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是深圳當之無愧的最早、規模最大、發展最成熟的商圈。據悉,為了順應現代商業發展的潮流和體驗式消費,羅湖正著力于把東門目前的萬人次人流量轉化為對創新產品的消費,促進東門商圈的商旅文融合發展。
事實上,坊間一直流傳有“不來東門,就不算到過深圳”的說法。《詩經》云:“出其東門,有女如云。”作為深圳最早的百貨市場東門,也一直是個“有女如云”的商業地帶,市聲喧嘩中承載著城市的變遷。
但很多人不知道,東門有著一頁堪稱厚重的歷史。根據清康熙勒文謨纂修的《新安縣志》描述,“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這個“深圳墟”,就是俗稱的“東門老街”。東門老街明清以來已是遠近聞名的重要墟市,這里居于香港和廣州之間,地理環境獨特,華洋交雜,人文薈萃,廣東三大民系廣府、客家和潮汕的民眾在此聚集。
許多到過東門的游客都會發現,在東門老街廣場矗立著一幅鑄銅壁畫《老東門墟市圖》,勾勒出了一幅店鋪林立、客流熙攘的嶺南民俗風情,仍能讓人們感受到明清時期東門墟市的繁華。南慶街上正在把脈的藥鋪郎中、鴨仔街上負肩前行的轎夫和手提皮箱的西裝客、上大街旁肚圓腸肥的金鋪老板……仿若一幅深圳版的“清明上河圖”。
但不容回避的是,由于受商業業態重復嚴重等因素影響,今天的東門雖然業態豐富,但整體檔次不高。在互聯網等沖擊下,近年來東門步行街以服裝零售為主的商廈月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羅湖區提出申報創建“國家消費型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東門步行街是轄區主力商圈,當仁不讓地要承擔起屬于它的使命,對它進行改造升級自然也勢在必行。
為東門傳統商圈融入創新創業的時代元素,無疑是擺在東門面前的一條轉型之路。但與此同時,如何進一步挖掘、整理東門的歷史記憶,也是一個值得考量的話題。作為深圳的商業老字號,東門構成了深圳記憶的縱深,實現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將使東門呈現出一種老樹新枝式的獨特魅力與風情。
通道隴城鎮:炎炎夏日創衛忙
傳達學習省委十四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
渝湘高速將迎返程高峰 這份避堵線路get下
南通食品4月安全監督抽檢合格率超九成 12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11批次為散裝白酒
海鹽縣交通運輸局召開安全生產暨春運工作部署會議
有一種城市風情叫老樹新枝
建湖縣恒濟鎮 加快物聯網小鎮建設
今年溫州居民存款增速走下坡路 你的錢為什么存得少了?
隨州市食藥監局專項整治白酒小作坊
多地現“網約護士”,將“曇花一現”還是必然趨勢?
九旬老人拾金不昧 苦尋失主完璧歸趙
水中覓清涼
中小學開學第一課軍體色彩濃
蕭山涉企公務活動推行“親”“清”聯系監督卡
江華:S356涔沱一級公路路基全線鋪通
蚌山區組織開展坍塌大棚應急救災工作
省委調研組蒞同調研
平邑經濟開發區強化學習教育 推進機關黨的建設
全市債務管理工作會議要求:切實增強風險意識科學管控政府債務
80、90后為創業主力 前三季度合肥新增市場主體近1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