重點任務等,重點支持重慶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懇請將重慶作為“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改革試點,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力求為破除長江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分散交叉”“多頭監管”先行探路、取得經驗。懇請國家建立省際間重點區域和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機構,統一規劃沿江產業,統籌協調跨地區、跨流域的聯動治理,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和工作指導,推動各省區市步入共同打造長江生態屏障“大保護”時代。
支持重慶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懇請國家加快推動渝東北、渝東南和大婁山生態屏障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懇請國家支持重慶永川、璧山、梁平等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推動探索中小河流域水生態文明建設。懇請國家支持重慶璧山等區縣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重點支持在增加生態產品供給、創新生態價值實現體制機制、打造綠色惠民和綠色共享品牌等方面的探索試驗。
加大對重慶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資金投入。懇請加大對重慶水污染防治資金支持力度,將重慶納入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將萬州、開州、豐都等17個區縣分批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懇請將重慶納入第二批國家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鼓勵重慶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權融資等方面改革創新。懇請國家進一步健全“長江經濟帶”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突出沿江流域各地主體責任,強化中央財政獎勵引導,深化異地開發、技術援助、解決就業等補償方式,有效調動長江上游省區市流域治理積極性。
棠下鎮創建垃圾分類示范鎮
廣元女兒王嵐演繹諜戰劇7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
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啟動“安全生產月”系列宣傳活動
長沙今天小升初微機派位 新增約3000多個初中優質學位
凌云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顯成效
住渝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支持重慶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推動石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化楓林街道傳達貫徹全國兩會精神
巴州區花溪小學:開展防震減災應急逃生演練活動
市城管局團委組織參加單身青年聯誼活動
盛京皇城計劃三年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陽泉革命傳統教育學院成立
京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
黨的民族政策放光芒 桂林龍勝縣舉辦紅色文化研討會
市住建局大力開展建筑工地標準化建設管理工作
楊浦控江凝聚服務促發展 當好企業“店小二”
“村小二”干得好,月入能過萬——從電商創業細胞看泉州鄉村振興
雞西市安監局加強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監管工作
學精神強作風 宜賓縣畜牧人再出發
胡衡華調研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