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出臺《關于精準施策綜合幫扶涼山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從產業就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禁毒防艾、安全住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財稅金融、國土政策支持、綜合幫扶、社會幫扶、解決自發搬遷扶貧盲區問題、精神扶貧等12個方面提出34條政策措施,精準支持涼山脫貧攻堅。
12個方面34條政策措施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在實施過程中,有哪些重點難點,具體怎么干?帶著問題,本報記者走訪省級相關部門、專家學者,對《意見》進行詳細解讀。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解讀。敬請關注。
今年將繼續加大對涼山州農業品牌建設工作的支持力度,著重培育“大涼山”品牌,推介雷波臍橙、椒魁青花椒制品等4個品牌農產品
成都·大涼山農特產品加工貿易園區已選址簡陽,涼山-樂山飛地經濟產業園區、昭覺農特產品加工園區等也在加緊推進建設
涼山州1618個貧困村建立了貧困勞動力基礎信息、就業培訓、轉移就業、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五個名單”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精準施策綜合幫扶涼山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中,“進一步加大產業和就業扶持力度”居首位,包含5條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
如何看待這些政策措施?實施中有哪些重點難點?下一步具體怎么干?記者走訪省級相關部門、專家學者,進行深度解讀。
看生產 要種得好還要叫得響
“插根扁擔都能發芽。”在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看來,涼山州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光熱豐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資源富集,開發潛力巨大,“但目前特色產業不成規模,產業鏈條較短,品牌與市場挖掘不夠,資源優勢沒能變成脫貧產業優勢。”
如何充分發揮涼山州自然資源優勢,是《意見》聚焦的一個重點。《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苦蕎、煙草、馬鈴薯、高原水果、肉牛羊等特色種養業,鞏固提升核桃、花椒、板栗等特色經濟林基地質量。
“怎么種好,是一個難點。”省農業廳果蔬專家祝進拿起一個蘋果解釋,同樣的品種,同一塊地,同樣的氣候條件,如果種植和管護技術跟不上,收獲的果實品質差異很大,“種得好,豐產豐收;種得不好,收益大減甚至滯銷。”
種好,離不開技術人才隊伍。目前,涼山州的一些深度貧困縣,農牧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留不住人、引不進人的現象比較普遍,農技推廣力量薄弱。有的縣農牧局經作站5個工作人員,只有1個懂果蔬種植專業技術,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編制空缺率為38.8%。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認為,《意見》提出在當地遴選培養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培育一批農業科技示范戶和新型職業農民、統籌協調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對口幫扶貧困縣等措施,切中要害,務實管用。
下一步,省農業廳將繼續強化人才培訓:全覆蓋培訓駐村農技員和農業專家服務團、農技巡回服務小組的專業技術人員,縮短知識更新周期和科技成果轉化距離;重點培訓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等;通過集中培訓、院壩交流會、現場示范、農民夜校、一對一指導等方式,持續培養壯大農村技術隊伍。
種得好還要叫得響。《意見》提出,重點培育涼山州優質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大涼山”,加快“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建設,到2020年貧困縣“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突破50個。
“去年,我們向社會公開推介了全省50個優質品牌農產品,包括涼山州的會理石榴、鹽源蘋果。”省農業廳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大對涼山州農業品牌建設工作的支持力度,著重培育“大涼山”品牌,推介雷波臍橙、椒魁青花椒制品等4個品牌農產品。
看銷售 要賣得出還要收益高
昭覺的野生蜂蜜、木里的羊肚菌、會東的馬鈴薯……登陸天虎云商電商平臺,會發現在售的涼山州特色農產品越來越多。
“益農信息社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認為,《意見》提出到2020年涼山州貧困縣建設益農信息社1132個,這將促使當地形成“線上農業”“線下農業”融合發展格局,助力農戶、產地、合作社、平臺和用戶共贏合作機制的建立。
《意見》的含金量遠不止這些,賣得出后,還要收益高。
今年春季,西昌洋蔥一度遭遇銷售難題,不少蔥農豐產,賺到的錢卻不多。菜賤傷農,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深加工,初級農產品沒有納入產業鏈條,成為孤島產業。
6月中旬,省農業廳深入美姑縣調研發現,目前該縣還沒有一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初加工設施設備也幾乎為零。近年來,該縣馬鈴薯、苦蕎、美姑山羊、巖鷹雞等農產品產量增長較快,但因缺乏相應的加工企業,商品率不高、產品附加值低,農戶增產不增收的現象依然存在。
