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建好后便荒廢在此處。(鐘妃彬 攝)
●本報記者 鐘妃彬 曾舒婷
近期,本報“民生一線”欄目收到多名蕉嶺市民反映,蕉嶺藍坊鎮大地村部分村民家中多年來自來水渾濁,有時甚至無水可用,幫扶單位曾投資10多萬元建設飲用水蓄水池卻未啟用不知是何原因?日前,記者深入蕉嶺縣,實地調查了解大地村蓄水池建而未用的實際情況。
多年來自來水渾濁,幫扶單位2013年投資建設蓄水池至今未啟用
在大地村,村民湯叔告訴記者,受地形、水源和用戶分布等因素影響,多年來,每逢降雨頻繁或是用水高峰期,部分村民就陷入自來水來水渾濁甚至是無水可用的窘況。為此,幫扶單位于2013年投資10多萬元建設了一個蓄水池。然而,蓄水池建好后卻至今未啟用。在村民與村委干部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當年修建的蓄水池旁,只見水池并未接通任何管道,周邊荒草叢生,蓄水池形同虛設。“10多萬元建設的蓄水池就此荒廢,著實不應該。”同行村民告訴記者,部分村民對蓄水池建而未用一事意見頗大。
前期缺乏科學調研和規劃,后期缺乏管理致蓄水池變成廢池
建設蓄水池本是一項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為何建好后卻荒廢至今?帶著疑問,記者聯系了大地村村委和藍坊鎮政府。藍坊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為解決大地村龍三、東聯、南聯、田心4個小組飲水困難的問題,由南沙幫扶單位投入資金對正在運行的飲水工程升級改造。第一期投入10萬元,至2014年1月完成蓄水池的建設,并用以獎代補的形式對4個小組的自來水建設工程進行補助。2014年12月,投入5萬元改善東片居民飲水工程。
據了解,該自來水項目由南沙幫扶單位出資,具體建設由村委會組織實施。由于前期缺乏科學調研和規劃,建設前對水源地供水量預判不足,承包方對建成后的管理沒有與用水戶達成協議,在改造過程中自來水承包方以改造資金不足為由,要求原所有用水戶重新繳交入戶費和提高水費,導致部分原用水戶不愿使用該飲用水,自行解決飲水問題。用戶越來越少,承包方就不愿再投入資金完善后續設施,致使蓄水池建成后沒有按原計劃并網到原有的自來水管道供大家使用。在2017年度實施的大地村村村通自來水項目中,縣職能部門經過實地勘測,認為已建蓄水池所在地的水源不能滿足村民的用水需求,所以另行選址,因此水池荒廢至今。
此外,據部分村民反映,2013年至2015年,廣州南沙區珠江街道辦事處、城管局、資產經營技術開發總公司先后投入763.9888萬元幫扶大地村,然而多年來部分村民卻連潔凈的自來水都用不上。為此,有村民曾要求當時的村委干部公開關于扶貧項目的村務財務,但從未公開。記者還了解到,2013年時任大地村原支部書記、村主任黃永輝因為扶貧資金使用涉及違法違紀問題已被紀委立案,并移送司法機關調查。而對于扶貧項目的更多詳情,記者未能再了解到。
村村通自來水項目已實施,村民4月底前可用上潔凈水
蓄水池建而未用,飲水工程不了了之,村民何時才能解決飲水問題?蕉嶺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藍坊鎮大地村飲水困難問題,按照2015年制定的《梅州市蕉嶺縣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大地村村村通自來水項目列為2017年度計劃,并在2017年4月份進行招標。該項目投資總額約160萬元,水池設計容量150立方米,管網長度7.5公里,受益人口可達85%。該項目原計劃安排在2017年7月中旬進行勘探設計,9月份進場施工,2017年底完成建設,因該項目在勘測、水質檢測、征地等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導致該項目于2017年11月才開工。現該工程已完成工程進度的90%,預計在4月底前可完成并通水。
哈爾濱市人社局領跑大數據政務 零距離服務市民
我市去年進出口總額位居全省第二比上年增長15.6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71個百分點
寒冬送溫暖 真情暖人心
宜賓南岸凱德廣場更名為“宜賓印象匯”
江永富硒紅薯暢銷東盟
飲用水蓄水池建好4年未用!民生工程為何未得民心?
最低3.4℃!強冷空氣影響大,佛山多方舉措暖民心
我市5所中小學圖書館榮膺“全省最美校園書屋”稱號
油榨社區16支治安巡邏隊共筑防護網 協力保平安
青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青島市水利局 全面做好防汛防臺風工作
重慶市啟動鄉村振興綠化行動
你以為橋頭荷花節只能看花?out啦!今年有10多項活動等你參加!
中國短視頻產業基地落戶廈門
養蜜蜂走上致富路,土蜂蜜釀甜蜜生活
日照最好玩的水上樂園竟然是這里!
江門中考總分調整為840分 英語提高聽說分值
休寧:稅務部門加速辦稅窗口融合
淄川區“多規合一”初步方案成果審議會召開
青年企業家赴煙臺開發區蓬萊龍口考察
“五大創新”為延安新經濟發展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