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抑郁癥為何通常伴有睡眠問題?盡管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早在百年之前已為人類所知,其背后的“所以然”卻長期不甚明晰。復旦大學今晨(北京時間26日凌晨)發布一項成果,由該校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教授領銜,與來自英國華威大學、牛津大學等研究人員組成國際合作團隊,首次在腦神經機制層面為這一問題給出答案。其研究結果顯示,外側眶額皮層,楔葉以及背側前額葉皮層等腦區共同構成抑郁問題與睡眠質量關系的腦神經環路基礎。這一研究首次發現了抑郁癥與睡眠問題的共病病理機制,有望為改善大眾尤其是抑郁癥患者睡眠質量問題,甚至治療抑郁癥帶來革命性突破。
抑郁與睡眠問題是慣常影響現代人群的兩大心理健康困擾。當今社會,由于工作時間過長、夜生活過多以及依賴電子產品等原因,約三分之一的人群都存在睡眠質量較差,睡眠時間不足等問題。同時,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統計,全球有超過3億抑郁癥患者,近十年來增速達到18%,其中,中國就有5400萬患者。抑郁癥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殘的首要因素之一。
不論是在臨床醫生抑或患者自身的反饋中,抑郁癥與睡眠問題都總是“相伴相生”。臨床上,70%的抑郁癥患者有睡眠問題,而有睡眠問題的群體患抑郁癥或焦慮癥的風險亦顯著高于睡眠正常群體。“事實上,兩者間的緊密關系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發現了。但前人對兩者關系背后的腦機制還不清楚。”研究團隊成員、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青年研究員程煒說,他們的研究出發點,其實是個早已“知其然”的“老問題”。
團隊從當下流行的腦功能影像數據著手,開展研究。“簡單來說,我們通過對大樣本腦影像數據的挖掘,找到了調制睡眠質量與抑郁癥狀之間關系的腦神經環路。”程煒介紹,通過整合美國人腦連接組計劃以及英國生物銀行這兩大國際腦影像數據庫的資源,對近萬名被試的影像行為大數據進行分析后,科研人員發現睡眠質量較差人群的外側眶額皮層(負面情緒相關的腦功能區),楔葉(自我相關的腦功能區)以及背側前額葉皮層(短時記憶相關的腦功能區)等腦區間的信號同步性(功能連接)顯著升高;同時,這些神經環路在具有較高抑郁癥打分的人群中也呈現顯著升高的模式。正是這些同步性增強調制著抑郁與睡眠間的關系。對此,馮建峰對一種可能性進行了闡釋,他指出,這些腦區間的連接增強可能使得這組人群長期處于某些負面情緒中,進而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該項研究之于公共健康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找到同時與抑郁和睡眠問題相關聯的腦神經環路,意味著將在臨床層面為針對這兩種心理問題的治療提供新的靶點腦區。通過對這些腦區進行特定的刺激,或將同時改善抑郁癥狀和睡眠問題。”馮建峰表示,目前他們已聯合多家醫院著手采集諸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阿茲海默癥、自閉癥以及腦卒中等常見精神疾病的大規模基因影像行為全維度數據。秉持著為人類健康造福的樸素理想,他們希望能夠利用全維度、多中心的生物大數據,發展一系列新型智能算法,“尋根”腦重大疾病,發現更多臨床治療的可能。
九月市二院將舉辦六場健康講座
探尋“咱們工人有絕活”連續舉辦八年的背后
第十六屆省運會嘉興游泳隊紀實
第十四屆中國(深圳)文博會閉幕
諸城市入選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縣
為何抑郁常伴失眠?復旦找到抑郁和睡眠問題相關聯的腦神經環路
高港區開展城鄉低保核查工作
邵國強檢查供熱運行情況
云霄縣委書記王金獅調研農業大觀園
第二屆中國(佛山)農村改革南莊論壇24日舉行
特朗普稱將對土耳其加倍征收鋼鋁關稅
我市農業持續發展鑄就“追趕超越”新起點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關于《柳江新城區東四路(匝道)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公開征求意見的通告
[創衛] 中心城區海棠路旁的“百步梯”敞亮了
河口經濟開發區扎實做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
特困戶“上班”記
我市全力以赴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工作
武漢開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試點 住宅增設電梯意見即將出臺
首推“僑六條” 濟南“搶人”占先機
南通誕生首個“誠信建設專項基金” 總額300萬元由三家企業和眾多商戶捐資設立