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棚村位于安陸市洑水鎮西北部低崗丘陵地帶,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28個自然灣,185戶,68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30戶共70人。全村土地貧瘠,地廣人稀,是安陸市57個重點貧困村之一。 2015年以來,在孝感市、安陸市兩級駐村工作隊的精心幫扶下,在殷棚村“兩委”和全體村民的不懈努力下,殷棚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如期實現了村出列、戶脫貧,基礎設施全面改善,村莊環境大幅改觀,公共服務全面提升,產業培育初具規模,民生保障普惠共享,基層黨建全面加強。在脫貧攻堅中,駐村工作隊和殷棚村“兩委”大力推進精神扶貧,狠抓“兩扶”工作,殷棚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鄉風文明和鄉村文化建設卓有成效,為精準扶貧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以精神標識凝聚人心力量。精心設計出殷棚村標,凝結了“為了殷棚不再貧困,為了百姓不再貧窮,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提煉出“自強、奮斗、脫貧、富美”的殷棚精神和“持志、苦干、衛生、感恩”的殷棚風氣,在村活動場所、公路兩旁懸掛、張貼宣傳。制成以習總書記肖像為主體、殷棚精神和殷棚風氣相輝映的中堂畫,送到每家每戶在堂屋張貼,激發村民的感恩之心、苦干之志,“脫貧感謝習主席,致富不忘共產黨”。
以設施完善提升文化保障。2017年,殷棚村建成3000平方米的村級文化廣場,并配備管網、綠化、燈光、站石、運動健身器材等設施,成為廣大村民日常休閑娛樂、開展文化活動的好地方。2018年2月,孝感市老年書畫協會就在該廣場舉行了贈春聯活動,向殷棚村民贈送春聯300余副。殷棚村還對原辦公樓進行了改造,依托建成了330平米的村敬老互助中心,成為留守老人休憩、娛樂、聚會、互助的好去處。通過逐步更新,殷棚村農家書屋配備各類書籍千余冊。
以表彰先進彰顯鄉風文明。2016年以來,殷棚村先后舉辦了兩屆鄉風文明表彰活動,表彰了20多名在鄉風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村民典型,他們中既有不等不靠、吃苦耐勞的脫貧致富標兵,不甘落后、積極進取的自立自強標兵,整潔庭院、美化環境的美麗庭院建設標兵,還有崇德向善、言傳身教的好老人,熱心公益、和諧鄰里的好村民,尊老愛幼、家風淳樸的好家庭。通過鄉風文明表彰,激勵了全體村民踴躍參與營造弘揚道德風尚、倡導文明新風的淳厚氛圍,2017年被評為安陸市文明村。
以農耕文化留住鄉愁鄉韻。2017年,殷棚村建成200平米的農耕文化展廳,通過廣泛搜尋征集和村民積極捐贈,將散落于村、戶的景觀石、樹木以及體現農耕文化的水車、織布機、石磨、木鞍、升斗等傳統生產、生活用品實物200多件,進行集中展示,體現農耕文化特色,留住了記憶和鄉愁,在廣大村民和在外游子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以綠化凈化共建美麗家園。近年來,殷棚村在荒山荒坡、活動場所和道路兩旁,陸續栽種桃樹、梨樹、油茶、楠樹、紅葉石楠等達13萬株,面積1200畝以上,既綠化了荒山、美化了村莊環境,又產生了產業經濟效益。殷棚村大力推進鄉村清潔工程,制定衛生清潔標準,完善垃圾清運設施,新修建垃圾池15個,發放垃圾桶210個,聘請保潔員5人,做到了戶有垃圾桶、灣有垃圾箱、村有中轉站,潔凈度灣灣組組一個樣。同時,鼓勵各家各戶清潔、整治、美化庭院,評選了美麗庭院建設標兵,對房屋庭院建設達到標準的,進行了物質獎勵。(安陸市洑水鎮 李國臻)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五個咸豐”——專訪咸豐縣委書記鄭東來
湯涌率團赴宿遷學習考察白酒產業發展
洛南精準發力促脫貧攻堅任務完成
金銀花山楂湯趕走傷風感冒
農業農村部領導來我市指導救災及災后恢復生產 楊東奇劉曙光陪同
安陸市洑水鎮殷棚村:鄉風文明助力精準扶貧
2018年度中華之星國學少年薈深圳市復選進入廣東省決選名單(小學組)公布
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劉鐵堅主任率隊慰問困難群眾
今日起恢復執行尾號限行規定---蘭州交警發布交通流量預判
市場食品快檢讓市民吃上“放心菜”
“影像記憶?愛滿重陽——我是改革開放40年見證人” 主題義診攝影活動12日在長春公園舉辦
煙苗大田移栽忙
高新區板塘街道全面落實“四責四諾” 深入推進精準服務群眾工作
系列活動慶“三八”
信州區人民武裝部赴秦峰新塘小學舉行“情暖人心愛心捐贈”儀式
市建委提振精氣神,水系聯排聯調助力城市管理——邢臺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蒞臨聯排聯調中心考察交流
修補親情“裂痕” 執結“兩難”僵案
重慶市政府藍天行動督查組通報16個突出問題
貓頭鷹從天而降飛入江陵一村民家中
全國黨報網站總編輯看天津:“氧吧”暢快呼吸 “廚房”融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