“提高農產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水平,是難點也是重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產業園區處處長張海笑表示,涼山的苦蕎、繭絲、油橄欖、松籽、馬鈴薯、高原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優勢突出,但精深加工一直是短板。在他看來,《意見》提出的加強農產品加工和“飛地園區”、產業融合園區建設,推進州內和“飛地園區”農產品精深加工,是一條重要路徑,值得大力探索。
目前,成都·大涼山農特產品加工貿易園區已選址簡陽,涼山-樂山飛地經濟產業園區、昭覺農特產品加工園區等也在加緊推進建設。“這樣可以有效集結成都、樂山等地在農特產品精深加工方面的優勢,助力涼山高點起步,為更多園區建設積累先進制造、運營經驗。”張海笑說。
“以前農業主要著眼種植養殖,現在則強調在生產基地基礎上大力發展加工業,我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有優勢,產業園還要實現三產深度融合發展。”省農業廳產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提出支持貧困縣到2020年分別建設一個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這將成為貧困縣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今年1月17日,省農業廳認定200家第二批省級示范休閑農莊,其中涼山州有8家。下一步,省農業廳將對涼山州加強指導,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推進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新建一批農業主題公園和美麗休閑鄉村,推動當地休閑農業加快發展。
看就業 要增就業還要促脫貧
今年3月,涼山青年康康離開老家,和25名木里老鄉坐上直達廣東佛山的大巴車,他們中的90%來自貧困家庭。經過統一培訓和實習,如今他們已經成為當地一家公司的員工。“月工資四五千元。”康康說,如果自己干得好,不出兩年就能還上家里的借款。
去年,涼山州共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27.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6.24萬人;實現勞務總收入207.49億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勞務收入7.3億元。
“目前,涼山州貧困勞動力總量偏大、就業規模偏小、培訓需求突出的局面還沒根本改變,只有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和引導,才能讓精準脫貧‘事半功倍’。”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意見》特別提出,組織內地技工院校開展對口培訓、訂單培訓,鼓勵園區、企業、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幫助”。
據介紹,省人社廳在涼山州1618個貧困村建立了貧困勞動力基礎信息、就業培訓、轉移就業、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五個名單”。今年已開展“送崗位下鄉入村”、專場招聘會等活動200余場,跨地區有組織勞務輸出貧困勞動力1.6萬人;大力開發鄉村保潔、道路維護、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對9682名貧困勞動力進行托底安置。
“《意見》目標導向非常明確,具有很強的可執行性。”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抓好就業技能培訓全覆蓋、拓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新渠道、做好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等。
具體來講,通過“送培訓下鄉”“扶貧專班”“一幫一”對口幫扶等多種培訓方式,力爭在3年內實現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所有未就業的貧困勞動力至少培訓1次;加強省內外對口幫扶,依托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聯合廣東共同促進貧困勞動力省外轉移就業;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和部門力量,共同開發深度貧困縣公益性崗位,重點安置特困勞動力。
新手超車逼停公交?“路怒癥”要不得!
福州城區水系治理實現全域系統治理
衛生改革聚焦百姓身體健康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安陽市務實調研助推科學決策
接地氣轉作風 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運價擬調整為每2公里7元
靠山吃山 大山如何種出“金寶貝”——《關于精準施策綜合幫扶涼山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解讀①
九江實驗中學在市第七屆中小學生、幼兒園藝術展演中斬獲驕人成績
外逃17年的“百名紅通人員” 賴明敏回國投案
岳塘區岳塘街道:實施人才“火車頭”計劃
交通運輸局重拳頻出防治大氣污染 護航十九大
沙縣召開2017中國(沙縣)小吃旅游文化節20周年活動工作小組工作匯報會
湖州市交通集團開展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志愿服務活動
紹興市優秀QC小組活動成果評比揭曉 我市企業獲佳績
重陽送關愛,敬老我傳承
白石洲一公寓要求全體租戶限期搬離 租戶:太突然
江華食藥工商質監局開展月餅市場檢查
受種兒童接種百白破疫苗的總劑次不超過5劑次——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解答疫苗接種有關問題
市糧食局專題學習《憲法修正案》
建設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構筑承德全域旅游新格局
鄰居養雞起爭執 民警化解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