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吃貨們
你知道什么是“水中碧螺春”嗎?
清明過后
蘇州人喝罷新茶
便有一碗老蘇州心心念念的時鮮貨上桌了
它就是
太湖莼菜!
莼 菜
莼菜又名水葵
是多年生的草本宿根植物
莼菜的生長對氣溫很有要求
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
只活在攝氏15度到30度之間
過了界就停止生長
其對水質有要求
稍有一點污染不潔
就大片大片死去
也算是植物界的處女座
——難搞、挑剔又傲嬌
可誰叫人家偏偏天生麗質——
吃過的人都知道
莼菜連葉帶梗
都附庸了一團凝凍式的果膠
這也是莼菜,最有資格擺架子的原因
莼菜自古就被視為珍貴蔬菜
鮮嫩滑膩,用來調羹作湯,清香濃郁
和姜醋作羹食,大清胃火
消酒積,清熱解毒,殺菌消炎
防治貧血、肝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水中碧螺春
太湖莼菜可與碧螺春茶葉媲美
兩者同樣是碧綠的
同樣是卷曲的
故莼菜素有“水中碧螺春”的美譽
東山的四月
餐桌上總少不了莼菜
東山的小伙伴們的童年記憶里
一定有這一抹嫩綠
東山村邊湖里永遠躺著幾只沒篷的船只
那是家鄉人用來采摘莼菜而備的
▲采莼
每年的這個時候
大名鼎鼎的東山太湖莼菜開始采摘
一直可以持續到秋天霜降
太湖莼菜和碧螺春一樣
都是一芽一葉采摘的功夫活
采莼菜是非常艱苦的勞作
春寒料峭,湖水冰冷
村姑蹲在菱桶里
雙手浸在水里、伸進莼菜叢
一個嫩芽、一個嫩芽采摘而得
一到采摘季節
莼菜水田里就會有農民匍匐在木制菱桶中
這樣的姿勢
要保持八九個小時
時間和體力上都是考驗
吃莼菜不忘采莼人
莼菜的美味
除了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也凝聚著東山采莼人的辛勞汗水
莼菜和魚可以說是絕配
除了鱸魚
江南人也喜歡用太湖銀魚、昂刺魚
或塘鯉魚來做莼菜湯
味道之鮮美不輸鱸魚
對鮮美的莼菜來說
過多的調料和輔料都是累贅
反而破壞莼菜的清雅之氣
莼菜湯是最容易的做法
只要用鹽一打,開水一焯
放入幾勺食鹽就可烘托其精華
莼菜的幼葉與嫩莖中含有一種膠狀粘液,食用時有一種細柔滑潤清涼可口的感覺,并有一種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極好、風味獨特。
芙蓉莼菜湯
這道菜大限度地還原了莼菜本來的味道,湯中若有似乎的蛋花吃進嘴里和莼菜又是兩種不同的口感,除了好吃以外,這道菜還能清熱解毒,天氣熱的時候吃再好不過啦!
莼菜銀魚羹
這是一道極具蘇州風味的佳肴。銀魚鮮香爽滑、莼菜柔軟清新,配合著豆腐和火腿丁,鮮得連眉毛都掉下來!
莼菜羹有多好吃?
傳說西晉時
在洛陽為官的張翰因思念家鄉的莼菜羹、鱸魚膾
毅然辭官回鄉
這便是“莼鱸之思”的由來
對
就是美味到讓人連官都不想做了!
不要官位要美食
這位張翰先生我敬你是個吃貨!
吃貨們
看到這里
思鄉的你
吃貨的你
是不是想立刻來太湖邊
品嘗這難能可貴的美味了!
市城管對環衛工作進行調度
“農民英語專家”秦士田舉辦英語講座
小龍蝦更肥美,大米更香糯 稻蝦共作讓稻田變“聚寶盆”
中共徐州市環境保護局黨組關于巡察整改情況的通報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養豬場”早已取締 變電站符合國標
蘇州人心心念念的這一碗“水中碧螺春”終于上市啦!
溫嶺屠宰執法大隊帶著法律法規進市場
美國更新高血壓定義標準 參照美版新標你達標了嗎
經貿學校師生給年邁老夫妻義務拍攝婚紗照
異地葡萄品種在華安高安試種成功
市審計局行政處黨支部召開組織生活會
尉氏縣新尉工業園區多部門聯動 全面敲響暑期防溺水安全警鐘
資興市開展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應用遠程培訓
民警救助老人
玉龍雪山首次監測到了血雉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市政府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高新區科苑社區“多舉措”強化生育全周期服務
滇越鐵路影像展本周五開幕
少年成長勵志必選項,國慶節跟老師記者一起去井岡山(名額有限)
從新能源產業看我市產業結構優化 “湛江智造”秀出產業新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